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淋病合并沙眼衣原体感染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淋病是我国主要的性传播疾病(STD),目前占报告性病总数首位[1].其中相当一部分伴有沙眼衣原体(Ct)感染.为了解淋病患者中Ct感染的频率及分布情况,制定正确的预防治疗措施,对269例患者作了Ct检测,并对症状、发病时间、分泌物数量、颜色、镜检所见与Ct抗体检出率的关系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梅毒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在住院患者中的应用,以了解住院患者梅毒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状况及流行特征.方法 对无锡市人民医院2008年3月-2009年12月8630例住院患者,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TRUST)、苍白密螺旋体(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PA)、苍白密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ELISA法HIV(1+2)抗体检测;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对梅毒与HIV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检出梅毒共162例,显性梅毒18~50岁,男性18例,阳性率0.4%,女性31例,阳性率0.8%(U=2.35,P<0.05),男女之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比男性高;50~80岁,男性27例,阳性率0.6%,女性11例,阳性率0.3%(U=2.14,P<0.05),男女之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比女性高;潜伏梅毒18~50岁,男性10例,阳性率0.2%,女性15例,阳性率0.4%(U=1.43,P>0.05),男女之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80岁,男性21例,阳性率0.4%,女性16例,阳性率0.4%(U=0),男女之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先天梅毒产后8 h~5月龄13例,阳性率0.15%,其中2个新生儿是孪生弟兄,经检查其父母均显性梅毒;HIV(1+2)抗体初筛阳性14例,省艾滋病确认中心确诊阳性14例.结论 患者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转化,为预防和避免医院感染,掌握住院患者感染情况和流行特征,有助于进一步采取措施,控制疫情发展,对住院患者进行梅毒与HIV抗体检测是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43.
目的分析新生儿、婴幼儿结膜炎患儿淋病奈瑟菌及其他病原菌谱分布状况。方法采用套式PCR扩增技术、直接涂片镜检和TM、SDA培养,分别检测2008年1月-2009年12月到无锡市人民医院、儿童医院眼科就诊的394例新生儿、婴幼儿结膜炎患儿结膜标本中阴道加德纳菌、淋病奈瑟菌、解脲脲支原体、人支原体、生殖支原体、肺炎支原体和假丝酵母菌属。结果 224例男性患儿有54例检出淋病奈瑟菌(24.1%)、30例检出解脲脲支原体(13.4%)、假丝酵母菌属检出10例(4.5%);170例女性患儿有44例检出淋病奈瑟菌(25.9%)、28例检出解脲脲支原体(16.5%)、28例检出阴道加德纳菌(16.5%)和假丝酵母菌属检出26例(15.5%)。结论新生儿、婴幼儿结膜炎患者虽然以淋病奈瑟菌感染为主,但是也不能忽略其他病原菌的感染。  相似文献   
44.
本文应用nested PCR技术检测了300例无锡地区女性下生殖道炎症生殖道的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肺炎支原体(MPN)、生殖支原体(MG)和发酵支原体(MF)的感染和流行情况。结果发现,年龄小于等于35岁的青年组和年龄大与35岁的中老年组均能检出UU、MH、MPN和MG四种支原体,其中UU和MH检出较高。青年组和中老年组五种支原体阴性率仅为28.1%和19.4%。表明列锡地区女性下生殖道炎症支原体感染状况较为严重,且已构成流行。青年组高支原体的感染状况应引起优生工作的关注,支原体感染可致流产、不良妊娠结局国内外均有报道。降低支原体的人群感染率有利于减少支原体感染带来的不良妊娠结局,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45.
800例STD患者五种支原体感染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本文应用nestedPCR (nPCR)技术对无锡地区 499例男性和 301例女性性传播疾病(STD)者的生殖道拭子进行了解脲脲原体 (Uu)、人型支原体 (Mh)、生殖支原体 (Mg)、肺炎支原体(Mpn)和发酵支原体 (Mf)等五种支原体联合检测。结果发现 ,男女性STD者Uu、Mh、Mg、Mpn、Mf检出率分别为 48.9%、19.8%、10.8%、7.4 %、1.0 %和 61.5%、34.2 %、7.6%、4.0 %和 0.%。无论男女性STD者最常见三种支原体感染模式为Uu单项阳性、Uu与Mh合并阳性和Mh单项阳性。并发现有三种或四种支原体合并感染的病例。表明我国男女性STD者中支原体感染情况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铁路焊轨基地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等方法收集数据和资料。结果焊轨基地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有粉尘、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锰及其化合物、噪声、紫外辐射、高温、局部振动和工频电场,检测结果,粉尘在手持打磨工序(CTWA11.2 mg/m3)和仿型磨工序(CTWA9.0mg/m3)超过职业接触限值,钢轨焊机、钢轨打磨、正火机、钢轨校直机、吊锤试验台8 h等效连续A声级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其他检测项目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在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健康监护、警示标识、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结论焊轨基地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因素为粉尘和噪声,并在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健康监护、个人防护用品、警示标识、职业卫生管理等方面需完善。  相似文献   
47.
STD患者阴道加德纳菌及其他病原菌感染状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STD患者阴道加德纳菌及其他病原菌感染状况。方法收集2003年10月~2004年6月无锡地区682例STD患者的生殖道拭子标本进行阴道加德纳菌(GV)、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生殖支原体(MG)、肺炎支原体(MP)、淋病奈瑟菌(NG)、沙眼衣原体(CT)检测,女性同时检测念珠菌和滴虫。结果男性STD患者GV阳性率为8.1%,居NG(37.3%),UU(22.7%)之后列第3位;女性GV为28.3%,居念珠菌(42.6%),UU(38.6%)之后也列第3位。结论STD患者GV阳性率较高,在检出的病原菌中居第3位,对STD患者应注重GV的检测及治疗。  相似文献   
48.
根据2000年卫生部要求。术前备血患者须进行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抗体检测,以保证医患的安全,及时了解感染情况及社会感染率。为此,笔者对无锡地区8630例住院患者进行了梅毒血清学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筛查,现将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究免疫球蛋白G Fc受体1C(FCGR1C)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与HCC细胞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恶性表型的关系。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检测90例HCC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FCGR1C的表达水平,并用Kaplan-Meier Plotter数据库分析FCGR1C与HCC患者预后的关系。在人HCC细胞HepG2中用慢病毒转染FCGR1C siRNA表达载体及对照载体分别作为实验组及对照组,用RT-qPCR法检测细胞中FCGR1C和IL-1βmRNA的表达水平,用CCK-8实验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用Transwell实验法检测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结果在HCC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FCGR1C表达水平分别为(2.34±0.29)×10^(-2)和(1.40±0.19)×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CGR1C高表达与HCC患者预后不良显著相关(风险比=1.47,P<0.05),并与患者TNM分期呈正相关(P<0.05)。FCGR1C与IL-1β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FCGR1C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23±0.03和1.00±0.08,IL-1β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54±0.04和1.00±0.10,侵袭细胞数分别为(22.00±3.93)和(53.20±3.50)个,迁移细胞数分别为(48.80±5.40)和(102.20±7.94)个,96 h增殖能力分别为17.41±1.48和23.93±1.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FCGR1C在HCC组织中高表达且不利于患者预后,其可促进HCC细胞体外增殖及转移能力,并上调IL-1β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