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9篇 |
免费 | 28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儿科学 | 5篇 |
基础医学 | 13篇 |
口腔科学 | 6篇 |
临床医学 | 63篇 |
内科学 | 12篇 |
皮肤病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8篇 |
外科学 | 10篇 |
综合类 | 83篇 |
预防医学 | 47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10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32篇 |
肿瘤学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30篇 |
2022年 | 40篇 |
2021年 | 34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16篇 |
2017年 | 19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18篇 |
2010年 | 11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4篇 |
2002年 | 1篇 |
2000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探讨中晚期乳腺癌多支超选择性动脉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经临床穿刺活检病理明确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为介入化疗组(30例),采用Seldinger’s方法术前在DSA造影下多支供血动脉分别超选择性插管,靶血管区域化疗栓塞。B组为对照组(30例),采用术前常规外周静脉全身注药新辅助化疗,2组化疗方案均用吡柔比星联合紫杉醇。比较两组的近期、远期疗效,生存率,复发率,疗程、并发症及化疗不良反应。结果:A组完全缓解(CR)6例(20.0%),部分缓解(PR)23例(76.7%),稳定(SD)1例(3.3%),CR+PR 29例(96.7%),平均疗程时间(29.8±3.2)d,A组复发5例16.7%),中位生存期39个月。B组CR 1例(3.3%),PR 22例(73.3%),SD 7例(23.3%),CR+PR23例(76.7%),平均疗程时间(39.9±4.5)d,复发16例(53.3%),中位生存期25个月。A组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B组(P<0.05)。平均疗程低于对照组,复发率降低且生存时间延长。结论:中晚期乳腺癌术前多支供血动脉超选择性插管,靶血管区域化疗栓塞可明显提高疗效,降低临床分期,降低化疗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增加手术切除机会,减少术中出血和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2.
[目的]综合评价食物不耐受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结果的饮食指导对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的影响,量化该类饮食指导的效果。[方法]检索中外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基于食物不耐受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结果的饮食指导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应用的文献资料。采用Cochrane Handbook(5.1.0)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RevMan5.3软件对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7篇,共计51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基于食物不耐受检测血清特异性IgG结果的饮食指导临床有效率(RR=1.41,95%CI:1.16、1.72,P0.05)优于常规饮食指导,疾病活动指数(WMD=-1.24,95%CI:-1.66、-0.83,P0.01)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食物不耐受血清特异性IgG抗体检测结果的饮食指导,可以提高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但是由于纳入文献数量及质量限制,可能影响本次Meta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论证强度。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硼替佐米对伊马替尼耐药细胞株K562(K562R)的诱导凋亡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浓度梯增法建立耐伊马替尼K562细胞系.应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硼替佐米分别作用K562和K562R细胞24 h、48 h后,对细胞的增殖抑制的效果.使用流式细胞术方法分别检测硼替佐米单独或联合伊马替尼作用于K562R细胞48 h后的细胞凋亡.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浓度硼替佐米作用K562R细胞48 h后,Mcl-1、Bcl-2、Bcr/Abl蛋白表达的异同.结果 成功将对伊马替尼敏感的K562细胞诱导为K562R,耐药倍数为31.8;硼替佐米对K562及K562R细胞的增殖抑制呈浓度、时间依赖(P均<0.05);随着硼替佐米浓度增加,对K562R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增强,且硼替佐米与伊马替尼联合具有协同作用(P<0.05);硼替佐米可抑制K562R细胞Mcl-1,Bcr/Abl蛋白的表达,Bcl-2无变化.结论 硼替佐米具有对K562R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K562R细胞Bcr/Abl和MCL-1的表达以及促进MCL-1发生切割有关. 相似文献
44.
目的 建立一种新的血管损伤和重塑模型,分析血管缩窄时间与血管重塑之间的关系。方法 12只 C57小鼠经异氟烷麻醉后,正中切口,分离左右颈总动脉,采用内径0.3mm的硅胶管,对左侧颈总动脉进行缩窄术,右侧进行对照手术,不做缩窄。在术后2周和4周,各处死6只小鼠,3只用于组织学染色,3只用于RNA和蛋白提取。HE染色观察颈动脉血管的显微结构;免疫组化检测颈动脉血管的平滑肌细胞增殖情况;定量PCR检测血管平滑肌表型转化标志分子的表达;WB检测细胞增殖相关分子的表达。结果 12只小鼠颈动脉缩窄手术都成功,在术后2周和4周取材时,均无明显异常。颈动脉套管2周和4周均能够引起血管重塑,血管重塑的程度与缩窄时间成正相关。颈动脉缩窄能够引起血管外膜增生,晚期引起血管内膜增生。颈动脉缩窄引起血管内膜细胞异常增殖,降低平滑肌细胞收缩型相关分子的表达;增加细胞增殖相关分子的表达。结论 小鼠颈动脉缩窄是一种简单、高效的血管重塑模型的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45.
