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51篇 |
免费 | 79篇 |
国内免费 | 3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6篇 |
儿科学 | 20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21篇 |
口腔科学 | 3篇 |
临床医学 | 88篇 |
内科学 | 51篇 |
皮肤病学 | 9篇 |
神经病学 | 20篇 |
特种医学 | 29篇 |
外科学 | 136篇 |
综合类 | 205篇 |
预防医学 | 84篇 |
眼科学 | 3篇 |
药学 | 71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132篇 |
肿瘤学 | 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32篇 |
2022年 | 36篇 |
2021年 | 29篇 |
2020年 | 22篇 |
2019年 | 38篇 |
2018年 | 35篇 |
2017年 | 21篇 |
2016年 | 29篇 |
2015年 | 17篇 |
2014年 | 45篇 |
2013年 | 44篇 |
2012年 | 55篇 |
2011年 | 64篇 |
2010年 | 64篇 |
2009年 | 55篇 |
2008年 | 42篇 |
2007年 | 29篇 |
2006年 | 31篇 |
2005年 | 48篇 |
2004年 | 42篇 |
2003年 | 51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21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肿瘤侵犯大血管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累及大血管的肿瘤切除及受侵犯血管的处理方法 ,以提高肿瘤的切除率及术后生存率。方法 总结 1998年 10月~ 2 0 0 4年 2月的 2 6例累及重要血管的肿瘤切除及血管重建的经验。结果 2 6例患者均无术后人工血管感染 ,血肿形成等。获随访 2 3例 ,随访时间 2~ 65个月 ,平均 42 .8个月。术后随访分别行彩色超声或CT血管显影 (CTA )检查 ,5例胰头癌和 1例胆管癌患者下腔静脉、门静脉置换后 ,3例分别于术后 3~ 15个月并发癌栓形成 ,术后远期通畅率为 5 0 % ,肿瘤分别于术后 3~ 3 1个月复发。 7例盆腔和腹膜后肿瘤切除血管置换患者术后获随访 2年 ,1例复发 ,但血管通畅。 2例四肢肉瘤患者随访 1年未见复发 ,血管通畅。 11例颈部肿瘤切除、血管置换患者术后随访 3个月至 5年 ,目前血管通畅 ,肿瘤未见复发。结论 对累及重要血管的肿瘤患者行肿瘤切除并大血管切除重建手术是安全的 ,可明显提高切除率、降低复发率 ,延长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大动脉病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86例大动脉病变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胸腹主动脉瘤 3例 ;降主动脉夹层破裂并巨大假性动脉瘤形成椎骨破损 2例 ;腹主动脉局限性夹层破裂并假性动脉瘤形成 2例 ;腹主动脉瘤十二指肠空肠曲瘘并消化道大出血 1例 ;腹主动脉瘤破裂并休克 5例 ,腹主动脉外伤后破裂 3例 ;腹主动脉瘤和 /或并单或双侧髂动脉瘤2 1例 ;髂动脉瘤 6例 ;股动脉瘤 9例 ;髂或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2 1例 ;右锁骨下动脉和椎动脉起始部破裂并巨大假性动脉瘤形成 1例 ;左或右锁骨下动脉破裂并假性动脉瘤形成 3例 ;颈动脉瘤 2例 ,颈动脉假性动脉瘤 7例。行人工血管置换治疗 71例 ,自体静脉修补 3例 ,动脉破口修补术 12例。结果 术中及术后 3 0d死亡率为 3 .5 % ( 3 /86)。随访 73例 ,随访时间 1个月至 5年 ,除 1例腹主动脉瘤十二指肠瘘患者已死亡外 ,余均生存良好。结论 大动脉病变的外科手术治疗仍然是一种十分有效和经济实用的方法 ,在技巧等方面的改进有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选择性椎管减压加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我们自1996年5月-2000年12月用AF系统加选择性椎管减压治疗胸腰椎骨折83例,其中54例获得随访,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54例,男39例,女15例;年龄21~62岁,平均38岁。受伤原因:高处坠落伤41例,车祸伤8例,压伤4例,其他伤1例。骨折部位:T_(11)12例,T_(12)18例,L_1 21例,L_2 7例,L_3 4例,L_4 1例,1例为L_1、L_3骨折。骨折类型按Denis分型:爆裂性骨折38例,骨折脱位9例,压缩型6例,安全带型1例。椎管狭窄程度按Wolter分型:指数1为18例,指数2为25例,指数3为11例。脊髓神经功能按ASIA分级:A级为6例,B级为12例,C级为15例,D级为11例,E级为10例。外伤至手术时间为6 h~ 相似文献
14.
