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4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克隆幽门螺杆菌(Hp)临床儿童分离株尿素酶B(UreB)基因入Pgex-4T-1表达载体,并进行测序及基因比对分析,为以UreB作为Hp疫苗分子的口服疫苗研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GenBank中Hp UreB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PCR扩增Hp临床儿童分离株UreB全长基因,EcoR I及Not I酶切后与做相应酶切的pGEX-4T-1连接,转化大肠杆菌BL21,提取质粒进行双酶切鉴定及基因测序,并对测序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以Hp儿童分离株GZCH1为模板,成功扩增了UreB基因,基因大小为1 710 bp,重组pGEX-4T-1-Ure双酶切鉴定可见目的片段,测序结果显示UreB在正确阅读框中,序列比对分析显示其与相关报道序列核苷酸和氨基酸一致性达98%。Hp儿童分离株GZCH1 UreB序列已登录GenBank(登录号:FJ455126)。结论:从Hp儿童分离株GZCH1中成功克隆了UreB基因,为UreB Hp口服疫苗研制奠定了基础。[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11):877-880]  相似文献   
52.
2003~2006年广州地区婴幼儿水样腹泻的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耿岚岚  龚四堂  何婉儿 《广东医学》2008,29(8):1336-1339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婴幼儿水样腹泻患儿的病原及其流行特征.方法 采用腺/轮状病毒双联免疫层析快速检测试剂条检测2003~2006年2 116例住院的3岁以下水样腹泻患儿的粪便标本,同时用肛管于直肠内采集粪便标本做大便细菌培养.结果 2 116例患儿中,轮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同时阳性为25.8%,轮状病毒阳性率为25.7%,肠道腺病毒阳性率为14.9%,细菌感染率为0.3%,病原阴性占33.4%.轮状病毒肠炎和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双重感染发病的年龄构成一致,腺病毒肠炎和病原阴性组发病的年龄构成一致,秋冬季是病毒性肠炎发病的高峰季节.结论 轮状病毒、腺病毒是广州地区婴幼儿水样腹泻的主要致病原,轮状病毒和肠道腺儋病毒双重感染常见.  相似文献   
53.
正1适用和应用人群1.1肠道准备适用人群不明原因腹泻,不明原因腹痛,下消化道出血,不明原因贫血,肛周病变(肛周脓肿、肛瘘),体重不增及生长发育迟缓者,发热待查考虑消化道疾病可能者,疑似黑斑息肉综合征者,其他系统疾病累及下消化道者,慢性肠病随访评估者,各种结肠镜下治疗及随访者。1.2肠道准备相对禁忌人群活动性出血,不完全性肠梗阻,凝血功能障碍,吸入风险,肾功能不全等。1.3肠道准备绝对禁忌人群肠梗阻,肠穿孔,严重的坏死性肠炎,中毒性巨结肠危象,生命体征不平稳等。  相似文献   
54.
广州地区儿童诺如病毒性腹泻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TaqMan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法检测诺如病毒(norovirus,NV)的发病情况,为儿童NV腹泻的临床治疗或病毒爆发流行的预防、控制及疫苗的研制提供流行病学资料.方法 随机收集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广州地区急性腹泻病患儿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应用针对病毒ORF1与ORF2连接区域设计的引物及TaqMan探针进行实时荧光RT-PCR检测标本.并将NV阳性标本进行克隆并测序,结合检测结果以确定此周期内NV的流行情况及优势毒株.结果 本研究从1260份标本中检测出NV阳性257份(20.40%),其中G Ⅰ型87份(6.90%),GⅡ型214份(16.98%),G Ⅰ和GⅡ混合感染44份.测序分析后发现G Ⅰ毒株检出率依次为G Ⅰ-3、G Ⅰ-2及GⅠ-4;GⅡ毒株检出率依次为GⅡ-4、GⅡ-3及GⅡ-7.NV主要感染年龄为2岁以内婴幼儿,发病高峰期在11至12月.结论 NV已经成为广州地区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体之一,GⅡ-4型是2007年主要流行病毒株.  相似文献   
55.
摘要 目的 测定迁延性慢性(迁慢性)腹泻病患儿回肠末端纹状缘肽酶及双糖酶活性水平,探讨回肠末端黏膜组织学形态与纹状缘肽酶、双糖酶活性水平的关系。方法 收集结肠镜检查患儿回肠末端黏膜标本行病理学检查,以迁慢性腹泻病及非腹泻病组患儿为观察对象,两组中病理学检查为慢性炎症者为慢性炎症组,余为黏膜正常组。非腹泻病组中病理学检查结果正常者为对照组,测定回肠末端黏膜标本中纹状缘肽酶和双糖酶活性水平。结果 2007年7月至2008年3月在广州医学院附属广州市儿童医院共收集到27例回肠黏膜标本,光镜下见其绒毛形态均正常,病理学检查10/27(37.0%)例有慢性炎症。迁慢性腹泻病组纹状缘肽酶及双糖酶活性水平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炎症组纹状缘肽酶及双糖酶活性水平与黏膜正常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回肠末端黏膜绒毛正常的迁慢性腹泻病患儿,其纹状缘肽酶及双糖酶活性水平无明显变化。慢性炎症且绒毛正常的回肠末端黏膜,其纹状缘肽酶活性及双糖酶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6.
