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0篇
  免费   256篇
  国内免费   175篇
耳鼻咽喉   40篇
儿科学   87篇
妇产科学   35篇
基础医学   198篇
口腔科学   51篇
临床医学   714篇
内科学   316篇
皮肤病学   40篇
神经病学   51篇
特种医学   170篇
外科学   453篇
综合类   1585篇
预防医学   538篇
眼科学   121篇
药学   461篇
  6篇
中国医学   599篇
肿瘤学   216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136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108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277篇
  2011年   325篇
  2010年   296篇
  2009年   292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293篇
  2006年   256篇
  2005年   263篇
  2004年   230篇
  2003年   213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75篇
  2000年   176篇
  1999年   193篇
  1998年   108篇
  1997年   115篇
  1996年   114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6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涤痰化瘀填精益髓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涤痰化瘀、填精益髓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5 8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 0例 ,对照组 2 8例 ;治疗组用涤痰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 ,并佐以填精益髓之品 ;对照组用都可喜等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6 67%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60 71%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涤痰化瘀 ,填精益髓法治疗血管性痴呆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92.
993.
目的:观察中药补中益气汤及大剂量皮质激素固醇,对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1年-2004年共收治48例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根据就诊时间及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结果:24例治疗组加服中药,视力恢复表现,要比对照组24例明显提高,结论早期除了用大量激素外,根据病情加服补中益气汤,对外伤性视神经损伤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评估优化鼻咽癌调强放疗临床靶区中ⅡB区后对腮腺剂量的影响,为鼻咽癌调强放疗靶区的优化提供依据。[方法]81例鼻咽癌调强放疗患者,以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对治疗计划保存完整的76例病例测算腮腺的放疗剂量参数,评估优化ⅡB区后对腮腺剂量的影响,并比较不同临床期别、T分期和N分期间腮腺放疗剂量参数。[结果]缩减临床靶区中C1横突或C2椎体以上水平ⅡB区可显著降低同侧腮腺的平均剂量及体积百分剂量V26(P〈0.05);将该区处方剂量降为50Gy亦可显著降低同侧腮腺的平均剂量及V26(P〈0.05)。Ⅳ期和T4期患者的腮腺平均剂量与V26显著高于相应的其它各期别,而N0期患者的腮腺平均剂量与V26则显著低于淋巴结阳性者。[结论]对早期患者尤其是N0患者可以更合理地设计靶区,优化临床靶区中C1横突或C2椎体以上水平ⅡB区,更好地保护腮腺。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比较调督补‘肾法针剌和常规针刺法治疗老年失眠症的临床疗效的差别。方法将60例老年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调督补肾法与常规针刺法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后的SDRS积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SDR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减少(P〈0.05),但治疗组改善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为5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督补。肾法针刺治疗老年失眠症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996.
玉簪花的抗肿瘤活性甾体皂苷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实现对药用植物的可持续利用,对玉簪Hosta plantaginea的花进行了甾体皂苷类成分及其体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方法应用常规柱色谱(包括正相、反相和凝胶柱色谱)分离和波谱分析方法对玉簪花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以3种悬浮肿瘤细胞白血病肿瘤细胞株(HL-60、Jurkat、K562)和3种贴壁实体瘤细胞株(肝癌HepG2、乳腺癌MCF7、胃癌SGC7901)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法对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研究。结果从玉簪花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其中3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分别为吉托皂苷元(1)、吉托皂苷元-3-O-β-D-葡萄糖(1→4)-β-D-半乳糖苷(3)、吉托皂苷元-3-O-{β-D-木糖(1→4)-β-D-葡萄糖(1→2)-[β-D-木糖(1→3)]-O-β-D-葡萄糖(1→4)-β-D-半乳糖苷}(10);7个已知化合物,分别是吉托皂苷元-3-O-β-D-半乳糖苷(2)、吉托皂苷元-3-O-α-L-鼠李糖(1→2)-β-D-半乳糖苷(4)、吉托皂苷元-3-O-β-D-葡萄糖(1→2)-β-D-葡萄糖(1→4)-β-D-半乳糖苷(5)、吉托皂苷元-3-O-β-D-葡萄糖(1→4)-O-[α-L-鼠李糖(1→2)]-β-D-半乳糖苷(6)、替告皂苷元-3-O-β-D-葡萄糖(1→4)-O-[α-L-鼠李糖(1→2)]-β-D-半乳糖苷(7)、吉托皂苷元-3-O-{β-D-葡萄糖(1→2)-O-[β-D-木糖(1→3)]-O-β-D-葡萄糖(1→4)-β-D-半乳糖苷}(8)、吉托皂苷元-3-O-β-D-葡萄糖(1→2)-O-[α-L-鼠李糖(1→4)-β-D-木糖(1→3)]-O-β-D-葡萄糖(1→4)-β-D-半乳糖苷(9)。体外抗肿瘤活性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5,6,8~10对肝癌HepG2、乳腺癌MCF7和胃癌SGC7901肿瘤细胞毒活性较强。结论玉簪花中的甾体化合物对不同肿瘤细胞具有细胞毒选择性,有一定的抗癌活性,同时利用地上部分的花作为药用资源,可以实现对该药用植物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997.
