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14篇 |
临床医学 | 3篇 |
特种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3篇 |
综合类 | 8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药学 | 2篇 |
肿瘤学 | 28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5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4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对于光子外照射治疗报告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光子外照射治疗报告的规范化及格式化,国际辐射单位及测量委员会(ICRU)相继颁布了50号报告和62号报告。本文对ICRU50号报告和ICRU62号报告中关于各种靶体积和剂量报告的建议分别进行介绍和对比,同时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42.
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学特点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分析鼻咽癌调强放疗各个靶区和周围正常器官的剂量学特点.[方法]2004年7月至10月入院的10例初治鼻咽癌调强放疗病人,用前7野方案,每野的照射范围从颅底到锁骨上淋巴预防区.剂量处方是:GTV1为2.18Gy/次,32次,GTV2为2.03Gy/次,32次,CTV1为1.88Gy/次,32次,CTV2为1.80Gy/次,28次.研究GTV的最大、最小和平均剂量,CTV的最小剂量,脊髓、脑干和晶状体的最大剂量,腮腺的50%体积受照剂量.[结果]10例病人GTV1的最大、最小和平均剂量(均值)分别是72.01Gy、68.65Gy、70.48Gy,GTV2的最大、最小和平均剂量(均值)分别是68.66y、65.50Gy、66.98Gy,CTV1的最小剂量为60.10Gy,CTV2的最小剂量为51.18Gy,脊髓、脑干和晶体状的最大剂量分别为44.7Gy、51.7Gy和6.8Gy,高剂量侧和低剂量侧,腮腺的50%体积的受照剂量分别为44.39Gy和39.36Gy.[结论]调强放疗可以使各个靶区得到足够的、均匀的剂量分布,周围的正常组织受到比较好的保护,腮腺50%体积受照剂量控制在40Gy~45Gy,显示已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3.
初治鼻咽癌调强放疗布野及联合化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投照方式、近期临床疗效,以及单纯放疗和放、化疗结合的耐受性。[方法]2003年12月 ̄2005年12月157例初治鼻咽癌患者鼻咽和全颈及锁骨上全程实施前7野IMRT。鼻咽大体肿瘤体积(GTV1)、颈部大体肿瘤体积(GTV2)、临床靶体积1(CTV1)和临床靶体积2(CTV2)处方剂量分别为70Gy、66Gy、60Gy、50Gy,共32分次。88例患者行联合化疗。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RTOG标准评价急性反应和晚期损伤。[结果]治疗计划结果显示,靶区内GTV1、GTV2、CTV1和CTV2的平均剂量分别为70.5Gy、67.0Gy、60.1Gy和51.2Gy。中位随访时间16个月,1、2年局部区域无进展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及总生存率分别为97.4%、94.9%和93.6%、89.4%及96.4%、92.7%。放化综合治疗组的口咽、黏膜反应及血液系统毒性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患者近期毒副反应均可以耐受,口干症状随着治疗后时间的延长逐渐减轻。[结论]IMRT使靶体积照射剂量提高,而周围器官受照剂量降低,对初治鼻咽癌可获得理想的局部区域控制,放化综合治疗对控制远处转移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瓦里安高分辨率(HD120)多叶准直器叶片位置误差对肺部肿瘤体部立体定向放疗(SBRT)的剂量学影响。方法:选取江苏省肿瘤医院9例已完成治疗的基于HD120调制的肺部肿瘤SBRT计划作为参考计划,采用基于Varian Eclipse 15.6治疗计划系统自带应用程序接口的自编程序修改计划参数,分别生成包含叶片... 相似文献
45.
46.
47.
目的 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对早期鼻咽癌常规放疗相邻野衔接设计方案进行剂量学研究,探讨其在临床放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5例早期初治鼻咽癌患者,设计面颈联合野与下颈锁骨上单前野衔接移位方案,即先给予面颈联合野DT19Gy/10f,下颈锁骨上单前野Dm25Gy/10f,后将两野衔接上移15cm,继续予两野至DT38Gy/20f和Dm50Gy/20f;面颈缩野与上后颈电子线照射野衔接时设计5°水平(95°和265°)共线成角及0°水平重叠05cm两种方案,两野DT20Gy/10f。应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比较其与常规衔接方案剂量分布。结果 (1)面颈联合野与下颈锁骨上单前野常规衔接方案衔接处组织受照最高剂量以及DT52Gy以上受照体积分别为DT(56.27±1.81)Gy和(12.49±8.29)cm3,衔接移位方案分别为DT(52.82±1.3)Gy和(2.13±4.16)cm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面颈缩野与上后颈电子线照射野衔接时,常规0°水平共线衔接两野相邻处存在低剂量区。5°水平共线成角及0°水平重叠05cm衔接时未见明显的低剂量区,但衔接处组织受量增加,DT23Gy以上受照体积分别为(24.05±9.03)cm3和(44.7±8.23)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早期初治鼻咽癌常规放疗时,面颈联合野与下颈锁骨上单前野衔接移位方案较常规衔接方案可以明显改善衔接处剂量分布。上后颈电子线照射野与面颈缩野衔接时推荐采用5°水平共线成角照射。 相似文献
48.
食管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放疗一般采用三野等中心(前一后二)照射方法,以避开脊髓和肺的照射。通过300例食管癌模拟机定校位发现,食管的走向不但存在前后倾,而且还有不同程度的向左偏移,如用常规三个平野照射,造成沿食管轴向剂量分布不均匀。为此,推荐用楔形野进行补偿。设食管的水平投影与病人体中线(X轴)之间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脑恶性胶质瘤术后=三维适形放疗的预后因素。方法收集我科行三维适形放疗的脑恶性胶质瘤患者91例,年龄19~73岁,中位年龄58岁。采用Log—rank检验组间差异,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生存时间3~3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1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KPS〈60分及原发肿瘤/〉5cm是预后不良因素,而性别与是否化疗对预后则无明显影响。多因素分析仅显示年龄是独立预后因素,HR:1.9548,95%CI:1.2883—2.9662,P=0.0016。结论年龄是脑恶性胶质瘤术后三维适形放疗的独立预后因素,年龄i〉60岁的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50.
头颈部肿瘤调强放疗中摆位偏差的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测定头颈部肿瘤在调强放射治疗中的摆位偏差,分析计划设计中从临床靶区(CTV)到计划靶区(PTV)的外扩边界. 方法:随机抽取76名头颈部肿瘤患者,在治疗时用电子射野影像装置(EPID)拍摄射野片,将射野片和计划系统中的数字重建射野(DRR)图像片进行误差比较. 结果:在左右、头脚、腹背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是(-0.62±1.46) mm,(-0.41±1.54) mm,(-0.31±1.67) mm,外扩边界分别是2.27 mm,1.87 mm,1.98 mm. 结论:对于头颈部调强治疗的患者,CTV到PTV的外放边界在左右方向需要2.5 mm,头脚方向和腹背方向需要2 mm.并且随着治疗时间的递进,摆位误差没有规律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