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比较贵州汉族、苗族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MTHFR)多态性的分布情况,获取 MTHFR C677T和A1298C位点的群体遗传学数据.方法应用PCR-RLFP技术调查了贵州荔波汉族及雷山苗族MTHFR基因型的分布.结果汉族MTHFR 677位T等位基因频率为22.7%低于中国北方汉族,与苗族(10.64%)差异有显著性.苗族1298位C等位基因频率为48.66%高于有文献报道的种族和民族,与汉族(28.85%)差异有显著性.677TT/1298CC双杂合子的分布频率分别是16.66%,11.11%.在苗族还发现一例677TT/1298CC双纯合子.结论 MTHFR两个位点多态性在贵州汉族和苗族有民族差异;苗族A1298C位点C等位基因频率是有文献报道最高的民族.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通过RNA干扰技术抑制α3神经型尼古丁受体(nAChR)基因表达后该受体对神经细胞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来了解α3 nAChR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设计并体外合成α3 nAChR的特异性编码siRNA序列的寡核苷酸,退火后克隆至pSilencer 3.1-H1 nco质粒中,构建重组质粒α3 nAChR pSilencer 3.1-H1 neo.将α3 nAChR pSilencer 3.1-H1 neo转染SH-SYSY细胞,用含G418的培养液筛选,挑选阳性克隆后采用即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转染细胞中α3 nAChR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用1 μmo1/Lβ淀粉样肽1-42(Aβ1-42)处理转染细胞后,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方法测定细胞活力;用比色法测定其脂质过氧化产物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 成功构建α3 nAChR siRNA表达质粒,转染后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重组质粒的细胞克隆株,与对照组相比,α3 nAChR mRNA及蛋白表达量均降低(抑制率分别为98%和66%);经转染处理的细胞活力明显低于对照组,细胞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明显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不同程度的降低;抑制α3 nAChR基因表达后能增强Aβ的神经细胞毒性作用.结论 成功构建的α3 nAChR siRNA表达质粒能特异性抑制α3 nAChR基因表达,α3 nAChR基因表达抑制后可引起氧化应激水平升高,并增加Aβ的神经毒性,表明α3 nAChR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和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3.
贵州三个民族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的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贵州汉族、布依族、苗族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基因多态性,为贵州少数民族基因多态性数据库的建立提供相关数据。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贵州荔波汉族、布依族、雷山苗族MTHFR基因两个单核苷酸(677及1298位)多态位点的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结果汉族、布依族、苗族MTHFR677位T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分别是22.8%,16.1%,10.6%,MTHFR1298位C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分别是28.9%,39.1%,48.7%,677CT/1298AC双杂合子的分布频率分别是16.66%,22.7%,11.1%。在苗族还发现1例677TT/1298CC双纯合子。结论.MTHFR C677T和A1298C多态性存在群体差异;贵州雷山苗族、荔波布依族.MTHFR 1298位有较高的C等位基因频率,贵州雷山苗族MTHFR 1298位C等位基因频率是目前文献报道最高的民族。  相似文献   
94.
摘要:目的 了解雷山苗族人群中的乙肝病毒(HBV)感染情况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异常率。方法 对734名苗族体检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学标志物(HBVM),用速率法检测ALT。结果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5.86%,乙肝病毒e抗原(HBeAg)阳性率为1.50%,ALT异常率为10.08%。HBsAg阳性的感染模式只出现“大三阳”和“小三阳”两种。不同年龄段间,HBsAg阳性率、HBeAg阳性率和HBVM五项全阴性率,以及ALT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率随性别的差异以及随年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对于不同感染模式间,ALT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雷山地区苗族HBsAg阳性率和ALT异常率均较低,但HBVM五项全阴性率达49.73%,提示本地区应继续加强乙肝免疫接种,做好肝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硫化氢(H3S)对血管性痴呆(VaD)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IRI)中NLRP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四血管法(4-VO)制作VaD大鼠IRI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抑制剂组(CY-09组)、NaHS组,每组各6只,共24只大鼠。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收集各组大鼠脑组织标本,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海马区形态。各组大鼠血清H3S含量采用亚甲蓝法检测;白细胞介素(IL)-1β、IL-18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用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大鼠海马组织中炎症小体NLRP3、Caspase-1表达水平。