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3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苏瑞瑛  赵娟  王永辉  肖文良 《临床荟萃》2008,23(21):1587-1590
窦性心率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HRT)由Schmidt于1999年最早提出,开始应用于心肌梗死后患者长期病死率的预测,随着研究的深入,目前已扩展到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危险分层、筛选需要植入埋藏式自动复律除颤器(ICD)的患者以及治疗(溶栓、介入、冠状动脉搭桥及药物)疗效的评价和监测。与以往传统高危预测指标[心率变异性(HR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QT离散度等]不同,该指标是通过单次室性期前收缩这样一次微弱内源性刺激引起自主神经张力及相关反射的变化,进而判断受检者体内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因而更加器官化、系统化,特异性更强。现就HRT的发生机制、检测方法和应用评价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2.
卡托普利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细胞因子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对心力衰竭 (CHF)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 ,白细胞介素 - 6 (IL- 6 ) ,白细胞介素 - 10 (IL- 10 ) ,一氧化氮 (NO)的干预影响。方法 将 5 5例 CHF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卡托普利注射液治疗 1周 ,在治疗前与治疗后测定 TNF-α,IL- 6 ,IL- 10 ,NO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清 TNF- α,IL- 6 ,NO水平均明显下降 (P<0 .0 5 ,P<0 .0 1,P<0 .0 1) ;治疗前血清 IL - 10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治疗后 IL - 10水平明显升高 (P<0 .0 5 ) ;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降低或升高的幅度显著高于常规组治疗后降低或升高的幅度 (P<0 .0 5 )。结论  ACEI可能通过调控细胞因子的浓度来改善心功能 ,为其治疗心力衰竭进一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3.
心肌肌钙蛋白Ⅰ定性测定对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塞(AMI)后血中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的动态变化。方法应用免疫干膜层析技术,连续测定了40例AMI早期(1~8h)入院患者和10例正常人血中cTnⅠ,结果与心肌酶(CK、CKMB)对比。结果AMI时血中cTnⅠ升高时间较早,持续时间更长,且对心肌细胞损伤诊断的准确性、灵敏性和特异性均优于心肌酶,尤其cTnⅠ定性测定方法简单,出结果迅速。结论心肌肌钙蛋白Ⅰ定性测定对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4.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钙离子通道阻滞剂(calaiumchannal blocker,CCB)类药物的抗AS作用及其对血管的保护作用已被多项大型临床试验所证实。本研究通过对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ndothelium dependent blood flow mediatedvasodilation,FMD)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检测,结合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水平等实验室数据从不同角度评价左旋氨氯地平对血压正常的稳定型冠…  相似文献   
75.
氟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可能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氟伐他汀的降脂效果并探讨其治疗冠心病的可能机制。方法 对30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冠心病患者给予氟伐他汀40mg/每晚治疗,分别于服药前4周、服药后0、6、12周取血测定一氧化氮(NO)、6-酮-前列腺素Flα(6-K-PGFlα)、C-反应蛋白(CRP)及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 服药12周末血TC、LDL-C和HDL-C变化分别为:-20.9%、-25.6%和+8.3%;血中NO和6-K-PGFlα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CRP明显降低(P<0.05)。结论 氟伐他汀在调节血脂的同时,尚有保护血管内皮、抑制炎症反应和减少血小板聚集作用。  相似文献   
76.
误诊为心脏神经官能症4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文良  姜志安 《河北医药》1994,16(4):218-219
误诊为心脏神经官能症41例临床分析050051河北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肖文良,姜志安,董士民,张晓光心脏神经官能症是指由于高级神经功能失调所致,临床以心悸、胸闷或心前区疼痛等心血管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功能性疾病。临床和病理方面均无器质性病变,又称DaC...  相似文献   
77.
目前对缺血性心肌病的认识肖文良,张虹,王士昌附属三院内三科(050051)关键词心肌缺血;心肌病;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cardiomyopathy,ICM)是指由于冠状动脉(CA)阻塞性病变所致长期心肌缺血,产生与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对冠状动脉慢血流(coronary slow flow,CS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iography,CAG)正常但有CSF现象患者100例,按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前列地尔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硝酸酯类、阿司匹林及辛伐他汀),前列地尔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脂联素(adiponectin,APN)、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内皮素1(endothelin.1,ET-1)的水平,观察其变化情况。结果前列地尔组患者的血浆NO、APN较治疗前升高(P〈0.05),hsCRP、ET-1较治疗前降低(P〈0.05)。常规治疗组的NO、APN、hsCRP、ET-1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前列地尔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前列地尔治疗CSF患者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79.
80.
秦淑辉  肖文良 《河北医药》2011,33(24):3789-3790
目前,冠脉介入治疗中抗栓的首选药物仍是普通肝素,但因其不可预料的剂量反应,需要经常检测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来确定患者的抗凝血状态,以调节肝素剂量,而且普通肝素还会出现短暂高凝状态,这些都限制了普通肝素的应用。低分子肝素(LMWH)不但具有普通肝素的抗凝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