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2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6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了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高血压中医药研究项目的现状与趋势。方法检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项目综合查询中1997-2018年资助的H27(中医学)、H28(中药学)和H29(中西医结合)领域的高血压研究项目,统计批准年度、学科领域、资助类别、依托单位、研究内容,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高血压中医药研究的立项资助自1999年起,至2018年累计资助94项,资助总金额3901万元,其中面上项目58项共计2999万元,地区科学基金10项共计369万元,青年科学基金26项共计533万元。资助项目数最多的分支学科为H2708(中医内科)和H2902(中西医结合临床基础),均为26项,且资助金额均大于1000万元。获得资助的94项课题来自35家依托单位,其中获资助最多者为山东中医药大学(15项)。研究疾病以高血压疾病最多(48.94%),研究对象以中药复方最多(42.55%),研究指标以通路最多(35.11%)。结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高血压中医药研究的资助力度较大,但发展不均,各单位应从不同方向积极申报。  相似文献   
42.
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红花是一味传统的活血祛瘀中药,来源为菊科植物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的花,临床上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其供药用最早见于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距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红花为一类活血化瘀的代表药,常用于冠心病、脑血栓等多种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羟基红花黄色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组方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大鼠缺血心肌组织血管新生作用和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心梗模型后,将40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模型组、假手术组、麝香保心丸、益气活血组方。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梗死心肌边缘区微血管计数(MVC)和微血管密度(MVD)及VEGF和bFGF表达;同时应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各组大鼠缺血心肌VEGF和bFGF蛋白质水平表达变化。结果:益气活血组方和麝香保心丸组分别与模型组比较,梗死心肌边缘区微血管计数和微血管密度都显著高于后者(P<0.01)。益气活血组方、麝香保心丸组中缺血心肌VEGF和bFGF表达以及其蛋白表达水平较其余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益气活血组方能明显促进心梗后大鼠缺血心肌血管新生,上调心肌VEGF和bFGF蛋白表达可能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44.
目的:验证清肝泻心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实验方法,将Ⅱ型糖尿病心肝热郁证患者81例进行临床实验对比观察。结果:该药对Ⅱ型糖尿病的总有效率为84%,对空服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24h尿糖定量均有降低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多饮,多尿,多食,心悸怔忡,烦躁易怒,情绪抑郁等有显著改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清肝泻心片对Ⅱ型糖尿病心肝热郁证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5.
46.
目的观察从肝治心组方(CGZXP)对冠心病心肌缺血大鼠局部缺血心肌血管生成素-1(Ang-1)、血管生成素-2(Ang-2)蛋白表达,以及对缺血血管新生作用的影响。方法SD大鼠按随机方法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麝香保心丸组和从肝治心方组4组。采用冠脉结扎法诱导急性心肌梗死模型,造模24h后给药,每日1次。于造模14d后处死大鼠,取出心脏,肉眼观察心肌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缺血心肌Ang-1、Ang-2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从肝治心方组对改善大鼠活动、对外界反应、精神、食欲、皮毛质感等均优于其他各组;免疫组化结果提示从肝治心方组和麝香保心丸组的心肌细胞Ang-1的表达高于模型组,Ang-2的表达低于模型组(P均〈0.01),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GZXP通过促进Ang—1、抑制Ang-2的表达,可能促进血管新生,从而达到增加心脏侧支循环,抗心肌缺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
目的 基于CiteSpace分析“肝郁气滞证”的研究,探索其研究现状和热点趋势,浅析肝郁气滞证候特点。方法 收集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2011年—2021年肝郁气滞证相关文献,用CiteSpace知识图谱直观地对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等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3578篇。发文量显示,与肝郁气滞证相关文章仍被持续关注并发表。作者和机构分析发现,以王健为核心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研究中心与以詹向红为代表的河南中医药大学团队是研究肝郁气滞证的核心团队。关键词分析提示研究方向主要在肝郁气滞证证候标准、中医药临床证治和病理机制等方面。肝郁气滞证可因外感内伤而来,涉及疾病众多,临床实践中需“证中分证”、“同证异治”,且中医治疗可实现对“生物轴”的调节。结论 科学知识图谱直观展示了2011-2021年肝郁气滞证的研究进展和热点趋势,帮助浅析了肝郁气滞证候特点,为肝郁气滞证的新研究提供最前沿视角。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究肾脑复元汤的脑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2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大脑中动脉梗死模型组,肾脑复元汤23.2g/kg、11.6g/kg、5.8g/kg组,各组再根据处死时间分为3天、7天、14天三个时相组;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炎症因子IL-1β、IL-6、IL-10及神经营养因子NGF及GDNF表达。结果:1肾脑复元汤11.6g/kg组在脑缺血后3、7天神经功能评分为(6.0±1.7)、(4.4±1.7),肾脑复元汤23.2g/kg组为(5.9±1.4)、(4.1±1.6),均较模型组(8.8±1.9)、(7.0±2.1)显著降低;2肾脑复元汤11.6g/kg组在脑缺血后3、7天IL-1β表达为(148.3±10.0)、(100.2±8.1)ng/L,肾脑复元汤23.2g/kg组为(148.0±9.9)、(100.1±8.4)ng/L,均较模型组(159.7±9.9)、(110.3±10.3)ng/L降低;肾脑复元汤11.6g/kg组在脑缺血后3、7天IL-6表达为(124.7±7.2)、(102.6±7.4)ng/L,肾脑复元汤23.2g/kg组为(123.1±8.6)、(101.8±7.8)ng/L,均较模型组(133.6±8.8)、(111.3±8.2)ng/L降低;肾脑复元汤11.6g/kg组在脑缺血后3、7天IL-10表达为(72.43±3.49)、(66.13±5.03)ng/L,肾脑复元汤23.2g/kg组为(74.01±3.29)、(67.54±4.13)ng/L,均较模型组(57.33±3.17)、(50.71±4.56)ng/L明显升高;3肾脑复元汤11.6g/kg组在脑缺血后3天NGF表达为(0.24±0.02),肾脑复元汤23.2g/kg组为(0.24±0.03),均较模型组(0.19±0.02)明显升高;肾脑复元汤11.6g/kg组在脑缺血后3、7天GDNF表达为(0.25±0.02)、(0.23±0.03),肾脑复元汤23.2g/kg组为(0.25±0.03)、(0.24±0.04),均较模型组(0.18±0.03)、(0.17±0.01)明显升高。结论:肾脑复元汤可以明显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缺血区炎症反应并促进内源性神经营养因子NGF及GDNF的表达。  相似文献   
49.
神经干细胞具有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能力,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具有增殖和分化能力的细胞。结合中医药理论和近年来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补肾中药有利于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补肾方药如地黄饮子、补肾生髓方、泻火补肾汤、六味地黄丸、颐脑解郁方、补益肝肾中药、复健片、何首乌、龟板和淫羊藿能够促使受损神经系统的恢复,其作用机制为保护神经系统和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补肾中药对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的进一步深化研究,可以拓展其临床意义和扩大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平肝祛痛汤治疗血管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血管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尼膜同口服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平肝祛痛汤,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对照组为82.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头痛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肝祛痛汤治疗血管性头痛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