自1997年5月~2001年8月采用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行钢针张力带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3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12~61岁。致伤原因:车祸伤21例,跌伤11例。骨折按Riseborough分型:Ⅱ型5例,Ⅲ型11例,Ⅳ型16例。开放性骨折4例,其中合并Monteggia骨折1例,桡骨远端骨折3例,尺骨鹰嘴骨折3例,尺神经损伤4例。 相似文献
15.
16.
<正>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和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因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而在主动脉疾病治疗中被广泛使用且不断发展。与开放手术相比,TEVAR和EVAR的死亡率和再干预率较低[1],但手术时仍存在动脉直径测量不准确、图像清晰程度不足等问题,影响术中判断。实践中对于传统DSA和CTA的改进并不能完全满足要求,而血管内超声(intravascular ultrasound,IVUS)作为从“另一个角度”进行检查的辅助手段,可弥补不足[2,3]。 相似文献
17.
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血管外科确诊胸主动脉腔内修复(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 TEVAR)术后移植物感染且首次治疗方案选择药物保守治疗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确诊移植物感染与TEVAR手术间隔3~96个月, 住院期间均进行个体化抗感染治疗, 出院后长期口服抗生素。随访时间6~44个月, 2例患者分别因脓毒症复发和继发主动脉食管瘘进行手术治疗, 前者术后恢复良好, 后者因术后主动脉残端破裂死亡;6例继续药物保守治疗, 其中3例因主动脉食管瘘发生致命性大出血死亡;2例因脓毒症复发入院再次行抗感染治疗;1例无感染症状, 仍在追踪观察。本研究显示移植物感染是TEVAR术后罕见但致命的并发症, 常并发主动脉-食管瘘, 死亡率较高, 外科手术清除感染的移植物是有效的方法。对拒绝行手术治疗的患者采取个体化的抗感染治疗短期内可能有效, 但部分患者最终的结局是开放手术或死亡, 选择药物保守治疗的患者需时刻警惕脓毒症的复发且终生服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D-1抗体治疗糖尿病大鼠足溃疡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6~8周龄健康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三组大鼠足部人为造成溃疡创口。采用流式细胞术计数三组大鼠脾脏中CD8+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Image J对创口照片进行分析计算伤口愈合率;HE染色和组织病理学分析溃疡创口处皮肤愈合情况;ELISA测定大鼠足部溃疡创口组织中TNF-α和IL-1β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CD8+T细胞计数明显下调,Treg细胞计数明显升高(P<0.05);模型组大鼠足部溃疡创口愈合不佳,没有形成完整的新生表皮组织和肉芽组织,未见胶原沉积;模型组大鼠创口处组织中TNF-α和IL-1β的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大鼠CD8+T细胞计数明显回升,Treg细胞计数明显回落(P<0.05);治疗组大鼠足部溃疡创口愈合良好,有较为完整的新生表皮组织、肉芽组织和一定的胶原沉积;治疗组大鼠创口处组织中TNF-α和IL-1β的水平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应用闭合复位AO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治疗胫骨近端多段骨折,探讨闭合复位LISS固定对该类骨折复位及愈合的影响。方法:2003年7月至2007年12月,采用闭合复位LISS钢板治疗胫骨近端多段骨折19例,男14例,女5例;年龄21—49岁,平均39.2岁;直接暴力致伤15例,间接暴力致伤4例。致伤原因:交通伤14例,高处坠落伤3例,摔伤2例。于术后随访观察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及摄X线片显示骨痂生成和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8-21个月,平均12.2个月。无固定丢失和骨折不愈合,无钢板和螺钉变形,无软组织感染。膝关节功能按Merchan等评分标准评定,优14例,良3例,可2例。结论:采用闭合复位LISS钢板治疗胫骨近端多段骨折,是一种有效的内固定方法,具有稳定固定、愈合率高、创伤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后截瘫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5年5月593例行TEVAR手术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资料,分析术后截瘫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总结处理方法。结果:593例患者中,9例(1.5%)发生TEVAR术后截瘫。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高血压、吸烟、围术期低血压和左锁骨下动脉封堵可能与TEVAR术后截瘫有关(均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围术期低血压是TEVAR术后截瘫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所有截瘫患者经脑脊液引流、激素冲击、适当升压、抗凝、扩血管、营养神经、降颅压联合治疗后,神经系统功能均完全恢复。结论:围术期低血压是TEVAR后截瘫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截瘫发生后早期采取相应保守治疗手段提高脊髓灌注可以有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