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7 毫秒
31.
目的:探讨2种麻醉方式对老年高血压手术患者麻醉影响及临床效果。方法:依照自愿原则将我院自2010年8月~2012年98例需进行手术麻醉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取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全麻,比较2组患者不同时段收缩压、动脉压及心率,观察两组患者苏醒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麻醉前(T0)收缩压、动脉压及心率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插管时(T1)、拔管后(T2)及术后30分钟(T3)观察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参考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麻~硬膜外麻醉对患者机体影响较小,安全性高,患者循环功能稳定,同时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可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手术中使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比较小剂量氟哌利多和亚催眠剂量的异丙酚对舒芬太尼鞘内注射所导致的瘙痒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以寻求减少阿片类药物鞘内注射所致瘙痒发生率的有效方法。方法ASAⅠ~Ⅱ级,拟行剖宫产手术的适龄产妇180例,随机分为Ⅰ组(异丙酚组),Ⅱ组(氟哌啶组)和Ⅲ组(对照组)每组60例。于L3~4穿刺,注入0.5%罗哌卡因1.5 ml,舒芬太尼5μg(5μg/ml)和0.9%氯化钠注射液1 ml的混合药液3 ml,腰麻下完成剖宫产手术,待胎儿娩出后,Ⅰ组(异丙酚组)产妇静脉给予异丙酚0.35 mg/kg,Ⅱ组(氟哌啶组)给予氟哌啶0.021 mg/kg,Ⅲ组(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2 ml。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瘙痒和其他不良反应的反生情况。结果I组(异丙酚组),Ⅱ组(氟哌啶组)中度以上瘙痒的发生率明显低于Ⅲ组(对照组)。其中,氟哌啶的NNT值为3.52,95%CI:3.37~3.67。异丙酚的NNT值为4.61,95%CI:4.45~4.77。结论氟哌啶和异丙酚可以有效地减少阿片类药物鞘内注射所引起的瘙痒。  相似文献   
33.
氯氮平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出现的全新的第四代抗精神病药物,为多巴胺受体阻滞剂,其有较强的抗幻觉妄想及抑制兴奋的作用,疗效与氯丙嗪接近,且具有见效迅速,锥体反应较少之优点,故深受临床欢迎,但易出现粒细胞减少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4.
自1998年开展无偿献血以来,无偿献血模式已由计划献血逐步过渡到街头自愿无偿献血,在我县农村人口占人口总数80%以上情况下,农民在街头自愿无偿献血中占很大比例.  相似文献   
35.
枕颈痛与寰枢关节退行性变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X线片影像学检查研究40例枕颈痛中,6例寰枢关节不稳,4例寰枢关节不稳伴退变,5例寰枢关节退行性改变;87.5%的患者存在着下颈段增生性改变。提示40岁以上的枕颈痛患者中,应考虑寰枢关节骨关节炎的存在,如X线片表现为寰枢关节不稳,可能是关节退行性改变的早期表现。  相似文献   
36.
[目的]了解农村居民无偿献血的知识态度,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无偿献血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2个乡镇36个自然村内18~55周岁的健康农民2400人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无偿献血政策和知识的知晓率为18.0%,知道定期献血对健康有利的占39.8%,愿意参加无偿献血占50.1%,其中需要以经济补偿方式回报的占65.7%。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献血次数的人,对无偿献血相关政策和知识知晓程度不同,接受意愿不同。[结论]农村居民无偿献血相关政策和知识知晓率低,无偿献血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做好农村居民无偿献血健康教育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7.
肌少症是一种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肌肉力量和质量逐渐退化的现象,在老年人群体中具有显著的流行率。该文对老年人肌少症的机制进行了综合分析,重点关注了肌卫星细胞的功能异常、肌纤维的结构和功能障碍以及炎症因子、肌源因子、激素水平、氧化应激、神经肌肉接头的变化等多个机制。肌少症是一种复杂的疾病,涉及多种机制的异常。深入研究肌少症机制对于理解其发病过程、提高干预效果以及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些致病因素的相互作用和调控机制,以期能够从多个方面综合干预肌少症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