艾立新 《陕西中医》2005,26(7):686-687
<正>沈英森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幼秉家学,后出科班,擅治中医内科疑难杂病,其辨证准确,组方严谨。在2003年9月至2004年3月的跟师学习期间,我对沈教授复法组方的临床经验有较深刻的体会和掌握,现将跟师的临床应用体会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998.
主动脉瓣硬化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主动脉瓣硬化(AVS)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及其组织病理学特点。方法:对138例已确诊或可疑冠心病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主动脉瓣的形态学特点,将其分为主动脉瓣硬化组(AVS组)58例和无主动脉瓣硬化组(non-AVS组)80例。两组患者均常规进行颈总动脉超声检查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比较两组间的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粥样斑块发生率和冠心病的发生率,以及两组的血压、血脂和血糖水平。对接受主动脉瓣置换术或因冠心病死亡者的病变瓣膜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AVS组的收缩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脂蛋白(a)明显高于non-AVS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低于non-AVS组(P<0.05);AVS组颈总动脉IMT较non-AVS组明显增厚,颈动脉粥样斑块和冠心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8例主动脉瓣标本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性改变。结论:AVS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主动脉瓣硬化可作为临床上预测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999.
溃疡性结肠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的、国际公认的难治病之一,成为近年研究的热点。目前西医、中医治疗该病均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还没得出一个公认、统一、有效的根治方案。黄连素具有抗炎、抗癌、抑菌、降脂、降糖等多种作用,为研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开展了新局面,现就西医、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杨梅黄酮对小鼠脑胶质瘤GL261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为杨梅黄酮应用于胶质瘤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体外培养小鼠脑胶质瘤GL261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杨梅黄酮组,应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GL261细胞的细胞周期,Hoechst 33342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GL261细胞的细胞凋亡情况,应用Transwell小室检测各组GL261细胞迁移数目和进入小室下部的细胞数量,应用RT-PCR法检测杨梅黄酮处理前后GL261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CCK8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20 μmol·L-1杨梅黄酮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下降(P<0.01)。细胞周期检测,与对照组比较,40 μmol·L-1杨梅黄酮处理组GL261细胞G1期比例升高(P<0.05),S期比例降低(P<0.05)。Hoechst 33342染色,杨梅黄酮组GL261细胞出现凋亡小体。流式细胞术AnnexinⅤ/PI荧光双染检测,与对照组比较,杨梅黄酮组细胞早期凋亡率和晚期凋亡率均增加(P<0.05)。Transwell小室迁移和侵袭实验,与对照组比较,5、10和20 μmol·L-1杨梅黄酮组发生迁移的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0.05)。Transwell小室检测,与对照组比较,杨梅黄酮组进入下室的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0.05),且随着杨梅黄酮浓度的增加,穿过Matrigel的细胞数目逐渐减少。与对照组比较,5和10 μmol·L-1杨梅黄酮组GL261细胞中MMP-2和MMP-9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杨梅黄酮可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并抑制其迁移及侵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