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5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174篇
内科学   7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250篇
预防医学   65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64篇
中国医学   69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柳氮磺胺吡啶(SASP)类SASP为几十年来治疗IBD效果肯定的药物。但由于口服SASP的患者中13%-42%出现不良反应,因此便有了5-氨基水杨酸(5-ASA)的问世。5-氨基水杨酸保留了SASP的有效成分而去除了主要引起SASP不良反应的磺胶毗陡,该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口服5-ASA有多种制剂,常用的有偶氮水杨酸(OIsalagine)等。Maier等报道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口服Zg/日,并与SASP对照,8周后发现5-ASA组中86%患者有改善,ho%肠镜可见UC活动缓解,而SASP组为53%。5-ASA对CTt)llll病亦有良好效果,特别是对回…  相似文献   
12.
13.
对15例婴儿应用多巴胺静脉注射引起静脉注射部位组织缺血性改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采取了以下的预防措施:外敷和药物封闭的治疗方法,临床效果满意,没有留下任何疤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QT间期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我院110例肝硬化住院患者进行12导联的心电图检查并观察QT间期的变化以及行主要生化检查,并与55例慢性肝炎患者及110例健康人员对比,以研究肝硬化患者QT间期的变化及其意义。结果肝硬化患者的平均QT间期明显高于慢性肝炎组的与正常对照组;肝硬化患者的QT间期与Child评分间有著意义的负相关;患者QT间期与多数生化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结论肝硬化患者超过半数(53.6%)存在QT间期延长,肝硬化患者的QT间期与Child评分及分级负相关,与反映肝功能的生化参数也密切相关。对肝硬化患者进行心电图的监测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性观察有、无脂肪肝的大肠癌(CRC)患者肝转移发生的差异,分析脂肪肝对CRC肝转移的可能影响。方法经结肠镜与病理和/或手术诊断的CRC患者326例,其中肝转移70例,脂肪肝55例。配对比较设计:根据CRC患者中脂肪肝的检出例数,以1∶2的比例确定非脂肪肝组,按年龄、性别及病情尽量匹配的原则确定,然后对其肝转移和非肝转移的检出率分别进行比较。结果非配对CRC的比较中,有脂肪肝的患者肝转移的发生率为9.1%,显著低于无脂肪肝组的24.0%(P<0.01),而非肝脏转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配对大肠癌的比较中,上述差异仍然存在,有脂肪肝的患者肝转移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无脂肪肝组(P<0.01),非肝脏转移发生率比较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RC患者有脂肪肝时发生肝转移的比例明显低于无脂肪肝者,其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失眠症的效果。方法将2015-01—12门诊10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治疗,研究组接受14d的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分的减少率,比较2组治疗14d及治疗结束后1个月的随访结果。结果研究组治疗14d及1个月的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老年失眠症有效、安全,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医院开展志愿者服务的主要做法、初步成效,同时对如何推动志愿者服务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不同分娩时间产妇的一般情况及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期为制定针对性措施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妊娠28周以上、单胎头位、阴道分娩的产妇8931例的病史资料。根据分娩时间分为白班组(8:00-17:00)和中夜班组(17:00至次日8:00),比较两组产妇的一般情况、母婴分娩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白班组与中夜班组分娩量以及产妇的一般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夜班时,急产的发生率为6.43%,明显高于白班;白班组,人工破膜、镇痛分娩、产钳助产、阴道切开、宫腔探查等助产操作比例明显高于中夜班组。两组产妇阴道血肿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夜班分娩产妇产后2h发生产后出血比率明显高于白班(P0.05)。两组新生儿娩出5min 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房白班与中夜班的工作量相当,白班时产科助产操作比例更高,中夜班存在母婴安全的潜在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驻景丸加减方对形觉剥夺性近视小鼠视网膜厚度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将72只3周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模型组1、干预组1、对照组2、模型组2及干预组2,每组12只小鼠,前三组实验进行3wk,后三组实验进行6wk,除对照组1和对照组2外,所有小鼠均用半透明眼罩遮盖右眼诱导形觉剥夺性近视动物模型,干预组1在造模同时而干预组2则在实验3wk后灌胃驻景丸加减方混悬液0.546g/(kg·d)(0.1mL/d),其余组小鼠灌胃等量生理盐水0.1mL/d,实验前后均测眼轴,实验结束时取小鼠视网膜行HE染色用于观察视网膜各层厚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IHC)和western blotting(WB)用于检测Bcl-2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

结果:在实验结束时模型组1的眼轴比对照组1显著增加(P<0.01),干预组1的眼轴显著低于模型组1(P<0.01),模型组2的眼轴比对照组2显著增加(P<0.01),干预组2的眼轴明显低于模型组2(P<0.01); 模型组1的NFL和ONL的厚度比对照组1显著变薄(P<0.01),模型组1的INL厚度比对照组1显著变薄(P<0.05),干预组1的NFL、INL和ONL厚度较模型组1显著增加(P<0.05); 模型组2的NFL、INL和ONL的厚度比对照组1显著变薄(P<0.01); IHC检测显示Bcl-2蛋白平均光密度模型组1显著低于对照组1(P<0.05),干预组1显著高于模型组1(P<0.01),模型组2显著低于对照组2(P<0.01),干预组2显著高于模型组2(P<0.01); Caspase3蛋白平均光密度模型组1显著高于对照组1(P<0.01),干预组1显著低于模型组1(P<0.01),模型组2显著高于对照组2(P<0.05),干预组2显著低于模型组2(P<0.01); WB检测证明,Bcl-2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模型组1显著低于对照组1(P<0.01),干预组1显著高于模型组1(P<0.01),模型组2显著低于对照组2(P<0.01),干预组2显著高于模型组2(P<0.01); Caspase3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模型组1显著高于对照组1(P<0.01),干预组1显著低于模型组1(P<0.01),干预组2显著低于模型组2(P<0.05)。

结论:驻景丸加减方可通过调控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Caspase3的表达,减轻近视形成过程中及已形成近视小鼠视网膜细胞凋亡,从而起到干预形觉剥夺近视小鼠视网膜厚度变薄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在上尿路结石梗阻性肾病中的变化及其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上尿路结石梗阻性肾病病例,按其是否进展为脓肾分成脓肾组及非脓肾组,收集各组一般临床资料及各项实验室指标,分别对各组患者年龄、性别、BMI、血清CRP、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尿WBC、肌酐(CR)、血清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尿酸(UA)、空腹血糖(FPG)、肾积水程度、尿培养、血清钾(K~+)等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显著相关性影响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ROC曲线评价各危险因素预测上尿路结石梗阻进展为脓肾的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脓肾组血WBC、尿WBC、CRP水平及尿培养阳性率均明显高于非脓肾组,BMI及ALB水平明显低于非脓肾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BMI、低ALB、CRP是上尿路结石梗阻进展为脓肾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及95%CI分别为0.509(0.310~0.836)、0.691(0.522~0.915)、1.189(1.016~1.391),外周血、尿WBC与上尿路结石梗阻性脓肾进展无明显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BMI、ALB、CRP的AUC分别为0.655、0.901、0.888,ALB及CRP对预测上尿路梗阻进展为脓肾有更高的效能,当CRP的最佳阈值取11.94 mg/L时,其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分别为88.89%和86.79%。结论:血清CRP水平在上尿路结石梗阻性脓肾患者中明显升高,可作为预测上尿路结石梗阻进展为脓肾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