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9篇
  1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目的:观察银杏内酯B(GKB)对体外分化的神经干细胞(NSC)神经突起生长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含不同浓度(20mg/L、40mg/L、60mg/L)GKB的分化培养基培养NSC,在不同时间点测量细胞突起的数量和长度,在第7天时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2(SOCS2)表达。结果:(1)24h和3d时各GKB组NSC神经突起长度和数量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40mg/L和60mg/LGKB组NSC神经突起数量和平均长度较20mg/LGKB组显著增加(P〈0.01),但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2)各GKB组和对照组3d时NSC神经突起长度比24h时显著增加(P〈0.01);对照组3d时NSC神经突起数量与24h时无显著差异,而相同GKB组间NSC平均神经突起数量均显著增加(P〈0.01)。(3)各GKB组SOCS2免疫反应物平均吸光度分别为1.382、1.578和1.52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134,P〈0.01);40mg/L和60mg/LGKB组SOCS2免疫反应物平均吸光度显著高于20mg/LGKB组(P〈0.01),但40mg/LGKB组与60mg/LGKB组无显著差异。结论:GKB能够促进体外分化的NSC神经突起生长,表现为神经突起数量和长度增加;其作用机制可能与SOCS2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82.
新型冠状病毒病19(COVID-19)感染引起全身严重疾病并伴有肺功能不全.本文对近期发表的61例患者的病理学观察结果进行总结,发现肺脏组织学特征为:急性期弥漫性肺泡损伤、肺水肿、肺透明膜形成、弥漫性肺泡损伤、蛋白和纤维蛋白渗出,可见多核肺细胞;大多数病例有不同程度出血和血栓形成;浸润以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为主;免疫组化和电镜结果均显示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受损增生,其细胞胞浆和肺泡含有冠状病毒阳性成分.心脏、肝脏、肾和脾未见明显特征性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在乳腺癌筛查中对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三早”)的应用价值与前景及随诊意义。方法应用高频彩超对2011年1月~2013年7月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在门诊、体检中心及仁爱社区服务中心的适龄女性10039例进行乳腺癌筛查,观察其声像图特点,对病变者进行BI—RADS及血流Adler分级;对可疑恶性肿块选择性超声造影。对要求定期复查的可疑患者每3N6个月进行复检随访。结果10039例中共检出乳腺疾病1921例,占19.13%。1921例行BI—RADS分级:其中1级3例,占0.16%;2级832例,占43.31%;3级910例,占47.37%;4级150例,占7.81%;5级26例,占1.35%。对34例肿块进行了Adler血流分级:其中3级4例,占11.77%;4级20例,占58.82%;5级10例,占29.41%。对怀疑恶性肿块选择性超声造影10例,富血管肿块(快进快出)9例,乏血管肿块1例(慢进慢出)。1921例乳腺疾病手术病理证实116例,良性肿块73例,占3.80%(73/1921);恶性肿块43例占2.24%(43/1921)。术前超声明确倾向恶性肿块26例,手术结果证实25例,超声诊断符合率96.15%(25,26)。结论高频彩超在社区乳腺癌筛查中有利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且简便、易行、安全,适合大规模体检,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与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84.
目的 分析总结对双额颞叶重型对冲性脑挫裂伤合并脑内血肿救治的手术方式.方法 对某科2004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8例双额颞叶重型对冲性脑挫裂伤合并脑内血肿患者采用改良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根据Jennet评定标准,68例患者除3例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放弃外,术后随访3月~3年,其中恢复良好12例,轻残34例,重残11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5例.术后生存质量良的患者占70.8%,生存质量差患者占29.2%.结论 该科室使用的改良手术方法对于此类病患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5.
罗雪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3):3666-3667
临床病理讨论(clinical pathological conference,CPC)已逐渐形成一种新型现代课堂教学模式.将CPC教学法应用于高职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对病理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所以,CPC教学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值得推广应用和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6.
罗雪  米健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0):3045-3046
目的:观察大鼠侧脑室微量注射N-甲基-D-天冬门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拮抗剂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探讨脊髓上水平镇痛的机制,为临床上开发新的镇痛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建立大鼠坐骨神经结扎(partial scicticnerve ligature,PSL)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采用压爪-缩腿法和辐射热缩腿法测定大鼠的机械痛阈和热痛阈,观测侧脑室微量注射MK-801(NMDA受体非竞争性拮抗剂)与APV(NMDA受体竞争性拮抗剂)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痛阈的影响.结果:PSL模型大鼠术后数小时痛阈即明显降低(P<0.05),出现机械痛敏和热痛敏.侧脑室微量注射MK-801(5 nmol)、APV(2 nmol)后,大鼠机械痛阈和热痛阈明显升高,痛敏现象明显减轻(P<0.05).结论:NMDA受体在中枢脊髓上水平与痛觉的形成和维持过程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7.
补体受体1型的结构功能及sCR1基因克隆表达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补体受体1型(Complement receptor type 1,CR1)具有外源性及内源性活性,既可灭活组装于非自身细胞膜上的C3/C5转化酶,也可灭活自身细胞膜上形成的C3/C5转化酶。CR1是唯一既对经典,替代及植物凝集素(MBL)3个补体激活途径的,对C3/C5转化酶拥有衰变加速活性,又有辅助1因子裂解C3b和C4b作用的补体调节蛋白。对补体分子的过度活化具有抑制和调节作用,在防治补体介导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异种器官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等疾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综述CR1的结构功能及生物学活性,sCR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及在创伤、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88.
目的 研究黄体酮对实验性变应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llergic encephalomyelitis,EAE)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注射豚鼠脊髓匀浆的方法 制作雄性Wistar大鼠EAE模型.当EAE大鼠出现神经症状后,开始在治疗组腹腔内注射溶于2.5 ml芝麻油中的黄体酮(4 mg·kg~(-1)·d~(-1),连续注射4 d),模型组注射等量的芝麻油.分别对两组大鼠进行运动功能评分和脑组织的电镜检查、LFB染色、锇酸Marchi's染色.染色结果 采用IPP图像分析软件计算光密度(OD)值.结果 治疗组和模型组神经功能评分无明显区别,但是在开始治疗后第6、10、25天,治疗组正常髓鞘的积分光密度值明显高于模型组,而退变髓鞘的积分光密度值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 黄体酮有利于EAE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再生,促进髓鞘修复.  相似文献   
89.
患儿,女,5岁3个月,因发现心脏杂音5a入院。既往无发绀、胸闷、晕厥及反复呼吸道感染史。查体:体温36.2℃,脉搏104次/min,呼吸23次/min,血压90/58mmHg(1mmHg:0.133kPa)。发育、营养可,无发绀,双肺呼吸音清,心前区无隆起,心界无扩大,心音有力、律齐,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阑尾炎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术前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患者共186例。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声诊断与手术及病检结果对照:阑尾长度与手术相差约1.5~3.2cm,内径相差约0.2cm,诊断符合率95.6%。结论应用腹部超声诊断阑尾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