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TNF-α对兔软骨终板细胞增殖、凋亡及基质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TNF-α对体外培养的兔软骨终板细胞增殖、凋亡及基质形成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并鉴定兔软骨终板细胞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TNF-α,用 MTT测定不同时点软骨终板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Fas、caspase-3 表达的变化;RT-PCR 检测培养过程中蛋白聚糖、Ⅱ型胶原 mRNA 的表达变化。结果:50 μg/L、100 μg/L浓度TNF-α可抑制细胞增殖;50 μg/L浓度TNF-α可降低 Bcl-2的表达,10 μg/L、50 μg/L浓度TNF-α均可促进Bax、Fas、caspase-3 的表达;10 μg/L、50 μg/L浓度TNF-α可降低collagen IIa mRNA 的表达,TNF-α 为50 μg/L浓度时才可降低aggrecan mRNA 的表达。结论:TNF-α可抑制软骨终板细胞的增殖及基质合成,促进软骨终板细胞促凋亡因子的生成。  相似文献   
82.
目的研究应用不同方案行索拉非尼联合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及射频消融(RFA)(局部介入术前开始应用索拉非尼以及局部介入术后开始应用索拉非尼)治疗中晚期〉5cm肝癌的适用性及安全性,初步观察其疗效。方法 2008年11月始筛选纳入〉5cm的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为先行TACE联合RFA,术后开始口服索拉非尼;B组为先口服索拉非尼1~2周,再行TACE及RFA。规律随访,观察毒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患者生存情况。结果截至2013年2月21日,A组与B组分别纳入患者15例。肝癌直径(8.9±3.1)cm,患者随访时间(27±11.8)月。两组均未发生与治疗相关的死亡,索拉非尼主要相关不良反应有手足皮肤反应(53.3%vs66.7%,P=0.710)、食欲下降(53.3%vs46.7%,P=0.999)、乏力(53.3%vs40.0%,P=0.715)以及腹泻(33.3%vs46.7%,P=0.710)等,只有1例患者出现4级的上消化道出血,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远期生存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生存时间:A组31月vsB组32月,χ2=0.050,P=0.822)。结论两种联合方案在治疗中晚期大肝癌均是安全适用的,且治疗风险相当。生存分析并未显示出应用哪一种联合方案更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83.
目的 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设计,比较动脉栓塞化疗联合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消融(TOCE+PEI)疗法与动脉栓塞化疗联合微波消融(TOCE+MCT)疗法治疗肝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70例肝癌患者随机接受TOCE+PEI(对照组)或TOCE+MCT(研究组)治疗,两组疗法均可重复操作,直至CT显示肿瘤消融完全.治疗后进行随访,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各入组35例,研究组和对照组可评价患者例数分别为31例和34例.治疗后研究组AFP转阴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8.6%vs 51.7%,P=0.034).研究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90.3%和77.4%,对照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70.6%和52.9%,研究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值分别为0.047和0.039).两组均耐受性良好,毒副反应发生率和发生程度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TOCE+MCT疗法治疗肝癌疗效好,耐受性好,可以成为肝癌的标准治疗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84.
蜡油样骨病1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结合相关蜡油样骨病文献分析该病国内发病特点。方法 报道了1例蜡油样骨病的女性患者。复习国内1994~2007年报道的共43例病例,统计分析该病发病特点,建立新的X线片影像学诊断标准。结果蜡油样骨病极为罕见,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20~40岁发病多见。无性别差异,多数病例累及肢体管状骨。其发病部位短管状骨多于长管状骨、下肢多于上肢、右侧肢体多于左侧肢体。其他部位受累偶有报道。病变骨通常相邻,跨越关节。关节很少受累。临床症状包括疼痛不适、肿胀和关节活动受限,少数出现色素沉着、红斑等皮肤改变。结论蜡油样骨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与病变的部位、范围及病程的长短有关。诊断可根据临床表现、X线片及病理,其中X线片对其有决定性价值。  相似文献   
85.
目的采用异种骨脱细胞基质(heterogenous bone acellular matrix,HBACM)复合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并植入动物体内,观察其对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培养与鉴定兔成骨细胞(osteoblast,0B)、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VEC)以及两种细胞的混合细胞。使用猪肋骨制备HBACM,并分别与0B、VEC以及两种细胞的混合细胞共同培养制备组织工程骨。27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三组,切除兔双前肢桡骨制成骨缺损动物模型,左侧植入HBACM与各组细胞复合培养的组织工程骨,右侧植入HBACM为对照。分别于术后3、6、12周取材,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大体形态观察和X线检查表明,组织工程骨修复骨缺损的速度和程度为:联合培养细胞组〉OB组〉VEC组〉单纯HBACM组。BrdU标记细胞示踪检测结果显示:6周时,HBACM上仍可检测到体外培养的标记细胞,并可见新生软骨形成。常规组织学检查可见12周时组织工程骨与正常骨之间的髓腔再通,骨折愈合。Ⅰ型胶原免疫组化研究发现三组均表达Ⅰ型胶原,VEC组略弱。组织切片图像分析示血管面积联合培养细胞组〉VEC组〉O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培养细胞作为组织工程骨种子细胞可以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促进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86.
