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研究肺炎链球菌 (Streptococcuspneumoniae ,S .pn)侵袭A54 9细胞和微丝肌动蛋白细胞骨架重排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F actin特异性FITC phalloidin荧光染料 ,观察S .pn作用于A54 9细胞前后的F actin细胞骨架重排情况 ;用F actin细胞骨架重排抑制剂———细胞松弛素D预处理A54 9细胞 ,观察S .pn对A54 9细胞的侵袭率 ;分别使用PLC、TPK信号转导抑制剂U7312 2、Genistein处理因素预处理A54 9细胞 ,观察其与F actin细胞骨架重排的关系。结果 S .pn作用A54 9细胞后 ,F actin细胞骨架呈块状、丝状聚集 ;F actin细胞骨架重排抑制剂细胞松弛素D可明显降低S .pn对A54 9细胞的侵袭率 ,在其浓度为 0 .2 5 μg ml时 ,未得到可测的细菌数 ;PLC(磷脂酶C)、TPK(酪氨酸蛋白激酶 )信号转导途径抑制剂可部分抑制A54 9细胞F actin细胞骨架重排 ,其相关系数分别为 :rPLC =- 0 .88(P <0 .0 5 ) ;rTPK =- 0 .91(P <0 .0 5 )。S .pn细胞壁作用A54 9细胞后 ,F actin细胞骨架呈块状、丝状聚集 ,二者间存在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S .pn可通过PLC、TPK细胞信号转导途径触发A54 9细胞F actin细胞骨架重排 ,进而导致S .pn侵袭A54 9细胞。  相似文献   
32.
目的研究Runx3敲减对BMP9诱导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iMEFs成骨分化的作用。方法 BMP9腺病毒感染iMEFs,用Western blot检测内源性Runx3蛋白的表达。Runx3干扰腺病毒ad-siRunx3和BMP9条件培养基共同处理iMEFs,用碱性磷酸(ALP)染色和活性定量测定检测成骨早期指标ALP;用茜素红S染色检测成骨晚期指标钙盐沉积;用RT-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Id1、Id2、Id3和Runx2,用Western blot检测成骨相关蛋白Dlx5;用SBE荧光素酶报告质粒检测smad1/5/8的转录活性。结果 BMP9可以使Runx3表达降低(P0.05);干扰Runx3可以抑制早期成骨指标ALP活性(P0.05)和晚期成骨指标钙盐沉积;ad-siRunx3抑制BMP9诱导的成骨相关转录因子Id1、Id2、Id3和Runx2基因的表达(P0.05)及DLX5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敲减Runx3可以抑制BMP9诱导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向成骨分化。  相似文献   
33.
的探讨肺炎链球菌的自然转化与其条件致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插入失活的方法制备肺炎链球菌的转化缺陷菌株,通过黏附实验和小鼠毒力实验观察它们毒力的变化,应用RT-PCR测定黏附因子PsaA在野生和缺陷菌株中的表达。结果实验获得了3株肺炎链球菌(1、2和22)的转化缺陷菌株(1d、2d和22d)。毒力研究发现转化缺陷菌株对ECV 304细胞的黏附能力显著弱于相应的野生菌株,1和2株肺炎链球菌腹腔感染BALB/c小鼠的能力显著强于相应的转化缺陷菌株;研究还发现PsaA基因在2和22株肺炎链球菌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缺陷菌株。结论肺炎链球菌具有自然转化的能力有助于其毒力的表现,且可能通过黏附因子PsaA等相关毒力因子表达增加而增强其毒力。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究穿心莲内脂(AG)对人骨肉瘤143B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潜在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骨肉瘤143B细胞,使用不同浓度(0~20μmol/L)的AG处理143B细胞,分别用结晶紫染色、MTT法和集落形成实验来检测AG对143B细胞增殖的影响。划痕愈合实验检测骨肉瘤143B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骨肉瘤143B细胞的侵袭能力。Hoechst 33258染色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AG对骨肉瘤细胞凋亡的影响。不同浓度AG处理后,使用Western blot检测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相关蛋白的水平。应用Western blot进一步检测Wnt信号通路中的β-catenin及其相关分子c-Myc的表达量。结果:与空白组相比,AG处理组中143B骨肉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受到抑制(P<0. 05),且呈浓度依赖性。迁移侵袭相关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波形蛋白(vimentin)和Snail蛋白的水平均下调(均P<0. 05),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量升高,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的蛋白水平下降而cleaved caspas...  相似文献   
35.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种可引起果蝇翅膀残缺的跨膜受体基因被克隆出来,并被命名为Notch受体。研究发现包括哺乳动物在内的很多生物都能表达这种受体,Notch信号通路与细胞的分化、增殖、凋亡、黏附及表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的转化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构建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HBX)逆转录病毒载体,并使其在人正常肝细胞LO2内的进行稳定表达.方法 PCR扩增HBX基因,克隆到逆转录病毒载体质粒pSEB-Flag中,构建表达HBX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质粒pSEB-Flag-HBX,通过通过PCR、酶切、测序验证HBX基因后;体外将重组质粒pSEB-Flag-HBX与包装质粒pAmpho共同转染人胚胎肾上皮细胞系293T细胞,包装获得携带HBX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并感染靶细胞人正常肝细胞LO2,稻瘟菌素(Blasticidin)筛选,获得成功转入HBX的LO2细胞.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进一步验证HBX基因及HBx蛋白在LO2细胞内的表达.结果 (1)成功获得携带HBX基因的阳性重组质粒pSEB-Flag-HBX;(2)HBX基因被逆转录病毒成功地导入靶细胞LO2细胞,并实现稳定表达,RT-PCR检测到HBX mRNA在靶细胞中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到HBx蛋白在靶细胞LO2-HBx细胞中的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携带HBX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感染人正常肝细胞LO2后能够稳定表达HBx蛋白,为进一步探讨HBx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了较为理想的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37.
