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9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分析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MRS特征与血清PSA浓度及PSAD的相关性.方法 18例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证实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人,在中央区设定兴趣区后利用3D MRS测定各兴趣区(Cho Cre)/Cit的比值,计算出每位患者中央区(Cho Cre)/Cit比值的平均值,与其血清PSA浓度及PSA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Cho Cre)/Cit比值和血清PSA浓度呈负相关关系(r=-0.140),无统计学意义(P=0.581>0.05),与PSAD也呈负相关关系(r=-0.494),有统计学意义(P=0.037<0.05).结论 (Cho Cre)/Cit比值较低的BPH患者往往伴有较高的PSAD,通过两者结合提高前列腺疾病诊断的准确性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佩梅病(PMD)患儿头颅MRI进展特点及其与临床分型的关系。方法 分析20例经临床诊断为PMD患儿的MRI随访资料,按首次检查年龄分为小年龄组(<12个月,n=13)和大年龄组(≥12个月,n=7)。临床诊断先天型7例,经典型13例。对不同分组及分型间脑白质髓鞘化程度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首次MRI小年龄组脑叶白质均未髓鞘化,大年龄组额顶叶皮层下、深部及侧脑室周边白质髓鞘化率分别为14.29%(1/7)、14.29%(1/7)、28.57%(2/7)。深部结构除脑桥外,小年龄组髓鞘化均低于大年龄组。随访MR发现小年龄组84.62%(11/13)患儿髓鞘化程度出现改变,大年龄组57.14%(4/7)患儿髓鞘化程度改变。经典型脑叶及深部结构(除胼胝体压部)的髓鞘化进步率明显高于先天型。结论 PMD在MRI上表现为髓鞘化明显迟缓或缺乏,随着病情的进展亦会出现相应变化,影像学改变与临床表型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正常前列腺和精囊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正常中青年男性前列腺和精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的可行性,并比较b值不同时,前列腺和精囊ADC值的差异.方法使用EPI扫描序列,对15例23~42岁的正常男性盆腔行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检查,b值分别为 300、600、800、1 000 s/mm2,测量前列腺中央带和外周带、精囊、膀胱、闭孔内肌、盆腔脂肪、直肠内气体的ADC值.结果在四个不同的b值时,均获得了前列腺中央带和外周带、精囊、膀胱、闭孔内肌、盆腔脂肪、直肠内气体的ADC值,在前列腺中央带和外周带、精囊、膀胱、闭孔内肌、盆腔脂肪、直肠内气体的ADC值间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b值越小,ADC值越大(P<0.05).结论 EPI-DWI扫描序列可用于前列腺和精囊的检查,不同b值测出的前列腺中央带、外周带及精囊的ADC值有差异.  相似文献   
14.
患儿男,6岁。发热5日,发现肝.脾肿大2日.出现口角歪斜1日。体格检查示:腹软.肝肋下约4-5cm.脾肋下约8cm.右侧腹股沟可触及2个绿豆大小的淋巴结.无压痛,活动度可:曾于外院给予抗生素及激素治疗,病情无好转。  相似文献   
15.
背景:脊椎骨折碎骨片可进入椎管造成神经功能损伤,损伤后神经功能的恢复主要取决于原发性损伤的性质和程度,并与脊髓受损的范围有关。早期影像学的分析可评价脊髓损伤的程度和范围,初步评价患者的治疗手段和预后。目的:探讨MRI对脊柱外伤及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功能预后评估价值,为早期康复介入干预提供依据。设计:以良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的病例回顾性研究。单位:河南省鹤壁矿务局总医院的影像科.两所大学医院的放射线科。对象;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经MRI行脊椎检查者125例,对诊断为良性椎体压缩骨折且临床资料完整者107例(123个椎体),外伤组65例(71个椎体),骨质疏松组42例(52个椎体),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对107例(123个椎体)由急性外伤或原发性骨质疏松所致的压缩椎体的MRI征象进行对比分析。分别由两名副主任医师对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盲法评价,根据变形椎体前后高度差别及形状将椎体压缩定位“楔形”、“扁形”2种,并观察有或无骨碎片及典型的骨折线、结果;变形椎体内完全保留骨髓信号并混有高信号,椎体后上角突向椎管;T1椎体终板下带状低信号;椎体前后缘外形正常或略凹陷、边缘光滑;椎体静脉显示清晰是骨质疏松压缩的MRI表现。椎体较为均匀的低信号并部分保留骨髓信号、椎体变形明显、椎旁血肿、有骨折线或多伴脊髓水肿、囊变是外伤性压缩的MRI表现椎体强化是骨折修复期的重要表现,是判定新鲜、陈旧骨折的一个参考标准一结论:脊柱外伤及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骨折及骨折时间的判定可通过MRI进行鉴别,并可初步评价患者的功能和预后。  相似文献   
16.
