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背景:研究表明,颈椎一体化前路钢板融合器比现行钢板和融合器具有更多理论上的优势。但是目前有关其生物力学方面的研究国内尚无文献报道。 目的:观察与评价颈椎前路一体化钢板椎间融合器内固定置入后的生物力学特征。 方法:采集6具成人尸体颈椎标本,分为5组进行测试,即正常组、椎间盘摘除组、颈椎前路一体化钢板椎间融合器固定组、CBK融合器固定组及CBK融合器+Secuplate钢板联合固定组,以C5~6椎间隙为观察对象,进行生物力学实验。 结果与结论:颈椎间盘摘除后,颈椎在各个方向运动加大,刚度及强度等生物力学数值减小,脊柱失稳。与椎间盘摘除组相比,颈椎前路一体化钢板椎间融合器固定后其强度增加24%,椎体应变减小31%,刚度增加14.3%,位移减小15%(P < 0.05),颈椎前路一体化钢板椎间融合器对颈椎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小,说明它能较好地与颈椎的力学环境相匹配。CBK融合器固定后抗后伸及旋转作用相对较小,同椎间盘摘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CBK融合器+Secuplate钢板联合固定组载荷强度和应变过大,与椎间盘摘除组相比其强度增加27%,椎体应变减小38%,刚度增加17%,位移减小17% (P < 0.05),颈椎刚度增大且邻近椎节的运动有增大趋势,将引起力学性能的改变。提示颈椎前路一体化钢板椎间融合器结合了颈椎前路钢板和融合器生物力学方面的优点,能较好地与颈椎的力学环境相匹配。  相似文献   
42.
目的 对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与第三代Gamma钉(third generation of Gamma nail,TGN)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创伤、并发症及术后疗效进行比较.方法 将2007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FNA组(55例)和TGN组(52例).术前评估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创伤,术中、术后并发症及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手术时间:PFNA组为(66.6±15.4)min,TGN组为(73.1±20.8)min(P>0.05).透视时间:PFNA组为(2.97±1.14)min,TGN组为(3.43±1.18)min(P<0.05);失血量:PFNA组为(219.5±107.5)ml,TGN组为(269.0±123.9)ml(P<0.05).术中在PFNA击入过程中其远端发生4例股骨干单侧皮质劈裂,TGN组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组91例患者获得随访,PFNA组46例,TGN组45例,随访时间(17.5±3.69)个月.术后PFNA组有1例再骨折,1例内固定失败;TGN组未见此类并发症.随访中51例恢复到伤前活动水平,PFNA组27例,TGN组24例,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PFNA和TGN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在并发症及术后疗效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FNA具有手术时间短、透视少、出血量少等优点.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outcome of 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and third generation of Gamma nail (TGN) in the treatment of femoral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in the elderly. Methods From January 2007 to June 2008, the patients with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were divided into PFNA group ( n = 55 ) and TGN group ( n = 52 ) randomly. The two treatment groups were comparable in aspect of general data. The clinical data of surgical trauma, complications and postoperative fun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in our study. Results The mean operation time was (66.6 ± 15.4) min in PFNA group and (73. 1 ± 20.8 ) min in TGN group (P > 0. 05 ). The mean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differed significantly, (219.5 ± 107.5 ) ml in PFNA group compared with (269.0 ±123.9) ml in TGN group ( P < 0. 05 ). The mean fluoroscopy time was ( 2.97 ± 1.14 ) min in PFNA group and (3.43 ± 1.18) min in TGN group (P<0.05). Unilateral femoral shaft splits at the distal end of the nail was observed intra-operatively in four patients of the PFNA group and in one of the TGN group,with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Of all, 91 patients ( n =46 in the PFNA group and n =45 in the TGN group) were followed up for a duration of ( 17.5 ±3.69) months. There was one re-fracture and one implant failure during the follow up period in PFNA group, which was not found in TGN group. Fiftyone patients recovered to normal activity status, including 27 in the PFNA group and 24 in the TGN group,with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Conclusions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can be treated successfully with PFNA and TGN.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omplications and functional outco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owever, PFNA takes advantages of less blood loss, less operative time and less fluoroscopy time over TGN.  相似文献   
43.
