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56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了解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前后结节性胃炎和十二指肠溃疡(DU)胃镜检出情况和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本院1996~2005年1275例胃镜受检病例(男671例,女60例;年龄1~16岁),以开展抗Hp治疗为界,分析胃镜检出情况,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抗Hp治疗后DU的检出率(11.89%)较抗Hp治疗前(17%)明显下降(P<0.05),但1~5岁组DU的检出率却显著升高。抗Hp治疗后结节性胃炎的检出率(8.08%)却较抗Hp治疗前(2.17%)显著升高(P<0.05)。结节性胃炎的发病平均年龄[(9.54±3.0)岁]小于DU的发病平均年龄[(10.49±2.61)岁](P<0.05)。抗Hp治疗前后DU和结节性胃炎的检出率也随年龄增加而递增,但在年龄分布、性别比例上无明显差异。结论Hp感染与DU和结节性胃炎密切相关,抗Hp治疗改变DU的自然病程,可使炎性反应改变、消退,加速溃疡愈合,降低溃疡复发。结节性胃炎的检出率却较抗Hp治疗前升高,可能与目前抗Hp治疗指征、依从性及再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本病好发于20~45岁的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上最常见的是腰4、5椎间盘和腰5骶1椎间盘病变。笔者2007~2009年采用走罐合温针灸治疗该病14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总结 6例采用肩胛皮瓣带蒂游离移植血管吻合再造阴茎患者的护理经验 ,强调了应重视心理护理 ,并介绍了如何进行皮瓣的观察和护理、疼痛的护理、尿管护理、供皮区护理等。通过有效的护理 ,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保证了手术的成功。  相似文献   
14.
在生理学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让学生走上讲台、引入病例、联系生活、选讲经典试验等多种教学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思维能力,提高生理学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了应用佩皮劳人际关系模式的护患关系四个阶段对某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进行护理,使护患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度,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工作,顺利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对先天性尿道下裂患者术中使用尿道支撑管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收集142例尿道下裂患者,于术中术后应用软弹支撑管,术后保持尿道外口的通畅,术后2周去除支撑管.结果 142例尿道下裂患者中有1例患者因皮瓣血运障碍出现尿瘘,1例因术后皮瓣水肿、尿道支撑管脱落导致吻合口尿瘘,其余均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 尿道支撑管在尿道下裂手术中的应用,可以减少感染的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CK34βE12、p63和p504S联合检测在前列腺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胡志红  程玲  吴萍  龚勇  黄征  郑美荣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5,12(2):123-125,i011
目的 探讨CK34βE12、p63和p504S联合免疫组化染色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CK34βE12、p63、p504S在不同前列腺疾病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大多数良性前列腺增生及低度PIN的腺泡和导管周围可见连续的CK34βE12和p63( ),少数呈间断表达,尤以CK34βE12染色明显,但p504S染色皆呈(-);高度PIN CK34βE12、p63染色呈不连续表达或(-),而增生的腺上皮,部分细胞p504S呈弱( )或( );非典型腺瘤性增生,CK34βE12、p63呈( ),p504S呈阴性反应;前列腺癌20例中19例CK34βE12、p63染色呈(-),1例显示局灶性( ),但p504s均呈( )。结论 p63、p504S联合检测可极大地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磁控胶嚢胃镜(magnetically controlled capsule gastroscopy, MCCG)在儿童胃、十二指肠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安全性及与传统胃镜间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2年3月期间在上海市儿童医院门诊或住院的腹痛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160例8~16岁患儿临床资料。患儿根据胃镜检查方法不同分为MCCG检查组及传统胃镜检查组各80例。观察分析两组患儿上消化道病变的检出情况、检查时间、耐受度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儿分别顺利完成MCCG检查79例及传统胃镜检查78例, 病变检出率两组比较, 食管[1.3%(1/79)比1.3%(1/78), χ2=0.000, P>0.999]、胃[87.3%(69/79)比91.0%(71/78), χ2=0.552, P=0.327]、十二指肠[15.2%(12/79)比19.2%(15/78), χ2=0.450, P=0.533],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CCG组与传统胃镜组检查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2.0(41.0, 109.5)min比6.0(4.3, 7.0)min, U=24,...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间歇性饥饿对亚硝酸钠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细丝(NF)过度磷酸化及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3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亚硝酸钠组、饥饿+亚硝酸钠组,每组12只。亚硝酸钠组大鼠饮亚硝酸钠水[水中溶入亚硝酸钠粉剂100 mg/(kg·d)],正常喂食;饥饿+亚硝酸钠组大鼠饮亚硝酸钠水,采取饥饿2d,恢复喂食3d的喂食方法,喂养60 d后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海马NF磷酸化水平与分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亚硝酸钠组大鼠第2天至第7天的潜伏期[(53.34±5.28)s,(35.15±10.29)s,(23.52±9.50)s,(14.49±8.70)s,(16.87±8.77)s,(12.31±7.12)s]明显大于对照组[(31.24±8.53)s,(12.41±6.54)s,(10.49±6.43)s,(8.61±2.56)s,(7.25±2.12)s,(6.03±1.92)s](P0.01或P0.05),跨越平台的次数(1.18±0.82)明显小于对照组(3.96±0.54,P0.05);饥饿+亚硝酸钠组只有大鼠第2天至第3天的潜伏期[(43.61±1.76)s,(25.25±7.49)s]大于对照组(P0.05),第4天至第7天的潜伏期[(19.47±8.30)s,(10.77±6.28)s,(12.05±7.49)s,(10.29±7.52)s]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亚硝酸钠导致海马NF的磷酸化水平升高,而饥饿+亚硝酸钠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饥饿处理可改善亚硝酸钠导致的大鼠海马神经细丝过度磷酸化及空间学习记忆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