结果VaD大鼠模型构建成功;模型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细胞损伤明显,海马组织NLRP3、Caspase-1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NaHS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细胞损伤减轻,血清H3S含量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海马组织NLRP3、Caspase-1蛋白较模型组降低(P<0.05);CY-09组大鼠海马区神经元细胞损伤减轻,海马组织NLRP3、Caspase-1蛋白较模型组降低(P<0.05),血清IL-1β、IL-18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VaD大鼠IRI可引起NLRP3表达增加;H3S能够通过降低NLRP3表达,减轻大鼠IRI。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血中胆碱酯酶活性及神经型尼古丁乙酰胆碱能受体(nicotinic acetyleholine receptor,nAchR)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 分组比较测定59例血管性痴呆、33例正常老年人空腹血浆胆碱酯酶浓度及血液白细胞nAchRa4、β2亚单位mRNA表达水平.结果 血管性痴呆组与对照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分别为(1.70±1.17nmol/min/ml,2.18±0.87nmol/min/ml),VD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VD组与对照组丁酰胆碱酯酶活性分别为(61.08±38.23nmol/min/ml,70.41 28.82nmol/min/ml),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乙酰胆碱酯酶及丁酰胆碱酯酶均无性别的差异;VD患者血液白细胞nAchR a4亚单位mRNA表达水平(0.926±0.411)较正常对照组(1.41±0.22)降低(P<0.05);VD患者nAchR β2亚单位mR-NA表达水平(2.14±0.18)与正常对照组(2.19±0.16)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浆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和血液白细胞中nAehR α4亚单位mRNA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老年人降低,但丁酰胆碱酯酶和nAeh β2 mRNA无改变,这些变化可能对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MTHFR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用PCR-RFLP法检测73例健康人(对照组)、73例2 型糖尿病患者(分无心血管并发症组和有心血管并发症组)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结果: (1)各病例组MTHFR C677T的C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2)病例组之间MTHFR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及心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8.
目的:由于氧化应激水平升高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可能性发病机制之一,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的功能与抗氧化有关,本文试图了解SIRT1 是否能对抗β- 淀粉样肽前体蛋白(APP)高表达的小鼠大脑或经β- 淀粉样肽寡聚体(AβOs)处理的神经元中氧化应激水平的升高。方法:APP/PS1 双转基因种鼠与野生型(WT)雌鼠合笼繁殖,筛选出APP/PS1 双转基因小鼠,分别饲养至4 月龄或8 月龄时,用白藜芦醇(RSV,SIRT1 激活剂)或苏拉明(SIRT1 抑制剂)通过灌胃方法处理转基因小鼠,每次20 mg·kg-1 体重/ 天,时间2 个月;采用原代海马神经元培养,用0.5 μmol·L-1 AβOs 处理48 小时后分别用20 μmol·L-1RSV 或300 mg·mL-1 苏拉明处理细胞24 小时。采用CCK-8 方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筛选最佳药物处理浓度;用蛋白印记及实时定量PCR 方法分别检测SIRT1 蛋白和mRNA 表达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APP 高表达转基因小鼠脑组织内老年斑分布情况;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原代海马神经元中活性氧(ROS)水平;用生物化学方法检测小鼠脑组织及细胞中OH-、H2O2、O2.- 水平,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与WT 小鼠或未经处理的原代神经元相比,APP/PS1 小鼠大脑或经AβOs 处理的神经元中SIRT1 的表达显着降低;小鼠脑组织中老年斑数量明显增加;脑组织及培养神经元中氧化应激水平明显升高,抗氧化酶水平明显降低。APP/PS1 小鼠大脑或经AβOs 处理的神经元中这些异常改变可通过RSV 处理后减弱,而用苏拉明处理后则使其增强。结论:SIRT1 可以降低APP 高表达小鼠大脑及经AβOs 处理的神经元中的氧化应激水平,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CCR5Δ32等位基因在贵州世居少数民族(彝、瑶)与汉族人群的分布, 并分析CCR5位点突变与HBV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技术分别扩增贵州92份黔西彝族、101份威宁彝族、138份荔波瑶族以及165份毕节汉族CCR5编码区片段, 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对CCR5Δ32多态性进行分析, 最后抽取样本并进行DNA测序验证.结果: 经过PCR特异性扩增, 琼脂糖凝胶电泳后, 496份样本均未发现CCR5Δ32突变型和杂合子. DNA测序验证所有样本CCR5基因未发生32碱基缺失的突变.结论: CCR5Δ32的分布有较明显的地域和种族差异, 该位点与HBV感染的相关性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精神病病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将308例精神病病人分为对照组154例,观察组154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病人首次治疗过程精神状况及配合度、脱落率,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治疗前后精神症状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病人首次治疗过程精神状况及配合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例病人脱落,脱落率为0.65%,对照组15例病人脱落,脱落率为9.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性(P<0.05);两组护理后P、N、G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护理后 P、N、G评分及总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精神病病人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心理护理可降低或消除病人的恐惧、提高依从性、有助于完成疗程、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