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8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 比较分析经股内侧肌入路与内侧髌旁入路行全膝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56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采用经股内侧肌入路和内侧髌旁入路各28例,对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术后直腿抬高时间、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术后12周关节活动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5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年,平均14.3个月.经股内侧肌入路组手术切口长度、术后直腿抬高时间、VA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内侧髌旁入路组(P<0.05).两组在术后引流量、术后12周关节活动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股内侧肌入路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相比较于内侧髌旁入路,术后疼痛轻,直腿抬高时间缩短,膝关节功能恢复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殷骨头坏死时应用直接前方入路(DAA)与常规后外侧入路的中远期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64例,均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随机分为A、B组各32例.A组术中采取DAA,B组术中常规后外侧入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卧床时间.随访2年,于术后1、6个月、2年时评价患者的髋关节功能,髋臼前倾角、外展角度数.结果 A组手术时间高长于B组,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6个月、2年时髋关节功能评分,髋臼前倾角与外展角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患者时,疗效均比较好,但在学习曲线阶段,直接前方入路并未比常规后外侧人路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经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的方式及近期效果。方法2005年3月~2008年2月应用关节镜对42例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行手术治疗,年龄9~54岁。平均27.6岁.其中行部分切除成形28例,坎全切除9例,完全切除4例,成形并缝合1例。结果随访6~28个月,平均18个月,手术前、后采用Lysholm评分对膝关节功能按评定标准进行评定,术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由术前平均58.3分(45~80分)提高至术后平均91分(70~100分),P〈0.01。结论经关节镜手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创伤小,可使手术前的症状迅速改善,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快,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64.
高屈曲型膝关节假体置换术后近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高屈曲型膝关节假体置换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25膝)患者用LPS-FLEX高屈曲型膝关节假体行全膝关节置换术,采用骨水泥固定假体,均保留髌骨.结果随访(12±3.8)月(3~18月),获得满意屈曲度,术前膝关节屈曲度为(98.20±14.49)°,术后12周为(130.80±4.16)°,较术前提高(32.60±11.38)°(P<0.05);术前KSS评分膝评分为(31.96±15.43)分,功能评分为(39.40±14.95)分,术后12周分别为(90.40±4.16)、(94.20±3.73)分,较术前分别提高(58.44±13.42)、(54.80±13.96)分(P<0.05),未发生迟发感染.随访X线片示膝关节假体位置及力线良好,股骨、胫骨以及髌骨假体周围无X线透亮线,假体无松动迹象.结论LPS-FLEX高屈曲型假体进行膝关节置换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并能获得最大屈曲角度.  相似文献   
65.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虐待儿童(child abuse)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WHO一项新近的估计指出,在世界各地约有4000万年龄为0~14岁的儿童遭受虐待和忽视,他们急需得到卫生界和社会人士的关怀。在19个国家(南非、瑞典、多米尼加等国)里进行过的许多不同国际性研究都报告了性虐待发生率在女孩中为7%~34%,在男孩中为3%~29%。从付出代价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由伤害所致的不健康的负担是惊人的。  相似文献   
66.
目的 了解煤工尘肺不同影像学特征对院内获得性支气管—肺感染(HAPI)临床症状发热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观察HAPI在不同小阴影类型及尘肺期别中临床症状发热的分布特点。结果 类圆形小阴影、不规则小阴影类型煤工尘肺(CWP)患者,发生HAPI时,出现发热临床症状的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期别(Ⅰ期)CWP中,P阴影出现发热临床症状的发生率高于s阴影,P〈0.05;而在Ⅱ期CWP中,u阴影出现发热临床症状的发生率分别高于q、t阴影,P〈0.05;不同期别CWP患者,发生HAPI时,出现发热临床症状的分布两两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同小阴影类型(q阴影)CWP中,不同尘肺期别出现发热临床症状分布两两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不同小阴影类型的CWP患者,发生HAPI时,其发热发生率有差异,在Ⅰ期CWP中,P阴影出现发热临床症状的发生率高于s阴影,在Ⅱ期CWP中,u阴影出现发热临床症状的发生率高于q,t阴影;没有观察到不同尘肺期别的CWP患者,发生HAPI时,对发热发生率有影响。  相似文献   
67.
世界将带着希望进入21世纪。显著的卫生成就、快速的经济发展和空前的科学进步——所有这些20世纪的遗产,将人类进步引入一个新的时代。卫生的改善在过去促进了人类和经济的发展,这在将来也不例外。成就和挑战 1978年阿拉木图会议确定了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到2000年,全世界所有的人民都达到能使其在社会和经济上有效生活的健康水平”。1999年世界卫生报告描述了自阿拉木图宣言后的二十多年里,在期望寿命方面所取得的革命性进展。在当今的一些高收入国家里,期望寿命在本世纪内  相似文献   
68.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已成为诊治胆胰系统疾病的主要手段。在ERCP介入治疗越来越多的趋势下,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其中,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严重时甚至会威胁患者生命,并使得ERCP广泛开展受到一定困扰。如何有效预防和降低该并发症发生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对PEP的定义、发病机制、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其优化的预防策略进行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69.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26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应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并进行临床随访分析。结果 随访6-14个月,平均愈合时间16周,所有病例均能恢复行走,关节功能评定优良率96.1%。结论 动力髋螺钉是一种治疗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理想内固定方法,术中应注意髋螺钉的位置及小转子骨折的复位。  相似文献   
70.
应用单抗KP1观察骨巨细胞瘤细胞成分胡世平,高美钦,黄健文关键词:骨巨细胞瘤;多核巨细胞单克隆抗体骨巨细胞瘤(GCT)是我国常见的骨肿瘤之一。在组织学上常被看作良性肿瘤。但有局部复发的倾向,少数发生良性肺转移。在光镜下,GCT包含两种细胞,既多核巨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