前列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对正常前列腺外周带、炎症和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10例前列腺炎和15例前列腺外周带癌患者的MR检查资料.将前列腺外周带以六分区法划分,依病理结果将其分为正常区、炎症区及癌区.所有病人行单次激发EPI序列的MR扩散成像检查,b值分别取300、500、800 s/mm2.观察DWI图,并测量外周带各分区内及每位患者的闭孔内肌和膀胱内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并对所得数值进行双样本方差分析.结果1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8例前列腺炎及14例前列腺癌获得可靠ADC值.b=800 s/mm2时,前列腺癌在DWI图像上表现为较高信号.b值越高,ADC值越低.b值相同时,各组间闭孔内肌及膀胱ADC值无统计学差异.b=800 s/mm2时,正常外周带平均ADC值(2.15±0.31)×10-3 mm2/s,炎症区平均ADC值(2.12±0.33)×10-3 mm2/s,癌区平均ADC值(1.17±0.21)×10-3 mm2/s,癌组与正常组组间差异及炎症组与癌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88.61,P=0.00),炎症区与正常区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53).结论MR扩散加权成像的ADC值有可能用于前列腺炎与癌的鉴别.  相似文献   
17.
遗传代谢性脑病是指由于先天性代谢性缺陷导致机体生化代谢紊乱,造成中间或旁路代谢产物蓄积,或终末代谢产物缺乏,从而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的一组疾病.目前对于该类疾病的发生率没有确切的统计,大多数文献报道的总体发生率在1/(1500 ~5000)例活产婴儿,某些地区甚至可能更高[1-2].有些遗传代谢病是致死性的,而有些遗传代谢病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的加深,则能找到治疗的办法,如苯丙酮尿症.但是,由于遗传代谢性脑病涵盖种类繁多,临床表现多样,影像异常表现复杂,往往给放射科医师诊断造成极大的困难,即使在国外发达地区,遗传性脑白质病能得到确诊的也不足1/2[3].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后复发的MR I征象。方法10例经临床诊断证实的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后复发的病人,在内分泌治疗过程中肿瘤复发前后都进行了MR I检查。对2次MR I图像中前列腺T2信号、体积变化、对周围组织侵犯、扫描范围内的骨转移和淋巴结转移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复发前对比,前列腺体积增大的有7例,体积未见明显变化的有3例。复发后新出现的周围组织侵犯包括精囊腺(3例)、膀胱(2例)、直肠(1例)、盆底肌(1例)。复发后扫描范围内(骨盆至髂血管分叉水平)原有骨转移病灶进展的有3例,新出现转移灶的有4例。新出现髂血管旁肿大淋巴结的有4例,腹股沟肿大淋巴结的有2例。结论MR I检查能提供有助于诊断内分泌治疗后肿瘤复发的多方面影像信息。  相似文献   
19.
正常儿童脑组织成分变化--扩散张量成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应用扩散张量成像分析正常儿童脑实质的扩散特性 ,研究儿童脑组织的成熟规律。方法 对 63名正常儿童 (年龄 2d~ 9岁 )行头部扩散张量成像 ,于ADC图上测量不同部位脑组织平均扩散度 ,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婴儿期脑灰质、白质的ADC值存在显著性差异 ,ADC图可见明显灰白质对比 ;(2 )婴儿期脑白质ADC值的降低快于灰质 ;(3 )各部位脑实质ADC值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 ,与年龄呈指数负相关 ,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扩散张量成像可反映活体脑组织的成分变化 ,可用于评价儿童脑发育情况  相似文献   
20.
神经元移行异常与癫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常见神经元移行异常的MRI表现与临床症状。资料与方法:搜集14例各种神经元移行异常的病例,分析其MRI表现与相应临床症状。结果:14例神经元移行异常者中灰质异位9例,其中皮层下灰质异位1例,皮层下带状灰质异位1例,室管膜下灰质异位7例;无脑回-巨脑回畸形5例,其中弥漫性4例,局限性1例。各种神经元移行异常病变的临床症状以癫痫最常见,临床表现一般与病变的范围和位置有关。结论:神经元移行异常虽然并不常见,但在癫痫的病因中起重要的作用,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