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89篇
内科学   4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6篇
肿瘤学   5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1988年8月26日组织了一次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诊断和疗效标准专题讨论会,旨在规范AML临床试验的设计标准。随着对AML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特征认识的不断深入,此外,不同作用和毒理机制的新药不断发现,有必要对1988年提出的美国NCIAML诊断和疗效判断标准进行修订,为此,2001年5月23-25日在西班牙的马德里举行了一个国际工作组会议并提出了“国际工作组关于AML治疗试验的诊断、疗效标准的标准化、治疗结局和报告标准的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42.
急性髓系白血病M_(4Eo)八例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性髓系白血病M_(4Eo)八例特点分析肖志坚,郝玉书,钱林生,卞寿庚,李建波,薛艳萍,王建祥,孟庆祥分析本院收治的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M_(4Eo)(AML-M_(4Eo)患者的临床、细胞形态学、膜表面分化抗原表达、染色体核型等特征,报告如下。材料和...  相似文献   
43.
血液病的克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液病的克隆分析旨在通过各种不同的方法研究各种血细胞的来源,从而推断疾病起病的分化阶段,以及细胞增殖是单克隆性或多克隆性.检测方法主要有X连锁基因分析、淋巴细胞分析和体细胞突变分析等,它们各自有固有的优缺点。近年来,随着检测手段的不断改进与增多,临床应用研究范畴亦已得到扩展.克隆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疾病的性质,为诊断和鉴别诊断、疗效监测提供了新的有力工具,并且据此提出了白血病克隆性缓解的新概念.  相似文献   
44.
目的:了解肺结核患者的抑郁状态及产生原因,从而为临床心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I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对80例肺结核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与全国协作组应用SDS评定的1340名健康者为对照组。结果:肺结核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抑郁,与健康者对照差异显著,其抑郁程度与疾病的轻重、难治程度有关。抑郁的发生男女无明显差异。结论:肺结核患者的抑郁发生率偏高,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注意维持患者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45.
肿瘤的发生是正常细胞基因组多重损伤的复杂过程,这种损伤不仅可出现癌基因的激活.而且可出现肿瘤抑制基因的缺失或失活。近年来对癌基因、肿瘤抑制基因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关系有了初步认识。进一步研究其相互关系将有助于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发病机理的阐明,从而为临床诊断、疗效预测及预后判断提供有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46.
目的:在WHO分类中,FAB分型中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一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转化型(MDS—RAEBT)被划分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本文探讨该划分的合理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比较58例老年AML患者、8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MDS-RAEB)10%~19%(骨髓原始细胞10%~19%)患者和37例MDS-RAEBT患者在临床和染色体核型及共同累及的染色体异常类型上的区别。结果:MDS-RAEBT和MDS-RAEB在病程、WBC、Hb、肝脾肿大比例、正常核型和复杂核型比例及共同累及的染色体异常类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和老年AMI,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DS-RAEBT应该划分为MDS,该结论有待于前瞻性实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47.
应用第2代测序技术对大系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研究初步揭示了MDS发病的分子基础.约90%的MDS患者至少存在≥1个基因突变,最常受累基因有SF3B1、TET2、SRSF2、ASXL1、DNMT3A和RUNX1.随着MDS克隆演变和受累基因功能研究的深入,有望进一步完善MDS患者的预后判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48.
目的 分析合并自身免疫异常的原发性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存.方法 回顾性分析免疫相关检查完善或既往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明确诊断病史的194例MDS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94例患者中37例(19.07%)合并自身免疫异常,其中16例(8.25%)例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21例(10.82%)为无相关症状的免疫检查异常者.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组中<60岁患者比例、女性比例、外周血CD4+T细胞/CD8+ T细胞比值<1者的比例、染色体异常为+8者的比例显著高于免疫检查无异常组(P值均<0.05).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组患者2年预期生存率较免疫检查无异常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5).无相关症状的免疫检查异常组中女性比例显著高于免疫检查无异常组(P<0.05).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组、无相关症状的免疫检查异常组与免疫检查无异常组相比,在年龄、诊断分型、IPSS预后分组、外周血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贫血严重程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程度、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增高比例、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染色体核型预后分组、骨髓活检增生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原发性MDS患者以女性、年龄<60岁者为主,染色体异常为+8的比例高,可能具有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Ph染色体阴性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JAK2基因第12外显子(JAK2 exon 12)突变情况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等位基冈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CR)检测573例Ph染色体阴性MPN患者JAK2 V617F突变,直接测序法检测JAK2 exon 12突变状态,克隆后测序鉴定突变类型.比较JAK2 exon 12突变与JAK2 V617F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并研究该突变与表观遗传调节子基因突变及JAK2 46/1单倍型的关系.结果 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骨髓增殖性肿瘤未分类型(MPN-U)及JAK2 V617F阳性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中均未发现JAK2 exon 12突变,在13例JAK2 V617F阴性PV患者中发现2例(15.4%)存在该基因突变,均为N542.E543del,即第542位天冬酰胺和第543位谷氨酸缺失.2例JAK2 exon 12突变的患者以红细胞增多为主要表现,白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增高不明显,骨髓以红系增生为主,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低于正常,造血干/祖细胞体外培养可检测到内源性红系集落(EEC),不伴有表观遗传调节子基因TET2、ASXL1、EZH2突变,其中1例患者46/1单倍型rs12340895和rs10974944位点均为CC基因型,另1例患者上述两个位点均为GC基因型.结论 JAK2 V617F阴性的ET、PMF、MPN-U患者无需再行JAK2 exon 12突变检测;JAK2 exon 12突变的PV患者具有特定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  相似文献   
50.
目的 研究骨髓及外周血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细胞遗传学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前瞻性对比了112例初诊MDS患者的常规染色体核型分析和骨髓FISH检测结果,同时对56例患者骨髓及外周血FISH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 在41例检出克隆性异常核型的病例中,有22例骨髓FISH检测与核型分析结果不完全一致,16例是探针组合不能覆盖异常染色体区段所致,涉及到探针检测位点不同仅有6例,FISH检测结果并未改变这6例患者的细胞遗传学预后分组.在71例未检出克隆性异常核型的病例中,15例(21%)通过骨髓FISH检出异常,在<20个分裂相和≥20个分裂相的病例中FISH异常检出率分别为27%(14/51)和5% (1/20).72%(21/29)的骨髓FISH异常病例同时检出外周血异常,4%(1/27)的骨髓FISH结果正常病例外周血检出异常.结论 对于染色体核型分析少于20个正常中期分裂相的MDS患者,应使用组合探针进行骨髓标本的间期FISH检测.外周血标本FISH检测有相对高的假阴性率,但对于骨髓标本取材失败的病例也是合理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