目的 观察Ⅱ型大麻素受体(cannabinoid receptor2,CB2)选择性抑制剂(AM630)对磨损颗粒诱导炎症性骨溶解的治疗作用。 方法 雌性 BALB/c小鼠45只,其中15只作为颅骨供体,其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药物治疗组,每组10只。采用钛颗粒诱导的小鼠air-pouch骨溶解模型,药物组建模前2d经腹膜下注射CB2抑制剂-AM630(200 μg·kg-1 ·d-1),持续至建模后2周。小鼠处死取材,大体观察植入骨片周围炎症变化;HE染色观察细胞浸润程度;形态计量学检测囊壁厚度;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staining,TRAP)染色检测成熟破骨细胞;定量RT-PCR检测CB2、IL-1β、TNF-α、核因子NF-κB配体的受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和核因子NF-κB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RANK) mRNA含量。 结果标本大体观察,对照组植入骨片周围有红肿、渗出等明显的炎症变化,药物治疗后,炎症改变明显减轻。HE染色结果表明,对照组囊壁内大量巨噬细胞浸润;空白组及药物组囊壁内细胞少,多为成纤维细胞;对照组囊壁较厚(192.2±19.4) μm,空白组和药物组囊壁厚度分别为(88.5±14.7) μm、(122.1±15.2)μm,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植入骨片周围TRAP深染区域较多,AM630治疗后深染区域明显减少;定量RT-PCR结果表明,钛颗粒刺激能够上调CB2、IL-1β、TNF-α、RANKL和RANK mRNA表达水平,药物组上述基因mRNA水平较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2选择性抑制剂能降低磨损颗粒引起的炎症反应,抑制破骨细胞活化。CB2有望成为治疗人工关节无菌性松动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44.
背景:研究表明,颈椎一体化前路钢板融合器比现行钢板和融合器具有更多理论上的优势。但是目前有关其生物力学方面的研究国内尚无文献报道。目的:观察与评价颈椎前路一体化钢板椎间融合器内固定置入后的生物力学特征。方法:采集6具成人尸体颈椎标本,分为5组进行测试,即正常组、椎间盘摘除组、颈椎前路一体化钢板椎间融合器固定组、CBK融合器固定组及CBK融合器+Secuplate钢板联合固定组,以C5~6椎间隙为观察对象,进行生物力学实验。结果与结论:颈椎间盘摘除后,颈椎在各个方向运动加大,刚度及强度等生物力学数值减小,脊柱失稳。与椎间盘摘除组相比,颈椎前路一体化钢板椎间融合器固定后其强度增加24%,椎体应变减小31%,刚度增加14.3%,位移减小15%(P<0.05),颈椎前路一体化钢板椎间融合器对颈椎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小,说明它能较好地与颈椎的力学环境相匹配。CBK融合器固定后抗后伸及旋转作用相对较小,同椎间盘摘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BK融合器+Secuplate钢板联合固定组载荷强度和应变过大,与椎间盘摘除组相比其强度增加27%,椎体应变减小38%,刚度增加17%,位移减小17%(P<0.05),颈椎刚度增大且邻近椎节的运动有增大趋势,将引起力学性能的改变。提示颈椎前路一体化钢板椎间融合器结合了颈椎前路钢板和融合器生物力学方面的优点,能较好地与颈椎的力学环境相匹配。  相似文献   
45.
