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9篇 |
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2篇 |
内科学 | 9篇 |
神经病学 | 19篇 |
特种医学 | 10篇 |
外科学 | 7篇 |
综合类 | 14篇 |
预防医学 | 1篇 |
药学 | 6篇 |
中国医学 | 1篇 |
肿瘤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2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1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目的 由于缺乏连续动脉内操作的方法,数字剪影血管造影术在啮齿类动物模型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我们旨在探究通过单一鞘管通路对大鼠尾动脉进行重复介入操作的方法.方法 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650~700 g)6只,全身麻醉后显露尾动脉,以显微剪将血管做"鱼嘴形"切口后,通过导丝指引18G鞘管建立尾动脉介入通道... 相似文献
42.
研究背景脑静脉窦优势引流是常见的解剖学特征,而非优势引流侧静脉窦回流缓慢导致皮质静脉血液滞留,可以造成局部脑静脉压升高和相应神经功能障碍。本文探讨非优势横窦回流异常可能出现的局限性颅内高压的诊断和抗凝治疗效果。方法共12例非优势横窦回流异常患者,8例表现为头晕、头部肿胀,2例蛛网膜下隙出血,1例大脑皮质出血,2例双眼视物模糊,2例伴同侧搏动性耳鸣,1例有发作性睡病表现。2例颅内压280 mm H2O。9例MRI未见明显脑水肿及其他异常。DSA提示10例为左侧横窦非优势引流、2例为右侧横窦非优势引流。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抗凝治疗,其中2例行非优势侧横窦内支架植入术、5例行颈动脉溶栓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7 d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均于2周内出院并继续抗凝治疗1年。随访6~34个月,可正常生活,神经功能障碍无明显加重和复发;2例6个月后随访时复查DSA提示非优势引流侧横窦对比剂滞留时间较前缩短。结论非优势横窦回流异常可以引起局部脑静脉压升高,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头晕、头痛和耳鸣。抗凝治疗、血管内溶栓和必要的支架植入术对促进局部静脉回流、减轻脑组织内潜在的血液淤滞和水肿、改善临床症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3.
目的采用大鼠腹主动脉-髂总动脉建立适于神经外科医师进行显微血管吻合综合训练的动物模型。方法取成年清洁级SD大鼠12只,全身麻醉后开腹,显露并充分游离腹主动脉及双侧髂总动脉,测量腹主动脉、髂总动脉长度及各节段管径。选择无分支动脉发出且较长节段的腹主动脉主干行端-端血管吻合术,一侧髂总动脉和骶正中动脉进行端-侧吻合,双侧髂总动脉行端-侧及侧-侧吻合术。采用微型彩色多普勒超声探头检查各吻合口的血流通畅情况。结果对12只SD大鼠成功进行腹主动脉-髂总动脉的解剖分离,每只大鼠可供完成4次血管吻合练习。在左肾动脉下方至右侧髂腰动脉之间的腹主动脉主干长度(15.6±2.5)mm,管径(1.6±0.2)mm,行端-端吻合;骶正中动脉平均管径(0.80±0.08)mm,做"鱼嘴"状切开后,与右侧髂总动脉行端-侧吻合。左侧髂总动脉长(9.0±1.5)mm,管径(1.0±0.1)mm,在其发出处切断,与右侧髂总动脉行端-侧吻合;对双侧髂总动脉行端-侧吻合后,其远段并行排列有(5.1±0.3)mm的长度可行侧-侧吻合。结论大鼠腹主动脉-髂总动脉模型可较为全面地用于模拟神经外科常用的血管旁路移植术式,适于有一定显微外科技术基础的神经外科医师进行初步血管吻合训练。 相似文献
44.
45.
蛛网膜下腔出血性脑血管痉挛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深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1994,(4)
脑血管痉挛(CVS)常制约着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预后。文章就有关CVS的模型方法、检测手段、分级标准、发生机制、发展经过和病理生理等实验与临床研究的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6.
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又称为免疫结合球蛋白(Bip),是细胞应激时产生的应激蛋白.作为热休克蛋白70家族的一员,在应激条件下,GPR78蛋白通过在内质网中协助多聚体蛋白质复合物的形成,起到保护和维持细胞正常代谢作用.肝脏是机体物质代谢的重要器官,各种酶和蛋白的生化加工厂,故应激反应下肝细胞GRP78/Bip的表达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7.
火器性颅脑损伤的致伤物主要是弹片和枪弹,其伤情与伤员距炸(射)点的距离及致伤物的性质、速度、大小和形状等有密切关系。致伤物为近炸(射)点、速度快、体积小时,易造成贯通伤;若为远炸(射)点、速度慢、体积大则多造成盲管伤或反跳伤。体积小、形状规整、表面光滑的致伤物对脑组织损伤小,而体积大、形状不规整、表面粗糙的致伤物对脑组织损伤大。1原发病理变化1.1颅骨损伤飞射物穿透颅骨,多造成洞形骨折,特点是内板损伤较外板重,如为贯通伤则出口处颅骨破坏较入口处重。如果飞射物垂直于颅板方向射入,造成的洞形骨折为圆形… 相似文献
48.
目的总结前交通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前交通动脉瘤介入术中保护胼胝体下动脉(SCA)与术后前交通动脉综合征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经介入治疗的前交通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前脑血管造影SCA显影与否,分为显影组(n=20)和不显影组(n=18)。统计分析手术前后、随访时短期定向力-记忆力-注意力测试(SOMCT)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间术前和术后3个月SOMCT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即刻、术后3 d、15 d、6个月SOMC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设计资料方差分析显示术前SCA显影组SOMCT评分均高于术前不显影组(F=9.96,P=0.003)。SCA显影组、不显影组术后发生高热、水电解质紊乱分别为18例、8例,18例,4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SCA显影与术后SOMCT评分升高密切相关,患者易发生高热、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术中保护SCA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9.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