肝胆系统非血管性介入放射学中的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胆系统非血管性介入放射学中并发症发生的原因、预防及其处理。材料与方法  45 3例行经导管碘油抗癌药乳化剂栓塞化疗 (TOCE)后的肝癌残余癌灶接受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治疗 (PEI) ,每次经 2 2F穿刺针注入无水乙醇 6~ 3 0ml,平均12ml。每周行PEI 1~ 2次 ,每例共行 3~ 2 0次 ,平均 6.5次。 2 2 1例阻塞性黄疸患者行经皮肝胆道穿刺引流 (PTBD) ,其中 48例引流 1~ 2天后行胆道支架置入术 (PTBS)。支架直径 10mm ,长度 4~ 8cm。 43例放置 1枚 ,5例放置 2枚。结果 PEI中的并发症包括胆管损伤 5例 ,占 1.1% ;乙醇碘油外溢 8例 ,占 1.8% ;肝功能衰竭 1例 ,占 0 .2 %。PTBD的并发症为肋间动脉损伤出血 1例 ,占 0 .5 % ;PTBS的并发症为肝脓肿 2例 ,占 4.2 %。结论 以上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表明肝胆系统非血管性介入放射技术是安全的 ,通过发生原因的分析 ,其预防和处理是可以做到的。  相似文献   
87.
背景:成骨细胞在骨代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分化成熟、功能活动及凋亡对骨骼形成与矿化的程度都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目的:通过对SCI 数据库、NIH 基金及德温特专利数据库有关成骨细胞体外培养相关文献的计量学分析,得出成骨细胞体外培养的动态研究趋势。 设计:文献计量学分析。资料提取:由第一作者检索SCI数据库, 美国NIH 基金在线查询网站(NIH Research Portfolio Online Reporting Tools)及德温特专利数据库(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有关成骨细胞的体外培养的文献,基金资助项目,以及专利情况,分析其研究进展。检索时间范围为2008-01/2010-12。数据下载日期为2011-10-18。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同行评议的与成骨细胞体外培养密切相关的研究原著类文献。②与成骨细胞体外培养相关的基金资助项目。③与成骨细胞体外培养相关的专利。排除标准:①综述,会议记录,会议摘要等文献。②未正式出版的文章。 主要数据的判断指标:①文献发表的作者分布。②时间分布。③地区分布。④机构分布。⑤出版物分布。⑥论文被引频次分布。⑦基金资助与发稿量对比。⑧专利信息。 结果:①SCI数据库2008/2010检索到2 612篇成骨细胞体外培养相关文献,其中研究类文章以2 393篇位居首位。结果分析得出,文献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②有22家核心机构、12种核心期刊和13篇经典文献。《生物医学材料研究杂志-A辑》发文 161篇,处于领先地位,其次为《生物材料》100篇及《骨》77篇。③1 443篇(60.3%)文章获得 2 090种基金资助。成骨细胞体外培养是世界范围学者关注的焦点,每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及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都会对成骨细胞研究提供大量的资金资助。④共检索到398项国际专利及11项在中国申请的专利项目,表明中国有关成骨细胞体外培养的专利数量不多。 结论:文献分析显示了成骨细胞的体外培养这一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为深入研究成骨细胞体外培养的学者提供了可借鉴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88.
透明质酸在骨科领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透明质酸(haluronic acid,HA),又名玻璃酸,是一种酸性粘多糖,广泛存在于脊椎动物的各种组织细胞间质中,如皮肤、脐带、关节滑液、软骨、眼玻璃体、卵细胞,血管壁等,其中以人脐带、关节滑液和眼玻璃体内含量较高.起初人们认为HA仅为一种大分子黏弹性物质,并没有明显的生理活性.  相似文献   
89.
目的 研究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HAPVF)时,门静脉压力升高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及由此导致的顽固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115例肝癌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肝动脉造影检查,其中严重HAPVF者用钢圈和(或)无水酒精行瘘口栓塞术。结果 本组84例一般性的上消化道出血者中,15例有轻度的HAPVF;31例顽固性上消化道出血肝癌患者中,26例有严重的HAPV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01,P〈0.01)。对此26例有严重的HAPVF患者行栓塞术后,DSA示血液分流减轻或消失,其中2例肝动脉主干闭塞。26例治疗后上消化道出血均停止。结论 肝癌出现顽固性上消化道出血时要考虑到可能有严重的HAPVF存在,肝动脉DSA可作出诊断。瘘口栓塞术是治疗此类型出血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0.
肝癌物理消融治疗的副反应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肝癌物理消融治疗中的副反应与并发症及其预防措施。资料与方法216例原发性肝癌均行经导管肝动脉碘油化疗药乳剂栓塞(TOCE)治疗1~3次后再接受物理消融治疗,其中激光治疗75例,射频治疗68例,微波治疗73例;216例患者共行物理消融治疗457次,其中行1次者71例,2次者87例,3次者42例,4~7次者16例。结果所有患者术中均有不同程度出汗、肝区疼痛,少数出现脉搏缓慢。与射频有关的并发症包括肝包膜下血肿1例,膈肌穿孔并胸腔积液1例,肝脓肿1例;与微波有关的并发症包括肝功能严重受损1例,皮下组织烧伤坏死合并感染1例,穿刺针道种植1例;没有与激光有关的并发症。结论术中副反应主要与迷走神经反射有关。大多数并发症的发生与消融范围过大,损伤了周围正常组织有关。正确选择患者和消融方式、固定好消融针、术前预防用药等措施有望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