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目的探讨高敏性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973例症状发作24h后诊断为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入院当天和第7天检测血液hs-CRP浓度,随访12个月探讨hs-CRP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入院当天和第7天hs-CRP浓度与脑梗死后12个月改良的Rankin分级(mRS)评分明显相关,mRS评分与第7天hs-CRP浓度较入院当天hs-CRP浓度关系更密切。结论脑梗死后第7天hs-CRP浓度明显高于发病24h内,提示hs-CRP对临床预后有明显的预测作用,是急性卒中有用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早期联合应用阿斯匹林、低分子肝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5例符合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发病6-24h内,肌力3级以下患者入选后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n=50)采用阿斯匹林、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对照组(n=35)单用阿司匹林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和临床疗效评定,并监测凝血功能和脑出血并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脑出血并发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著进步(P〈0.05)。结论阿斯匹林、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治疗早期急性脑梗死比单独应用阿斯匹林疗效更好,且安全、不良事件少。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急性视网膜坏死(ARN)病原学研究在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总结分析1996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眼科诊断为ARN的39例(45眼)患者(ARN组)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常规眼部检查。39例患者均抽取静脉血行血清TORCH检测,其中22例患者行血清总IgG检测。15眼于玻璃体切除术中抽取玻璃体液,行玻璃体液总TORCH及IgG检测。对照组为2006年6月至2008年11月因非感染性视网膜疾病而行玻璃体切除手术的患者15例(15眼)。15例患者术前均行血清总IgG检测,术中抽取玻璃体液,行玻璃体液总TORCH及IgG检测。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血清总IgG含量为(10.02±2.69)g/L,ARN组为(10.10±2.38)g/L,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玻璃体液总IgG为(135.3±178.0)mg/L;ARN患眼玻璃体液中检测出HSV-IgG、CMV-IgG,玻璃体液总IgG含量为(2 949.2±1 845.1)mg/L,2组患者的玻璃体液总IgG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24,P<0.01)。对照组血清HSV-IgG的几何平均滴度为86.10±62.02,ARN组为86.30±65.31,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RN组患者7眼HSV的Goldmann-Witmer系数C值(CWC)>6,提示为HSV感染;1眼CMV的CWC值>6,提示CMV感染。结论ARN患者玻璃体液的特异性病毒抗体检测可提示感染病原体,对因治疗可提高ARN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4.
随着各种因素的影响,各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呈不断上升趋势,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院内感染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是保证护理工作顺利开展,提高护理质量和管理的重要前提,而护理工作又贯穿于整个院内感染中.分析导致院内感染发生的因素,发挥护士长预防感染的指导、监督作用,强化护理人员控制感染的意识,加强感染知识培训,落实无菌技术操作和各项流程,对手术室、婴儿室空气、物体表面、手等进行有效的细菌监测,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5.
重症监护病房发生癫和癫持续状态(SE)主要见于两类病人:一是持续或反复的癫发作需要强化治疗的病人;二是内科或因手术住院在ICU期间发生癫的病人。本文对癫和SE的概念、流行病学、分类、病因学、诊断和预后以及对全身和神经学的影响的最新进展做一综述,同时对癫和SE病人的治疗重点,尤其是器官衰竭和器官移植后病人癫发作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蛋白激酶C(PKC)活性下调对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SMCs)的Ca2+库操纵的Ca2+通道(SOC)和ASMCs增殖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支气管平滑肌细胞;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ASMCs的fluo-3/AM的荧光信号;利用长时间暴露于PKC活化剂诱导PKC活性下调,观察PKC活性下调对ASMCs的SOC通道和增殖的影响;Alamar blue还原率测定法测定ASMCs的增殖。结果:PKC激活剂PMA(10μmol/L)和PDBu(1μmol/L)作用24h下调PKC活性后可以抑制ASMCs的增殖,PKC抑制剂chelerythrine同样抑制ASMCs的增殖;PKC活性下调和chelerythrine均可以抑制ASMCs的SOC通道活性;小剂量PKC激活剂PMA(100nmol/L)可以促进ASMCs的增殖,这种作用被SOC通道抑制剂SKF-96365抑制。结论:PKC活性下调或抑制导致SOC通道的活性下降,表明PKC可能参与了SOC通道功能调控;SOC通道开放可能参与了PKC促进ASMCs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37.
