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8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7篇
药学   1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心导管检查及选择性心脏血管造影术是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最可靠的方法,对了解复杂先心病病变性质、部位及程度,明确有无手术适应证及制定手术方式起决定性作用。我院自1995年2月至1997年11月行心导管检查及选择性心血管造影术共52例。报告如下。病例与方法1.病例:共52例,男女各26例,年龄1.5~55岁,平均20岁。临床诊断除互例缩窄性心包炎外,余均为先天性心脏病,其中法洛四联征(法四)24例、法洛五联征(法五)1例、法四合并动脉导管未闻(PDA)及左上腔静脉永存等6例、PDA4例、室间隔缺损(室缺)合并PDA2例、冠…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塞(AMI)后使用他汀类降脂药物对病人死亡率的影响,及其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对1994年1月至2004年6月期间254例AMI病人(他汀类药物治疗组,简称他汀组156例,未用他汀组98 例)进行随访(平均随访421 d)以确定转归。回顾性分析AMI病人住院时他汀类药物等治疗情况和血脂水平,进行Cox多因素生存分析,研究他汀类药物与AMI死亡率的关系。结果:他汀类药物使用与AMI死亡率独立相关(OR =0.24,95%CI=0.12-0.46,P<0.001)。他汀组死亡23例(14.7%),无他汀组死亡27例(27.6%),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他汀组中高脂血症者与血脂水平正常者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MI后使用他汀类药物能减少AMI死亡率,且与血脂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43.
董朝会  郑环杰  徐嘉蔚  肖骅 《重庆医学》2016,(16):2167-2169
目的:调查老年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住院患者合并血栓栓塞并发症[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TIA)]的实际抗凝治疗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对2012~2014年该院心血管内科的老年NVAF合并血栓栓塞并发症住院患者,分析其住院期间抗凝治疗情况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监测情况,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共纳入255例老年NVAF合并血栓栓塞并发症患者,抗凝治疗66例,抗凝治疗率25.88%;抗血小板治疗157例(61.57%)。使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患者,INR达标率15.15%。结论老年NVAF合并血栓栓塞并发症患者抗凝治疗率低,以抗血小板治疗为主,抗凝治疗患者住院期间IN R达标率较低。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结合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峰速度/二尖瓣环舒张早期运动峰速度(E/Ea)在诊断和评估舒张性心力衰竭(DHF)中的作用。方法:将我科收治的80例DHF患者作为DHF组,同时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NYHAⅡ级、NYHAⅢ级、NYHAⅣ级3个亚组,另选取同期住院或体检心功能正常者23例为对照组。分别对各组行血流频谱多普勒及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同期检测血清NT-proBNP浓度、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等,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HF组患者E/Ea、NT-proBNP显著升高(P0.001)。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NT-proBNP浓度和E/Ea比值逐渐升高。多元回归分析显示,lg NT-proBNP水平与左室E/Ea独立相关(β=0.267,P0.01),与LVEF明显负相关(β=-0.440,P0.001)。NT-proBNP联合E/Ea比值诊断DHF时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阳性拟然比均较单独应用NT-proBNP或E/Ea时高。结论:血清NT-proBNP浓度检测结合组织多普勒超声检测E/Ea值,可协助诊断DHF和评价左室功能。  相似文献   
45.
传递函数(Qxy)相移上移多为前壁心肌梗塞,下移多为下壁梗塞。急性心肌梗塞(AMI)与陈旧性心肌梗塞(OMI)的频域心电图(FCG)无显著差别。不同部位心肌梗塞FCG无差异。心肌梗塞特异性FCG诊断指标为自功率谱3~4峰低于1mm,自相关函数R1低于5mm(V5)或2mm(Ⅱ),互相关函数R1偏离原点线及出现“N”型波;其检出心肌梗塞的敏感性为70%,特异性为100%。  相似文献   
46.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心钠素水平与左心功能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血浆心钠素(ANP)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临床心功能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特异性放免法测定心衰患者血浆ANP水平,同时采用NYHA心功能分级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定患者左心功能.结果:随心功能恶化,血浆ANP水平呈上升趋势.各级心功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抗心衰药物综合治疗后,ANP水平降低(P<0.01).ANP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ΔD%)呈负相关;与左室收缩末内径(LV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呈正相关.结论:心钠素在心力衰竭的进展中,其血中浓度与心衰程度密切相关,可用于监测心衰程度.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功能与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s-1,ET-1)水平的关系。方法:对70例慢性心衰住院患者,按纽约心脏学会分级,Ⅱ级35例,Ⅲ级16例,Ⅳ级19例;对照组20例(健康体检者),用特异性放免法测定血浆ET-1水平,并用超声心动图参数评价左心功能。结果:①随心功能恶化,血浆ET-1水平呈上升趋势,各级心功间差异均有显著性(t=2.573~3.786;P<0.05)。②经抗心力衰竭药物综合治疗后,ET-1水平降低(t=3.574,P<0.01)。③ET-1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0.77,P<0.05);与左室舒张末内径呈正相关(r=0.62,P<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1与心力衰竭程度相关,可作为血液指标用于监测心衰程度。  相似文献   
48.
本文分析3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57例陈旧性心肌梗塞(OMI),及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46例冠心病心绞痛和28例正常人的频域心电图(FCG)改变,证实心肌梗塞、冠心病心绞痛及正常人之间FCG有非常显著差异。自功率谱3—4峰过低,自相关函数R1过低,互相关函数R1偏离原点线及出现“N”型波,均为心肌梗塞的特征性改变。  相似文献   
49.
目的 为了探索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早期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出现是否与外周血白细胞有关 ,以及有关的影响因素 ,为CHF出现提供预测。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4年 1月至 2 0 0 4年 4月期间 2 14例AMI病人入院时白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 ,入院 4d内临床诊断的CHF ,及病人有关病史及治疗措施。对各种因素进行逐步回归 ,以分析与CHF的关系。结果 CHF与中性粒细胞显著相关 ,当中性粒细胞数≥ 80 0 0个 /mm3 时 ,CHF发生增加 3倍 (P <0 0 0 1)。结论 中性粒细胞数是急性心肌梗死时早期心力衰竭发生最显著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50.
陈丰运  肖骅 《重庆医学》2013,(30):3689-3692
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又称B型利钠肽、脑利钠肽,是利钠肽家族重要一员,和氨基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由心肌细胞产生,两者血浆浓度升高与左室功能下降程度及其所受压力增大密切相关,在心力衰竭诊断方面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但心力衰竭并不是引起BNP升高的惟一原因,某些因素(如性别、年龄、肥胖、低血容量血症等)、某些疾病(如其他心脑血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