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41.
【目的】了解健择和泰索帝加铂类对其在高龄 (≥ 70岁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中应用的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收集了 35例ⅢB或Ⅳ期NSCLC肺癌病例资料 ,Karnofsky评分≥ 80。所有病人均接受健择 顺铂 (GP ,n =19)或泰索帝 铂尔定 (TP ,n =16 )两疗程化疗。化疗期间每 3~ 5d查血常规及生化 ,至末次用药后 2周 ,其他毒副反应以电子表格形式在病程记录中体现。毒性反应按WHO标准作等级评价。【结果】性别组成以男性为主 ( 6 5 7% ) ,病理类型以鳞癌占优势 ( 6 8 6 % ) ,病人基线特征在组间分布均衡。无致命或需要中止治疗的毒副反应发生。两组 3/4度白细胞减少相近 (GPvsTP ,47 4%vs31 3% ,P =0 83) ,GP组 3/4度贫血 (GPvsTP ,31 6 %vs6 3 % ,P =0 0 72 )和血小板减少 (GPvsTP ,2 1 1% vs6 3 % ,P=0 2 2 7)有较高发生倾向。两组 3/4度非血液学毒性发生率相近。【结论】行为状态良好的高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对健择 顺铂与泰索帝 铂尔定联合化疗方案均能耐受 ,两者血液学毒性相近 ,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 ,但前者较后者更容易发生 3/4度血小板减少和贫血。这一结论尚待前瞻性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42.
螺旋CT诊断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判定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螺旋CT诊断肺癌区域淋巴结转移寻找更合理的判定标准。【方法】运用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学方法对 43例施行了肺叶或全肺切除加系统性胸内淋巴结清扫术的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行术前螺旋CT和术后病理学相关性对照研究。【结果】经四步筛选过程 ,先后删除协变量V5 (年龄 )、V6 (病理类型 )、V2 (淋巴结最大横截面CT值 )、V4(淋巴结短径 ) ,最终保留在模型中的协变量为V1(CT有无可见区域淋巴结 )和V3(淋巴结最大横截面积 )。【结论】淋巴结最大横截面积可以作为一种比淋巴结短径更好的淋巴结转移判定依据。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术(VATS)在支气管扩张症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电视胸腔镜下肺叶(或加肺段)切除术治疗24例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资料。结果 左肺下叶加舌段切除术6例,肺叶切除术16例.右肺下叶加中叶切除术2例,其中3例需延长第4肋间切口至8~10cm完成;手术时间分别为155~275min,平均约195min;术中出血量为150~850mL,平均约370mL;术后胸腔引流量为260~950mL,平均约410mL;引流时间为4~9d,平均约6.0d;手术前后血红蛋白下降11~44g/L,平均约23g/L;围术期输注血浆0~900mL,平均约320mL,输注红细胞0~400mL,平均约70mL。除1例术后并发肺不张,经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后复张外,其余病例恢复顺利,咯血、大量脓痰症状消失,无严重心律失常、支气管胸膜瘘等并发症及死亡。结论 电视胸腔镜下肺叶(或加肺段)切除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44.
胸腔镜辅助Heller肌层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胸腔镜辅助Heller肌层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经验。方法2001 ̄2003年间5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行胸腔镜辅助Heller肌层切开术。其手术要点为纵行切开由贲门上6cm至贲门下1cm胃底、食管肌层,直达黏膜下层,同时确保黏膜完整。结果男3例,女2例,年龄16~65岁,平均(43.7±22.6)岁,病史2~32a。1例为外院手术治疗后复发,其余患者术前未接受治疗。手术2.0~4.5h,平均(2.8±1.4)h。胸腔引流管置管2~7d,胸腔引流110~460mL。住院4~21d。所有患者均未发生食管漏,无手术死亡。随访3个月以上,吞咽困难均缓解良好。结论胸腔镜辅助Heller肌层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具有安全、有效、微创的优点。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淋巴管侵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预后意义。【方法】复习 36例完全性切除术后出现远处转移的Ⅰ~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病理石蜡玻片 ,将 36例病人分为淋巴管侵犯和无淋巴管侵犯两组 ,分别统计两组的无病生存期 ,用Kaplan Meier曲线描述无病生存率 ,分析淋巴管侵犯的预后意义。【结果】淋巴管侵犯与淋巴结转移状态相关 ,在N0、N1、N2中淋巴管侵犯的发生率分别为 12 5 %、30 %、72 2 %。淋巴管侵犯组的无病生存期为 6个月 ,1年无病生存率为 0。无淋巴管侵犯组的无病生存期为 7个月 ,1年无病生存率为 10 5 % ,无淋巴管侵犯组的无病生存率较淋巴管侵犯组高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淋巴管侵犯在非小细胞肺癌中 ,与淋巴结转移状态相关 ,对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但能否作为一个独立的预后指标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6.
