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089篇
  免费   2575篇
  国内免费   1396篇
耳鼻咽喉   895篇
儿科学   1000篇
妇产科学   392篇
基础医学   2861篇
口腔科学   876篇
临床医学   13760篇
内科学   6858篇
皮肤病学   721篇
神经病学   2574篇
特种医学   53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44篇
外科学   4861篇
综合类   36369篇
预防医学   12463篇
眼科学   1319篇
药学   13320篇
  65篇
中国医学   7685篇
肿瘤学   3576篇
  2024年   252篇
  2023年   654篇
  2022年   743篇
  2021年   1048篇
  2020年   795篇
  2019年   846篇
  2018年   1144篇
  2017年   1136篇
  2016年   1104篇
  2015年   1047篇
  2014年   17477篇
  2013年   1965篇
  2012年   1380篇
  2011年   1153篇
  2010年   961篇
  2009年   923篇
  2008年   749篇
  2007年   791篇
  2006年   745篇
  2005年   667篇
  2004年   657篇
  2003年   5022篇
  2002年   24124篇
  2001年   27480篇
  2000年   4686篇
  1999年   2918篇
  1998年   2196篇
  1997年   2020篇
  1996年   1561篇
  1995年   1840篇
  1994年   1160篇
  1993年   1421篇
  1992年   944篇
  1991年   717篇
  1990年   910篇
  1989年   753篇
  1988年   177篇
  1987年   148篇
  1986年   163篇
  1985年   154篇
  1984年   90篇
  1983年   112篇
  1982年   81篇
  1981年   44篇
  1980年   34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6篇
  196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经皮电刺激在周围神经嵌压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观察周围神经嵌压征在手术松解后应用经皮电刺激治疗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近5年来收治的28例周围神经嵌压的病例,经手术神经松解后,随机分为电刺激组(14例)和对照组(14例),于术后4周、8周、12周给予功能评定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在4周、8周、12周的神经功能评定优良率电刺激分别为71%、86%、100%;对照组分别为50%、57%、71%。统计学显示电刺激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电刺激有效提高了周围神经嵌压征患的神经功能康复。  相似文献   
32.
33.
颈椎片能够象手腕骨片一样精确的判断骨龄,功能矫治中,根据X线定位头颅侧位片的颈椎影像判断生长发育情况,可以避免因拍摄手骨片而增加患者的放射量和经济负担。本文从不同的判断角度,就近年来的几种颈椎片分期方法进行综述,以期对临床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4.
臂丛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位于臂丛神经及其前中斜角肌周围的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特点及其诊治方法。方法2003年7月~2006年1月,采用门诊收集病例,根据病情轻重分组,分别采用药物、局部封闭及手术方法治疗179例确诊为臂丛神经和(或)其属支卡压综合征的患者。其中采用药物、手法治疗89例;注射治疗74例,其中需要第二次注射32例;手术治疗16例,同时或分别进行双侧手术2例,需要第二次手术者1例。结果128例患者得到1个月~2年5个月随访。其中,药物手法治疗55例,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或能维持现状。局部注射治疗58例(其中接受第二次注射者24例),2例出现心跳减缓,其余病例无并发症发生,VAS评分情况:1分2例,2分16例,3分20例,4分12例,5分3例,6分3例,7分2例;第二次注射结果:2分5例,3分16例,4分3例。手术治疗15例,其中10例术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恢复工作。结论臂丛神经及其属支涉及其周围众多神经,可产生众多症状;明确病因后,治疗上以保守治疗为主,效果欠佳者采用手术治疗,均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多裂肌在维持腰椎稳定中的作用。方法:健康志愿者15名,男8名,女7名,平均年龄33.7岁(18-45岁),运用表面电极记录快速上肢前屈、外展、后伸时多裂肌、最长肌、腰髂肋肌及三角肌的肌电信号,对各椎旁收缩的潜伏期与三角肌收缩的潜伏期之差值作比较。结果:多裂肌在上肢3个运动方向中的潜伏期差值[(-17&;#177;11),外展(0&;#177;11)ms,后伸(4&;#177;16)ms]与最长肌[前屈(-2&;#177;13)ms,外展(13&;#177;14)ms,后伸(22&;#177;14)ms,腰髂肋肌[前屈(1&;#177;12)ms,外展(12&;#177;10)ms,后伸(23&;#177;10)ms]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椎旁肌群中多裂肌反应最快、最先起作用,在腰椎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6.
指深屈肌腱损伤修复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37.
38.
39.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度翼状胬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制有生物活性的可溶性分泌型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rhIGF-2)。方法:将14kD hIGF-2前体cDNA基因插入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mNPV)转移载体pBakPAK8中,经与野生型病毒DNA共转染家蚕细胞后,通过体内同源重组的方式获得重组病毒BmNPV/IGF-2。以BmNPV/IGF-2感染5龄家蚕幼虫,分别在蚕染后24,48,72,96,108,120h提取家蚕血淋巴液,以ELISA法测定不同时家蚕血中IGF-2浓度,采用Westernblot分析鉴定IGF-2免疫学活性,MTT法观察其对NIH3T3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ELISA测定显示,BmNPV/IGF-2感染家蚕幼虫96h后IGF-2表达率最高,每毫升血淋巴中约含IGF-2 14μg,Western-blot分析发现表达产物在蚕体内被加工成7.0kD成熟hIGF-2,并对NIH3T3细胞具有良好促增殖效应,其促细胞生长能力明显优于来源于E.coli的IGF-2标准品。结论;本研究实现具有免疫学活性及生物学活性的rhIGF-2在家蚕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