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0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1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6篇 |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29篇 |
临床医学 | 29篇 |
内科学 | 59篇 |
皮肤病学 | 2篇 |
神经病学 | 15篇 |
特种医学 | 9篇 |
外科学 | 17篇 |
综合类 | 112篇 |
预防医学 | 21篇 |
眼科学 | 9篇 |
药学 | 46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21篇 |
肿瘤学 | 6篇 |
出版年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10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35篇 |
2010年 | 17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28篇 |
2007年 | 17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20篇 |
2003年 | 52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83.
重组质粒pYTA/Aβ-HBcAg的构建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 β 淀粉样肽 (Aβ)与HBcAg的融合基因Aβ HBcAg的原核表达 ,并检测表达的融合蛋白Aβ HBcAg的免疫原性。方法 :从重组质粒 7Z/Aβ HBcAg中 ,切下含Aβ HBcAg的基因片段 ,将其融合于质粒pYTA1的lac启动子之后 ,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YTA/Aβ HBcAg。以此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5α,在IPTG诱导下表达。超声破碎表达的细菌 ,通过SDS PAGE及考马斯亮蓝染色 ,检测融合蛋白Aβ HBcAg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融合蛋白的反应原性。融合蛋白经饱和硫酸铵盐析法分离和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 ,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 Aβ抗体的滴度。 结果 :融合蛋白以可溶性形式存在于细菌裂解液的上清中 ,其表达量为菌体总蛋白量的 7%。表达的融合蛋白既有Aβ的反应原性 ,又有与HBcAg的反应原性。经 3次免疫后 ,BALB/c小鼠血清中抗 Aβ抗体的滴度最高可达为 1∶16 0 0 0。结论 :融合基因Aβ HBcAg可在大肠杆菌DH5α中表达。表达产物为可溶性蛋白 ,存在于细菌裂解液的上清中 ,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本研究为正在进行的AD基因工程疫苗的动物实验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84.
85.
86.
不同方式中下段食管癌根治术特点及疗效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方式食管癌手术的特点及对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134例经左胸单切口术(Ⅰ组)、右胸+上腹正中双切口术(Ⅱ组)及右胸、腹部和颈部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Ⅲ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Ⅰ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其他两组(P〈0.05),Ⅲ组术后恢复时间最长(P〈0.05),淋巴结清扫数目Ⅰ、Ⅱ、Ⅲ组依次递增明显(P〈0.05),三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食管癌根治术三种手术方式各具特点,临床工作中应根据患者及医院实际情况选择术式,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帕罗西汀合并小剂量奎硫平治疗强迫症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80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服用帕罗西汀和奎硫平治疗,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治疗,共观察8周,于治疗前,治疗后1、2、4、6、8周末应用Y-BOCS、HAMD、HAMA量表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并随访1年,观察其1年内的复发率.结果:两组治疗后Y-BOCS、HAMD、HAMA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Y-BOCS、HAMA在第6、8周末的评分显示两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8周末研究组有效率为83.78%,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2.97%(P<0.05);两组不良反应评分及1年内的复发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小剂量奎硫平治疗强迫症起效快,可提高疗效,并能迅速改善睡眠障碍和焦虑症状,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对复发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8.
89.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把符合入组条件的64例女性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研究观察8周。于治疗后2、4、6、8周末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PANSS评分均有明显下降(P〈0.01)。阿立哌唑组痊愈率25%,有效率90.63%,利培酮组痊愈率28.1%,有效率93.75%,两组间疗效无明显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副反应主要表现在头昏、兴奋激越、恶心呕吐、锥体外系副反应、心电图异常、嗜睡、失眠、便秘、体重增加和泌乳月经紊乱等方面,其中锥体外系副反应、体重增加和泌乳、月经紊乱3方面的副反应阿立哌唑组明显小于利培酮组(P〈0.05)。结论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相当,阿立哌唑在体重增加、锥体外系副反应和泌乳月经紊乱等方面的副反应小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90.
目的:比较正常人和青光眼患者视盘周围巩膜纵切面形态(经过视神经中轴)以及神经纤维变化,结合生物力学原理,探讨青光眼周边部视神经损伤机制。方法:对捐献的12个正常人眼和12个青光眼绝对期患者的视神经及其周围组织标本进行固定、切片、格利染色,比较视盘周围巩膜纵切面(经过视神经中心)形态,观察毗邻的周边部视神经纤维走行特点。结果:视盘周围巩膜孔的纵切面为一锐角(平均角度为73.3°),青光眼绝对期患者残留的视盘周围巩膜纵切面也是锐角(平均角度为75.6°),两者差异无显著性(t=1.44,P>0.05)。正常人视神经纤维从视网膜到筛板的走行变化急剧,青光眼绝对期患者该段视神经纤维消失。结论:视盘周围的巩膜前缘和内侧缘夹角为锐角。青光眼绝对期视神经纤维消失的原因可能与高眼压和视盘周围巩膜的形态、巩膜和视神经纤维的剪切模量、以及"折曲损伤"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