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5篇 |
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2篇 |
口腔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65篇 |
神经病学 | 19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3篇 |
综合类 | 33篇 |
预防医学 | 49篇 |
药学 | 4篇 |
中国医学 | 30篇 |
出版年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6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11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6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4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外伤后弥漫性脑肿胀临床分析(附4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总结48例外伤后弥漫性脑肿胀(DBS)的临床特点、CT、MRI影像学表现、诊断和治疗效果,以提高DBS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残死率。本文回顾性分析了48例DBS,GCS得分3~5分14例,6~8分22例,9~13分12例。手术治疗13例,保守治疗35例。结果恢复良好7例(12%),重残19例(39%),死亡22例(46%)。结论DBS损伤机制同于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一种原发广泛脑损伤,除由于合并薄层硬膜下血肿,继发性脑水肿与缺血造成的难以控制的颅高压引起脑疝需手术治疗外,大部分病人均需及早的重症监护,积极抢救。治疗目的在于控制颅内压增高,建立足够的通气和循环,改善脑灌注压,进行亚低温脑保护是减轻继发性脑损害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残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2.
汤药法是中医临床治疗方法中最主要的疗法之一。它是在中医学理论的指导下,将一种或数种药物有机地配伍组合,加水(亦有加醋或酒者)蒸煮到一定时间或浓度,经过滤去宰,取药汁(汤)饮服的一种方法,习称“汤剂”。其疗法具有扶助正气,祛除病邪的功能,故适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本文就汤药法的渊源、操作方法及近代研究进展作一概略的论述,以有利于临床医师掌握本法,开扩剂型改革的思路,更好地为发展中医药学事业服务。汤药法溯源流长汤药法的出现是随着中药学的发展而形成的。我国现存的最早一部医学专著《黄帝内经》中就有“汤液醪醴”专论,记载了 相似文献
23.
本文对我科自1989年1月开展癫痫外科治疗工作以来的2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加以分析。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1~58岁。病程3月~22年,平均4.3年。多数患者为大发作,少数具有各种发作形式。该组病人已明确病因,少枝胶质细胞瘤3例,血管畸形4例,脑囊虫切除术后1例,产伤1例,外伤性1例,脑炎后1例,高热后3例,不明原因6例。手术方式10例行胼胝体前部切开,1例半球切除,2例EEG颞叶痫灶行颞叶前部切除;7例CT和/或脑血管造影示形态学异常者,4例EEG呈局灶痫灶,均行病灶切除。手术效果,随访仅1月~2年4月,5例癫痫发作完全消失,均为病灶切除术后,癫痫发作或严重程度减少50%以上或无发作11例,但需继续用抗痫药,其中胼胝体前部切开7例,颞叶前部切除2 相似文献
24.
摘要 目的 研究蒸汽灭菌器不同蒸汽源及其对蒸汽中非冷凝气体含量的影响。 方法 采用EN 285-2006推荐的非冷凝气体含量测试方法,对不同蒸汽源及其蒸汽中非冷凝气体含量进行检测与分析。 结果 A组锅炉房蒸汽经160 m管道输送的蒸汽中非冷凝气体含量平均为12.22%。B3组为自制蒸汽经2.1 m管道输送的蒸汽中非冷凝气体含量平均为8.21%。B1组经除气的反渗透水产的蒸汽中非冷凝气体含量平均为2.42%。B2组未除气的反渗透水产蒸汽中非冷凝气体含量平均为8.05%。 结论 采用除气水自制蒸汽可有效降低蒸汽中非冷凝气体含量,达到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25.
26.
27.
脑膜瘤中EMA、Vimentin和S100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皮膜抗原(EMA)是一种定位在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系上皮性分化的可靠标记物 ,不仅在正常脑膜上皮细胞中表达 ,而且在脑膜瘤细胞中也有表达 [1]。波形蛋白 (Vimentin)是正常间叶细胞及其肿瘤的特异性标志物。S100蛋白是分布于神经系统的一种酸性蛋白 ,主要存在于胶质细胞及其肿瘤中。国内外的研究显示 ,脑膜瘤中EMA和Vimentin的阳性率很高 ,而S100的阳性率相对较低。我们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25例脑膜瘤中EMA、S100和Vimentin的表达 ,以了解其与组织学类型的相关性 ,从而为更加准确和特异性地诊断脑膜瘤提供依据。1.1标本选择1999~200… 相似文献
28.
<正>5医院消毒管理要求为了确保医院消毒达到本标准第4章的卫生要求,医院需要组织落实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制度。调研中卫生监督机构集中反映原标准缺少医院消毒管理要求的内容,在日常医院消毒监督执法中,由于没有标准规定依据,影响监督执法的严肃性和执行力,强烈要求在标准修订中增加医院消毒管理要求的内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ATP生物荧光技术快速测定细菌总数的应用。方法通过生物荧光检测系统与其配套的试剂盒对细菌悬液进行定量检测,同时与平板活菌计数培养法作平行比较。结果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菌悬液检测结果显示,三种细菌菌悬液检出菌数的对数值与ATP值的对数值之间呈线性关系。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回归方程依次为Y=1.209+0.744X(R2=0.942),Y=0.885+0.831X(R2=0.961)和Y=0.955+0.953X(R2=0.983)。ATP生物荧光法适用于检测含菌量<107cfu/ml的菌悬液。结论 ATP生物荧光法可快速地评价受细菌污染的液体中细菌总数,但溶液中细菌含量应控制在<107cfu/ml。 相似文献
30.
目的 研究ATP生物荧光技术快速测定大肠埃希菌消毒后残留菌总数的应用.方法 通过平板培养法检测大肠埃希菌溶液在未被消毒剂作用以及在0.005%次氯酸钠、0.055%邻苯二甲醛、0.2%戊二醛等低浓度的消毒剂作用后的细菌总数,用生物荧光法经过0.22μm孔径过滤加入裂解液、酶、ATP标准品,用荧光光度计测定相对发光值(RLU),换算成ATP含量(mol),平行比较两种方法的相关性.结果 随着大肠埃希菌菌悬液浓度的降低,ATP值逐渐降低,大肠埃希菌回归为Y=0.305+0.9X R2=0.962,但在108 CFU/ml和107 CFU/ml则超出了测定范围,说明ATP生物荧光法检在菌液浓度一定量时,测得的ATP值(mol值可以反映实际菌量;通过平板培养法0.005%次氯酸钠、0.055%邻苯二甲醛、0.2%戊二醛等3种消毒剂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杀灭效果逐渐递增,与生物荧光法的值下降呈一致性.结论 ATP生物荧光法能应用于消毒后的消毒效果评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