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可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转移的特点及其与淋巴结最大直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肺叶切除加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扫术的可切除的NSCLC淋巴结的病理特点。结果可手术的NSCLC56例,淋巴结转移36例,占64.3%,纵隔(N2)和肺内(N1)淋巴结转移均超过50.0%。N2站淋巴结按其最大直径≤1.0cm,>1.0cm且≤2.0cm,>2.0cm分为三个等级,其转移率分为24.0%,46.0%和80.0%,两者间的相关分析:χ2=28.751,ν=2,P<0.001,rP=0.31;同样地,N1站淋巴结的转移率分别为32.6%,44.9%和64.7%,两者间的相关分析:χ2=7.014,ν=2,0.025
相似文献
47.
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的Meta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背景 支气管动脉灌注介入治疗能否真正给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益处仍存在争议。目的 评价肺癌的介入治疗在临床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反应率、生活质量、生存期中的意义。检索策略通过CBM disc、MEDLINE等数据库全面检索国内外已发表和未发表的相关文献。选择标准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与以铂类为基础的全身静脉化疗疗效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或半随机对照试验(QRCT)。资料收集和分析由2位评价者按照上述检索策略收集文献,排除不符合选择标准的试验,主要对反应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与以铂类为基础的全身静脉化疗相比,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反应率提高11%,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目前仍不能把支气管动脉灌注介入治疗作为一种与手术、化疗或放疗并行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基本模式。有必要开展更多设计实施良好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以解决这一争议。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1.7mm针型胸腔镜T2~4交感神经干切除术治疗手足多汗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总结2003年6月~2006年10月间我科收治的53例多汗症病例。全部病例于全麻下接受1.7mm针型胸腔镜下T2~4交感神经干切断术,手术中监测手掌温度变化。手术前后采用生活质量指数评分(iQOL)进行疗效的评估。术后观察、随访,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全组手术顺利,术后手掌异常多汗等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好转,切断神经干前后手掌心温度平均升高1.8℃。iQOL评分术前(2.3±0.4)分,术后(0.3±0.6)分。手术时间(63.1±24.5)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3.2±0.8)d。22例病人术后发生代偿性多汗,症状轻微,均可以耐受。【结论】针型胸腔镜T2—4交感神经干切除术治疗手足多汗症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49.
目的 观察比较吉西他滨联合顺铂(GP方案)与紫杉醇联合卡铂(T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GP方案组45例,TP方案组42例.近期疗效评价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和病情进展(PD);远期疗效评价指标包括疾病进展时间(TTP)、中位生存期(MST)和1年生存率.不良反应评价指标包括血液学毒性、消化道反应、周围神经炎等.结果 GP方案组总有效率(RR)为40.0%;疾病进展时间(TTP)为4.1个月,中位生存期(MST)为9.4个月,1年生存率为46.3%.TP方案组RR为35.7%;TTP为4.3个月,MST为8.9个月,1年生存率为42.3%.两组相比较RR,TTP,MST及1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GP方案组血小板减少(24.4%,14.3%)、恶心呕吐(75.6%,30.1%)较TP方案组高,但周围神经炎发生率(6.7%,38.1%)较TP方案组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GP方案组及TP方案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20.0%,21.4%)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GP方案和TP方案对晚期NSCLC疗效肯定,不良反应有一定差异,可根据不同个体选用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50.
目的:总结回顾我科5年来70岁以上高龄肺癌病人的外科治疗体会。方法:63例患者均行手术探查。其中,全肺切除4例,楔型切除34例,右上肺楔型切除并第4,5肋部分切除5例,肺叶切除16例,肺叶切除+支气管袖状成型1例。3例因严重侵犯主动脉弓或上腔静脉,肺门凝固无法处理而仅行剖胸探查。手术切除率为95%。结果:63例患者无一例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出现呼吸衰竭4例,肺不张14例,肺部感染4例,肾功能衰竭1例,经积极治疗,4例失访,随访率为94%。各期肺癌总的术后1,3,5年生存率为87%,53%,29%。结论:高龄肺癌并非手术禁忌证,围手术期积极控制和治疗各种合并症对减少手术的死亡率至关重要。手术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选择,胸腔镜手术用于高龄肺癌的治疗已逐渐显示出其优越性。肺癌的综合治疗应得到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