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目的 探讨不同温度经皮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RFT)治疗不同分支单支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2011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疼痛科行经皮半月神经节RFT治疗的单支三叉神经痛患者550例,其中V1分支(眼支)38例,V2分支(上颌支)257例,V3分支(下颌支)255例。根据温度分为70、75、80 ℃组,分析其治疗有效率、1~5年复发率和面部麻木程度。结果 V1分支三叉神经痛70、75、80 ℃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10、18/20、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12,P=0.545);V2分支三叉神经痛70、75、80 ℃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1%(54/58)、94.4%(167/177)、100.0%(22/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18,P=0.468);V3分支三叉神经痛70、75、80 ℃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7.7%(50/57)、94.8%(165/174)、95.8%(23/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53,P=0.153)。V1、V2分支三叉神经痛不同温度治疗组患者1~5年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3分支三叉神经痛不同温度治疗组患者1~5年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75、80 ℃组患者1~5年复发率低于70 ℃组(P<0.01)。V1分支三叉神经痛不同温度治疗组患者面部麻木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2、V3分支三叉神经痛不同温度治疗组患者面部麻木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V2、V3分支三叉神经痛75、80 ℃组患者面部麻木程度高于70 ℃组(P<0.01)。仅1例V1分支三叉神经痛患者80 ℃治疗后出现角膜溃疡,经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 70 ℃经皮半月神经节RFT适用于V1、V2分支三叉神经痛,而75 ℃适用于V3分支。  相似文献   
12.
比索洛尔系长效降压药物,属β受体阻滞剂。为观察其疗效,我科于1996年2月~1999年3月在门诊和住院的高血压病人中,对108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选用比索洛尔为降压药物,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08例高血压病人均系原发性...  相似文献   
13.
芦海燕 《基层医学论坛》2014,(18):2435-2436
高压电击伤后可使人突然受惊而摔倒或引起强烈的肌肉收缩导致如关节脱位、骨折、钝挫伤甚至内脏损伤等,伤者也可有意识丧失、呼吸肌麻痹、心搏停止。高压电流能使电流入口与出口之间的组织坏死并引起大面积烧伤,大量的液体和电解质丢失。合并严重烧伤时,会出现危险的低血压,损伤的肌纤维释放肌球蛋白,能引起肾脏损伤损害肾功能。如合并内脏损伤,护理难度加大,使用普通床创面容易受压,翻身时疼痛加剧,使用翻身床也有诸多不便,延长了治疗时间。应用悬浮床可避免因翻身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使创面加快干燥。我院烧伤科采用了北京龙祥康健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XFCH-Ⅰ型医用气动悬浮床,该床具有加快创面干燥、减少感染、减少疼痛及降低护理工作量等优点[1],大大提高了患者舒适度,在辅助治疗烧伤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我科于1997年3月~1999年2月应用脑神经生长因子(陕西开元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脑卒中运动性失语症45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45例运动性失语症住院病人均为首次发病,均经头颅CT扫描证实是左半球单发病变,左额顶叶出血者5例,左额叶梗死者20例,左额顶叶梗死者16,4例多发腔隙性梗死(左半球)。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龄37岁~74岁,平均62.5岁,病程1~8天,45例均为右利手。文化程度:大学8例,中学14例,小学14例,文盲半文盲9例。临床诊断脑梗死者40例,脑出血者5例,并发症:糖尿病3例,冠心病2…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卒中后癫(癎)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 对1060例脑卒中病例中102例继发性癫(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卒中后癫(癎)发生率为10%,早期癫(癎)发作6.04%,晚期癫(癎)发作3.96%.卒中后癫(癎)的发生率与病灶部位(皮质下/皮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卒中类型无明显差异.结论 脑卒中是癫(癎)发作的重要病因,皮质病变更易导致癫(癎)发作.积极控制发作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