背景 对免费避孕药具的知晓,是主动获得免费避孕药具的基本前提。了解避孕药具和免费避孕药具的知晓情况,发现对免费避孕药具政策知晓率较低的重点人群,可以为优化宣传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目的 了解四川省育龄人群对避孕药具及免费避孕药具的知晓情况,探讨免费避孕药具政策知晓的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四川省2020年开展的横断面调查研究“国家免费提供避孕药具服务质量调研项目”。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确定调查点,各调查点采用配额抽样抽取调查对象。本研究收集的信息主要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特征、避孕药具种类及免费避孕药具种类的知晓情况、免费避孕药具政策的知晓情况。构建多水平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免费避孕药具政策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收集9 890份电子问卷,有效问卷9 395份,有效回收率为94.99%。本研究仅对育龄人群(15~49岁)的8 278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调查对象对避孕药具知晓率为27.64%~96.61%,其中避孕套知晓率最高,高效避孕药具知晓率均低于75.00%。调查对象对免费避孕药具知晓率为9.57%~85.02%,其中免费避孕套知晓率最高,其他免费避孕药物知晓率均低于35.00%。8 278名调查对象中,7 183例(86.77%)知晓免费避孕药具政策。多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和家庭人均月收入为不同性别群体知晓免费避孕药具政策的共同影响因素(P<0.05),户口类型为女性知晓免费避孕药具政策的影响因素(P<0.05),有性生活为男性知晓免费避孕药具政策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高效避孕方法宣传力度有待加强,免费避孕药具宣传内容不够全面;开展宣传工作时应特别关注农村女性、未有过性生活的男性,以及未婚、低收入、文化程度较低、非医学领域、家庭人均月收入较低者等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46.
在哺乳动物卵巢中,黄体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组织,在生殖周期调控与早期妊娠建立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研究黄体发育及其分子调控过程中,我们发现多种类型的免疫细胞存在于黄体,如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这些免疫细胞在黄体发育阶段中积累、支持血管生成和孕激素生产,从而参与黄体功能调节。在黄体退化过程中,前列腺素F2α可以刺激细胞炎性因子和趋化因子的产生,这些因子使免疫细胞进入黄体,并通过炎症反应,增强黄体分解,参与黄体退化过程。因此,本文根据课题组前期研究结果,综述了不同类型的免疫细胞在哺乳动物黄体发育及退化过程中的作用,旨在进一步理解卵巢黄体生物学,同时为临床黄体功能操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48.
49.
目的探讨4.1埃兹蛋白-根蛋白-膜突蛋白结构域包含的7(FRMD7)基因新突变位点导致先天性眼球震颤(CN)一家系的遗传学特征。 方法2021年10月,收集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确诊CN家系四代19例的临床资料。采集家系中3例CN患者和9例眼正常者的外周血样本,检查受试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前节及眼底;评估眼球震颤的类型、头位、是否有中间带及眼位等。应用GenCap液相仪抓取目标基因技术,获取与眼部疾病相关的811个基因的外显子区域及其侧翼区域,对先证者进行高通量测序,筛选出致病基因和突变位点,并在家系中进行Sanger测序和共分离验证。使用Mutation Taster软件分析突变位点的基因突变类型;预测突变型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和功能改变。 结果该家系的先证者(Ⅲ6)男性,11岁。此患者右眼BCVA 0.7,左眼BCVA 0.8。先证者表弟(Ⅲ9)男性,2岁,双眼视力检查配合度不佳。先证者祖父(Ⅰ1)男性,73岁。此患者右眼BCVA 0.3,左眼BCVA 0.4,双眼晶状体混浊。3患者均双眼正位,眼球震颤呈水平钟摆型,无中间带及代偿头位,眼底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此家系患者均为男性,呈现隔代遗传特征,符合X连锁隐性遗传。家系中12例受试者外周血基因检测结果显示,3例患者FRMD7基因第9外显子编码区发生半合子变异,Ⅱ6、Ⅱ8及Ⅲ8等3例眼正常女性者在该区域发生杂合变异,核苷酸变异c.822C>A,氨基酸变异p.Y274X,使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造成蛋白质编码提前终止,大量氨基酸丢失。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该变异被评定为疑似致病性变异。经Mutation Taster软件分析,结果显示突变性质为无义突变;突变型蛋白质三维结构和功能的预测显示该突变影响FRMD7蛋白结构的稳定性,可能使其功能受损。 结论FRMD7基因核苷酸变异c.822C>A(p.Y274X)为无义突变,属于新突变位点,此变异是该家系CN的可能致病原因,扩大了FRMD7基因突变频谱。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索背内侧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dm PAG)谷氨酸能神经元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小鼠过度防御行为的调控作用。方法 84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12组(7只/组)。研究PTSD后过度防御反应时,分为CON组和PTSD组;研究激活dmPAG区谷氨酸能神经元对PTSD后过度防御反应的影响,分为CON NS组,CON mCherry组,PTSD mCherry组和PTSD hM3Dq组;研究抑制dmPAG区谷氨酸能神经元对PTSD后过度防御反应的影响,分为CON NS组,CON mCherry组,PTSD mCherry组和PTSD h M4Di组。构建单效长时程应激模型(SPS)模拟PTSD状态,通过视觉本能恐惧实验、触须刺激实验、条件恐惧实验测试小鼠的防御行为,免疫荧光染色观察dmPAG区谷氨酸能神经元活性变化。结果 与CON组相比,PTSD组回巢潜伏期缩短(P<0.001),巢内停留时间百分比增加(P<0.01),防御评分增加(P<0.001),僵直时间百分比增加(P<0.0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可见PTSD小鼠防御行为过程中,dmPAG区c...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