徐××,女,28岁,1982年8月7日初诊。患者于1982年4月5日,初产,足月分娩1男婴,但产后流血量多,未经治疗,渐自好转。时突然发病犷阴吹而正喧,!逐渐加童,每日发作数干次,发则连续术断,声如矢气扩经西医治厅,症状未能控制,'乃求余诊治。证见面色萎黄,头春种疲户倦急嗜卧,,·腰酸膝软声气短声微,  相似文献   
38.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血管痉挛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主要并发症,常于SAH后4—12d内发生,在发病3d或3周也可见到,血管痉挛占全部动脉瘤性SAH的70%,死亡率为无血管痉挛的1.5—3倍,继发于脑血管痉挛后的脑缺血与迟发性缺血性损伤是SAH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9.
脏躁是妇科常见病 ,临床用调补肝肾法治疗脏躁 ,取得较好疗效 ,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10 0例均为门诊病人 ,年龄 4 9~ 5 5岁 ,平均 5 2岁 ,病程5个月~ 2年。诊断依据 :主症 :阵发性潮热、多汗、心悸、情绪不稳、悲伤欲哭兼症 :失眠不安 ,不欲饮食等。2 治疗方法药物组成 :野百合 6 0g ,生地 15g ,麦冬 12g ,玄参 10g,当归 15g ,白芍 15g ,甘草 10g ,茯苓 10g ,茯神 10g ,大枣 10枚 ,炒酸枣仁 15g ,女贞子 2 0g,浮小麦 2 0g ,山药 15g ,水煎 ,每日 1剂。早晚分 2次服。 1个月为 1个疗程。3 疗效标准与结果3 1 疗效标准 显效 :服药 1…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血小板高达2060×109/L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ET)并发多脏器栓塞、多组颅神经受损并因呼吸肌麻痹导致呼吸停止的重症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é syndrome,GBS)的临床特点,并总结救治体会。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外周血象、骨髓象、影像学检查和脑脊液检查明确诊断;羟基脲、高三尖杉酯碱抑制血小板生成,潘生丁、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肝素钠抗凝,复方丹参和低分子右旋糖酐改善微循环,治疗ET伴多脏器栓塞。呼吸机辅助呼吸,甲基泼尼松龙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抑制淋巴细胞DNA合成和封闭巨噬细胞Fc受体(Fc receptor,FcR)治疗重症GBS。地塞米松鞘内注射抗炎,小剂量环磷酰胺(Cytoxan,CTX)静脉滴注,增强对免疫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治疗1周后血小板降至正常范围,颅神经损伤症状和双上肢肌力开始恢复,第14天脱离呼吸机。治疗30d双上肢肌力达4级,双下肢2级。至发病第60天,患者四肢肌力完全恢复。结论患者体内巨噬细胞不断吞噬大量的血小板及其碎片,产生抗鞘磷脂抗体,是机体免疫活化的基础;外在感染等因素诱发下,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抗原提呈细胞被激活,导致患者体液和细胞免疫活化,介导对脊神经的脱髓鞘性损伤,是ET继发多脏器栓塞和GBS的重要免疫机制。羟基脲联合高三尖杉酯碱能迅速抑制巨核细胞和血小板的生成,呼吸机辅助呼吸支持治疗,甲基泼尼松龙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能迅速起到抗炎作用,有效地改善神经损伤症状,地塞米松鞘内注射可以促进药物进入脊髓屏障,小剂量CTX静脉滴注能增强对糖皮质激素耐药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