背景:研究表明,颈椎一体化前路钢板融合器比现行钢板和融合器具有更多理论上的优势。但是目前有关其生物力学方面的研究国内尚无文献报道。目的:观察与评价颈椎前路一体化钢板椎间融合器内固定置入后的生物力学特征。方法:采集6具成人尸体颈椎标本,分为5组进行测试,即正常组、椎间盘摘除组、颈椎前路一体化钢板椎间融合器固定组、CBK融合器固定组及CBK融合器+Secuplate钢板联合固定组,以C5~6椎间隙为观察对象,进行生物力学实验。结果与结论:颈椎间盘摘除后,颈椎在各个方向运动加大,刚度及强度等生物力学数值减小,脊柱失稳。与椎间盘摘除组相比,颈椎前路一体化钢板椎间融合器固定后其强度增加24%,椎体应变减小31%,刚度增加14.3%,位移减小15%(P〈0.05),颈椎前路一体化钢板椎间融合器对颈椎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小,说明它能较好地与颈椎的力学环境相匹配。CBK融合器固定后抗后伸及旋转作用相对较小,同椎间盘摘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BK融合器+Secuplate钢板联合固定组载荷强度和应变过大,与椎间盘摘除组相比其强度增加27%,椎体应变减小38%,刚度增加17%,位移减小17%(P〈0.05),颈椎刚度增大且邻近椎节的运动有增大趋势,将引起力学性能的改变。提示颈椎前路一体化钢板椎间融合器结合了颈椎前路钢板和融合器生物力学方面的优点,能较好地与颈椎的力学环境相匹配。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经皮加压钢板(percutaneous compression plate,PCCP)微创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初期疗效。方法 2009年11月~2010年12月我院采用PCCP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25例,骨折均采用牵引床闭合复位,微创植入PCCP,并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评分及平均愈合时间的情况。结果本组25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38.3±16.6)min(29~90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72.6±48.3)mL(20~100 mL)。所有患者均随访6~14个月,平均(9.8±1.3)个月。VAS评分结果,术前为(6.23±0.63)分,术后1周为(3.62±0.68)分,术后1个月为(2.23±0.52)分,末次随访为(1.06±0.37)分。所有患者均获得Ⅰ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2.8±1.2)个月(2.2~4.3个月)。88%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到伤前水平。结论 PCCP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疼痛缓解早,固定牢靠,并发症少,可满意地用于高龄患者A1和A2型转子间骨折的微创治疗。  相似文献   
47.
48.
背景:传统的羟基磷灰石强度低、孔隙度小、骨诱导性和传导性较差。因此,人们采用各种方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生物复合材料,以改进其性能。 目的:观察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特性的影响,并与常用的胶原海绵相比较。 设计、时间及地点:重复测量观察及多样本观察实验,于2007-01/2008-06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实验室完成。 材料: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纳米材料由苏州大学材料学院李明忠教授研制提供,胶原海绵购买于上海其胜公司。 方法:取SD大鼠股骨和胫骨分离提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培养,传代。取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接种到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及三维胶原海绵材料上进行共培养。未加材料,单独培养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 主要观察指标:应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在培养第2,4,6,8天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情况及测定碱性磷酸酶活性。 结果:①倒置显微镜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在两种材料上良好地黏附、增殖和生长。②MTT法检测显示两种材料上的细胞增殖明显,碱性磷酸酶活性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加,均高于空白对照组。 结论: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显示出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能促进细胞生长分化,其有望成为胶原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很好的补充和替代。 关键词:丝素蛋白;羟基磷灰石;组织工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分化  相似文献   
49.
阐述采用经皮加压钢板(PCCP)与空心加压螺钉治疗中青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不同护理方式及效果.移位型股骨颈骨折PCCP内固定术不仅具有创伤小,允许早期部分负重,功能恢复快等特点,而且缩短临床护理观察时间,大大减少了护理负担,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0.
目的评价经皮加压钢板(PCCP)微创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分析采用经皮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问骨折36例A1和A2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6例患者手术时间29-90min,平均38min,出血量20-100ml,平均72m1,术后1周内视觉模拟评分(VAS)平均〈3分,部分负重时间3-15d,平均5.6d,随访时间6-14个月,平均9.8个月。36例患者手术中均不放置引流,伤口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2.2-4.3个月,平均2.8个月。27例(75%)患者术后功能均恢复到伤前水平。结论PCCP治疗A1和A2型股骨转子问骨折效果满意,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