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心脏手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心内直视手术近来引起了普遍关注,我院自1995-06~2004-06,在418例心脏病中采用该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2.
颈胸联合部肿瘤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解剖学的划分,胸腔上界为与颈部器官相通连的胸廓上入口,然而临床遇到某些起自颈部的肿瘤,沿纵隔向胸腔内生长,或肿瘤起自胸部,主要来自纵隔,向颈部扩展超越胸廓出口到达颈部,这部分病变无论划分为颈部还是胸部肿瘤均欠妥,而且它们的外科治疗有其特殊性,文献报道甚少,我们暂且称之为颈胸联合部肿瘤。1997—05~2005—05,我们为16例病人施行了手术治疗,现就围手术期处理,病理类型,局部解剖特点,手术径路及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在风湿性心脏病(RHD)二尖瓣膜病理改变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实验组为成人RHD患者二尖瓣16例,对照组为同期意外死亡的无心脏病变的成人二尖瓣7例。经HE染色及电镜观察两组形态学和超微结构变化,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法)测定MMP-2、MMP-13在二尖瓣组织的mRNA含量和蛋白表达。结果实验组为风湿性病理改变,对照组结构基本正常。实验组MMP-2、MMP-13的mRNA表达分别为0.96±0.27,0.93±0.38,较对照组均明显增加(P〈0.01);其MMP-2、MMP-13蛋白表达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RHD患者二尖瓣膜中MMPs表达增强,可能参与二尖瓣细胞外基质(ECM)的重构,是其风湿性改变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4.
双腔右心室(DCRV)亦称右心室异常肌束,是较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因为常合并室间隔缺损(VSD)等常见心内畸形,其临床症状又多与合并畸形相似,因此 DGRV 多被漏诊而以合并畸形作为术前诊断进行手术。我院从1985年4月至1988年4月在264例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发现DCRV8例(8%),其中7例术前漏诊。本文着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以腺苷A受体激动剂预处理的延迟保护效应与心肌三磷酸腺苷(ATP)敏感性钾通道的关系.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4组,其中PS、PG组以CCPA预处理,IC组仅注射CCPA溶剂,GC组不作CCPA预处理.24h后取出心脏,以改良Langendorff灌注装置制成离体心脏模型.缺血前30min PG、GC组先经主动脉灌注优降糖.平衡灌注后4℃改良St.Thomas心麻液诱导心脏停搏,维持12~15℃缺血180min..之后复灌37℃氧合平衡液60min.观察心功能、ATP等指标.结果在复灌60min时左室压力上升和下降最大速率恢复率(±dp/dtmax,%)及心肌ATP含量均高于PG、GC:、IC三组,差异都具有显著性(P<0.01);PG、GC、IC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以腺苷A受体激动剂预处理诱发大鼠心脏产生的延迟保护效应与心肌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有关.  相似文献   
26.
肺挫伤致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肺挫伤致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防治研究进展刘维永胡建才(西安市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西安710032)AdvanceonPrevention&TherapyofAdultRespiratoryDistresSyndromeinPatientswithLu...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颈胸联合部肿瘤手术及并发症处理的有关技术问题。方法16例颈胸联合部肿瘤施行手术。颈正中加胸骨正中切口4例,颈正中、胸骨次全劈开(第3前肋间平面以上)和胸部前外侧联合切口(hemi—shell ineision.半蛤壳状切口)12例。肿瘤完全切除13例,姑息性减状切除3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1例原始神经外胚层瘤术后18、26个月分别转移至右肺尖、心包,已行2次、3次手术。随访4~96个月.晚期死亡3例,死于肿瘤复发。结论颈胸联合部肿瘤组织来源呈多样化,以神经源性肿瘤多见;一经确诊应争取手术治疗;半蛤壳切口创伤稍大,但术野清晰,利于防止副损伤;肿瘤切除时要防止大血管的损伤。注意气管的悬吊复位,利于保持气管通畅。  相似文献   
28.
分析18例二次心脏手术的原因及结果。以风湿性瓣膜病MVP后二次手术居多(61%)。结果显示,手术并发症9例,无手术死亡。结论:选择恰当的二次手术时机,改进手术操作,缩短主动脉阻断时间,可有效减少二次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29.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特别是紫绀型,并发脑脓肿(心源性脑脓肿)并非罕见。我院自1998年来共收治此类患者5例,占同期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6%。现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回顾性总结。1临床资料本组5例,男4例,女1例;年龄5~14岁,平均10岁;均为紫绀型心脏病,其中法洛氏四联症3例,右室双出口1例,双腔心并肺动脉狭窄1例。均为急性起病,病程1~5周,起病时发热4例,均有头痛主诉,呕吐4例,嗜睡2例,有明显脑膜刺激征2例,双侧瞳孔不等大、单侧肢体肌力下降、四肢抽搐者各1例。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除1例为8.9×109/L,余均高于15.0×109/L,最…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比较、评价持续肋间神经阻滞与胸段硬膜外阻滞对剖胸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350例剖胸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术后分别施行持续硬膜外阻滞(A组,n=155)与持续肋间神经阻滞镇痛(B组,n=195),按Prince-Henry评分法对术后3天内不同时段疼痛程度进行定量评估,并对两组病人术后动脉血PO2、PCO2以及因镇痛措施所致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自觉疼痛减轻,除术后第4h外,各时段疼痛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动脉血PO2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B组PCO2低于A组(P<0.05)。B组镇痛副反应少于A组。结论 持续肋间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阻滞对于剖胸术后均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在镇痛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肋间神经阻滞镇痛方式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