目的建立卵清蛋白致敏小鼠嗜酸细胞性胃肠炎模型。方法 6周龄BALB/c雌性小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模型组。第1天模型组用卵清蛋白(OVA)与氢氧化铝[AL(OH)3]凝胶腹腔注射基础致敏,第15天模型组用OVA/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强化致敏,对照组均用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第18~30天模型组隔日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包裹的OVA与生理盐水混匀灌胃激发,共7次,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造模后检测粪便隐血,计算活动指数评分(DAI);第31天处死小鼠,检测血清嗜酸性粒细胞(EOS),分别取胃、回肠、结肠等组织,光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变化及EOS密度。结果模型组小鼠在灌胃激发后均出现竖毛、弓背、懒动等表现,两组体质量变化无统计学差异,模型组DAI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外周血EOS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胃肠黏膜EOS密度模型组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模型组小鼠胃肠黏膜损伤明显。结论致敏原OVA联合免疫佐剂氢氧化铝通过腹腔注射基础致敏及强化致敏,然后用PLGA包裹的OVA颗粒连续隔日灌胃7次作激发,可以成功制备嗜酸细胞性胃肠炎小鼠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内镜下十二指肠隔膜切开术治疗儿童先天性十二指肠隔膜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至2022年5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消化科住院确诊的8例十二指肠隔膜并接受内镜下十二指肠隔膜切开术治疗患儿的临床资料, 包括患儿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内镜治疗及随访情况等。结果 8例患儿中男4例、女4例, 发病年龄为0~12月龄, 病程为6~18个月, 确诊年龄为6~20月龄, 主要表现为反复腹胀、非胆汁样呕吐及营养不良。1例合并顽固性低钠, 首诊于本院内分泌科, 考虑非典型性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曾予氢化可的松治疗, 血钠恢复正常, 呕吐仍反复。1例在外院经历腹腔镜下十二指肠菱形吻合术, 术后仍反复呕吐, 内镜下发现十二指肠双隔膜。8例均无合并其他畸形, 十二指肠隔膜均位于十二指肠降段, 十二指肠乳头均位于隔膜下方。3例先用球囊扩张隔膜, 探查十二指肠隔膜开口范围后切开隔膜, 5例导丝探查隔膜口后直接实施隔膜切开术, 8例均经内镜下隔膜切开术成功治疗, 手术时间为12~30 min。术中无肠穿孔、活动性出血、十二指肠乳头损伤。术后1个月随访, 术后体重比术前体重增...  相似文献   
58.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腹泻患儿感染非伤寒沙门菌(NTS)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临床表现,为我国儿童NTS感染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1月至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3个院区利用分层抽样收集腹泻患儿粪便标本570份,非腹泻儿童粪便标本296份,通过细菌培养,挑取相应菌落使用沙门菌诊断血清进行初步血清诊断,再用系统生化...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6岁以下(含6岁)小儿上消化道异物在内镜下治疗的方式.方法 120例6岁以下(含6岁)上消化道异物惠儿分为两组.60例采用静脉复合麻醉(下称无痛胃镜),60例按常规方法用直视小儿电子胃镜按照异物形态、大小选择合适的配件取出,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60例无痛胃镜取出总时间为410 min,普通胃镜取出总时间为750 min,两组取出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60例无痛胃镜取出率为100%,60例普通胃镜取出率为70%,两组取出成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无痛胃镜治疗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疗效好,安全性大,成功率高,优于普通胃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WNT2b高表达成纤维细胞破坏肠黏膜,促进炎症性肠病(IBD)进展的机制。方法 通过体外细胞共培养及条件培养,构建成纤维细胞对Caco-2细胞的作用模型。实验组为加入20%成纤维细胞条件培养基或与WNT2b高表达成纤维细胞共培养,对照组为不含条件培养基或与野生型成纤维细胞共培养,通过跨膜电阻和荧光黄渗透率测定,评估Caco-2细胞屏障通透性的变化。与WNT2b高表达或对照肠道成纤维细胞共培养后,使用免疫荧光法检测Caco-2细胞β-catenin入核情况,使用Western blot法检测ZO-1、E-Cadherin等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情况。采用DSS(葡聚糖硫酸钠)对C57小鼠进行类IBD肠炎造模,实验组使用Salinomycin(5 mg/kg,腹腔注射),对照组为对应溶剂生理盐水,分别对小鼠进行处理,评价该抑制剂对肠炎的治疗作用。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WNT2b基因可致成纤维细胞分泌WNT2b蛋白显著增加,并促进Caco-2细胞β-catenin入核(P<0.01),紧密连接蛋白表达下降;Caco-2细胞中敲低FZD4表达可逆转这一作用。Salinomyc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