目的 评价自身猝灭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临床标本中淋病奈瑟菌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培养法和FQ-PCR法分别检测59份疑为淋病奈瑟菌感染病人的分泌物标本.结果 两者特异性均为100%(28/28),而FQ-PCR敏感性100%(38/38),高于培养法81.6%(31/38)(P<0.05).对其中32例经正规治疗,症状、体征消失2~3周的患者进行追踪检测,培养法均转阴,FQ-PCR检测仍有5例为阳性.结论 自身猝灭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快捷、敏感、特异、价格低廉和稳定性较好的特点,是辅助诊断淋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8.
目的在黑色素瘤的小鼠模型上,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处理对黑色素瘤细胞体内转移的影响。方法皮下注射小
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以构建小鼠黑色素瘤皮下移植瘤模型;待肿瘤最长径长至7~10 mm时进行HIFU处理,并设置实验对
照组(荷瘤鼠辐照HIFU但保持治疗头功率源开关关闭,即假照组);治疗后每3 d测量肿瘤长径和短径,共观察3周,绘制肿瘤曲
线,统计生存率和转移率,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血液中黑色素瘤细胞3个标志物的相对表达量以监测血液中循环黑色
素瘤细胞的数量,它们分别是黑色素瘤相关抗原A3(MAGE-A3)、T细胞1识别的黑色素瘤抗原(MART1)以及同源转化成对框
基因转录因子PAX3);在HIFU治疗后14 d,通过尾静脉注射再次移植B16-F10细胞,观测其肺转移率。结果(1)各自的中位生
存时间及95 %可信区间(CI):假照组分别为19.00 d和17.14~20.86 d,HIFU组则分别为26.00d和24.76~27.25 d,生存率差异显
著(P<0.01);从治疗后第20天起,两组小鼠的肿瘤体积差异明显,从HIFU处理后第20天开始,包括处理后第23、26天,辐照组
小鼠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假照组(P<0.05);(2)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HIFU组小鼠在治疗后第7天的MAGE-A3、MART1
和PAX3三个指标都明显低于假照组(P<0.05),在治疗后第14天其MAGE-A3的表达量仍然明显低于假照组(P<0.05);(3)在
HIFU治疗后14 d通过尾静脉再次移植相同肿瘤细胞,HIFU组肺转移灶的数量明显低于假照组(P<0.05),肿瘤转移抑制率为
42.4%。结论HIFU处理能够抑制黑色素瘤细胞在体内转移的发生,其机制可能涉及减少肿瘤细胞从原发灶的脱落和瘤细胞在
肺部的定植能力。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索超声微泡能否介导外源性基因在椎间盘髓核中表达.方法:40只SD大鼠被随机分为4组.第1组仅于髓核内注入含舣报告基因的质粒;第2组为在第1组基础上加超声照射;第3组同时注入含双报告基因的质粒和微泡的混悬液;第4组为在第3组基础上加超声照射.每只大鼠末接受手术和照射的第4、5椎间盘作为对照.一周后处死大鼠取出全部椎间盘做荧光素酶检测.结果:第4组(96.7×103±72.3×103)荧光素酶强度最高,与第1组(8.7×103 ±7.2×103)、第2组(3.1 × 103±2.4×103)、第3组(47.5×103± 443.3×10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微泡介导的基因转染系统能促进外源基因髓核中的高表达,为今后椎间盘病变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40.
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 ,BMPs)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 th factor-β, TGF-β)超家族的成员,因其具有诱导骨形成的能力而得名。在人类中,BM Ps家族至少包括15个以上的成员,其中具有促成骨作用的(成骨性 BM Ps )包括BM P2、BM P4、BM P6和BM P7,而 BM P2和 BM P7已经在临床用于促进脊柱融合。近年发现,BM Ps中的成员BMP9又称生长分化因子2(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2,GDF2)也具有诱导成骨分化和骨形成的能力,而BM P9促成骨的相关分子机制也得到了一定的解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