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以人胃癌细胞SGC-7901为研究材料,胃细胞分化标志酶碱性磷酸酶(ALP)和乳酸脱氢酶(LDH)为实验指标,观察人胃癌细胞SGC-7901在含有不同剂量巴豆生物碱培养液中的生长情况,结果发现经不同剂量巴豆生物碱处理的细胞,其碱性磷酸酶(ALP)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力显著低于培养相同天数而未用巴豆生物碱处理的对照胃癌细胞,显示了巴豆生物碱对胃癌细胞具有诱导分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2.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的耐药机制.方法: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A549DDP细胞对As2O3的耐药性,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As2O3处理后A549DDP细胞多药耐药基因(mdr1)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基因表达.结果:A549DDP细胞对As2O3具有交叉耐药性.A549和A549DDP细胞中mdr1基因低表达,MRP基因呈较高水平表达.结论:A549DDP细胞中MRP基因过度表达可能是As2O3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3.
耿洁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6):548-549
疼痛是手术病人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也是病人最为关心和恐惧的问题。目前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同样的损伤不同的人疼痛体验不同,疼痛是病人自己主观的高度个体化的经验,它的出现和强度与个体的心理状态紧密相关。有效疼痛治疗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提高病人的舒适度,可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因此加强疼痛的预防及护理是心外科护士重要的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134.
丙戊酸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戊酸(VPA)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广谱抗癫痫药,近年来发现它同时还是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大量实验研究表明,丙戊酸可以通过诱导细胞周期停滞、凋亡和分化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增殖,同时还具有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转移作用.丙戊酸的长半衰期和较好的生物利用性以及较低的有效药物浓度,使其作为一种新型抗癌药物有着更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5.
关于加强病案教学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临床教学中,病案教学占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位置。病案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提高学生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将所学知识纵横联系,融会贯通,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病案教学的开展不尽如人意,本文就病案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加强病案教学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1病案教学存在的问题1.1随意性较大目前,国内各医学院校没有开设专门的病案分析课,也无专门的教学大纲,对病案教学的内容、要求及学时无明确规定,完全由任课教师自行决定。对…  相似文献   
136.
一个对于科学家,甚至对全人类来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即将发生,长期以来,生物学家们一直向着改变人类遗传密码这个既诱人又令人惊恐的目标靠近。他们已将外源性基因转移到细菌、果蝇、甚至小鼠体  相似文献   
137.
138.
目的:目前对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CPVT)的临床特征的认识相对不足,并缺少完善的评估疗效、预测室性心律失常的方法,本研究对CPVT的治疗及预后进行长期随访,评估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指标。方法:6例CPVT患者给予β受体阻滞剂,部分患者给予普罗帕酮,1例患者给予导管消融肾动脉去交感神经术治疗。观察心电图、心律失常特点及长期随访预后。结果:6例患者经治疗后1例未再发生晕厥,3例因停β受体阻滞剂一次而发生晕厥,1例因停服β受体阻滞剂猝死,1例仍反复晕厥后猝死。所有患者于胸导联出现ST段抬高、T波双峰或倒置,4例患者出现T电交替,部分患者可见明显的U波,β受体阻滞剂治疗后这些心电异常消失或减轻。所有患者室性心动过速发作前均有窦性心动过速及频发室性早搏。结论:T波双峰或倒置、T波电交替、U波增高可能是CPVT的心电图特点,观察这些心电异常及有无窦性心动过速、频发室性早搏有助于评估β受体阻滞剂的疗效及预测致死性室性心律失常。β受体阻滞剂的依从性是预测预后的强烈指标。  相似文献   
139.
目的 探讨经胸彩色超声心动图(TTE)在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VSD)、房间隔缺损(ASD)及肺动脉导管未闭(PDA)经导管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封堵适应证,应用TTE筛选113例VSD、106例ASD、37例PDA患者,并对Amplatzer封堵器类型及大小进行预测,经导管在X线引导及彩超监测下进行封堵.结果 术后VSD、ASD及PDA封堵器实际值与预测值相符率分别为91.2%、91.5%及86.5%.结论 彩超对先心病封堵术病例、封堵器类型及大小的选择具有非常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0.
目的 回顾性分析心血管病医院儿童心脏术后下呼吸道分离菌的分布及其耐药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用药参考。方法 对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术后送检的痰标本进行培养,对分离出的致病菌做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 共分离出762株致病菌,革兰阴性菌占69.29%,革兰阳性菌占21.65%,真菌占7.87%,排名前5位的细菌为铜绿假单胞菌(138株)、大肠埃希菌(95株)、肺炎克雷伯菌(9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66株)和肺炎链球菌(64株)。药敏结果显示非发酵菌对氨基糖苷类的耐药率为0.72%~8.57%但对碳青霉烯类≥40%;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为16.13%~24.21%,远高于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的0~2.44%;阴沟肠杆菌的整体耐药率低于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占29.23%,其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98.41%,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的耐药率为0;肺炎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14.06%,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率为0。结论 儿童心脏术后下呼吸道分离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对非发酵菌的高耐药率值得高度重视;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