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9篇
儿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146篇
内科学   33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126篇
预防医学   77篇
药学   62篇
  1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71.
浅低温用于神经外科麻醉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浅低温(33-35℃)用于外科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神经外科手术患者20例,随机分为浅低温组和对照组。麻醉诱导后1组利用降温毯维持脑温于33 ̄35℃,Ⅱ组维持正常脑温。观察两组在手术不同阶段的循环、麻醉用药,颈内静脉血氧度的变化。结果:两组循环均较平稳,麻醉药用量也无明显差异,Ⅰ组降温后SjvO2较降温前及Ⅱ组明显升高,结论;浅低温对循环影响轻微,适用于外科 麻醉。  相似文献   
572.
573.
目的探讨压力接种训练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行化学治疗(简称“化疗”)的中青年乳腺癌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以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行化疗的94例中青年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分别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认知行为干预,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认知行为干预+压力接种训练。比较2组护理前后的压力知觉量表(CPSS)、中文版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SUPPH)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评分。结果与护理前比较,2组在出院时和护理3个月后的CPSS评分、MCMQ中的屈服和回避评分均明显降低,SUPPH各方面评分和MCMQ中的面对评分均明显升高(P均<0.05);观察组在出院时、护理3个月后的上述评分均比同期对照组更优(P均<0.05)。结论压力接种训练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可提升行化疗的中青年乳腺癌患者面对疾病的自信心和自我管理效能感,缓解其压力。  相似文献   
574.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指神经元系统功能或结构的进行性和选择性丧失,可导致认知和运动功能障碍,包括阿尔兹海默症、帕金森病、亨廷顿病及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目前,神经退行性疾病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亟待开发新型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PROTAC)是一种新兴的蛋白质降解技术,其在包括神经退行性疾病在内的多种疾病中显示出强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作者聚焦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的PROTAC分子,对其结构、降解活性及药效进行了概括总结,并分析了其应用前景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575.
袁和学  潘春来  刘宗剑  张勇  罗芳  朱娜 《实用医学杂志》2023,(9):1123-1126+1131
目的 探讨经括约肌入路联合松弛挂线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5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复杂性肛瘘患者80例,采用随机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经括约肌间入路联合松弛挂线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割挂线引流术。对比两组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功能恢复(肛管直肠压力测定和Wexner失禁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均达到了临床治愈效果,两组在治愈率、术前肛门功能(肛管直肠压力测定和Wexner失禁评分)、术后第7天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手术时间、术后1、3、5天VAS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以上的肛管直肠压力测定(肛门静息压和肛门缩榨压)、Wexner失禁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经括约肌间入路联合松弛挂线术治疗与传统切割挂线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相比在功能保护(肛管直肠压力测定、Wexner评分)、创面愈合、术后疼痛有明显的优势。临床证实经括约肌间入路联合松弛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  相似文献   
576.
目的:通过对上海市金山区某小学学生屈光发育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新冠疫情前后该校小学生近视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2018—2021年连续4年随机抽取上海市金山区某小学1~5年级学生(7~11岁)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屈光检查,其中2018—2019年为疫情前,2020—2021年为疫情后。采用非散瞳电脑验光并记录等效球镜(SE),比较不同年份、不同年龄学生近视患病率及右眼SE情况。结果:2018—2021年调查对象近视总患病率分别为44.33%、38.44%、52.70%和5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15,P<0.01)。与疫情前相比,疫情后除8岁组学生外,7岁、9岁、10岁、11岁年龄组学生右眼SE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7.41、7.15、3.90和4.05,P值均<0.05)。与疫情前相比,疫情后7岁组男、女生右眼SE均明显下降;9~11岁男生右眼SE明显下降,而女生右眼SE无明显变化。结论:疫情后金山区某小学学生近视患病率较疫情前有所增加,7岁男女生及9~11岁男生近视情况更为严重,应更加重视学龄前儿童及9~11岁男生的近视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577.
张丽亚  陈黎丽  罗芳 《浙江医学》2020,42(7):686-689
目的探讨产前发热对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及脐血miRNA-155、核因子-资B(NF-资B)信号通路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至12月在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分娩的、产前体温>37.5℃的单胎孕妇及其新生儿200例为产前发热组,同期无产前发热但其余条件相同的100例单胎孕妇及其新生儿为健康对照组。分别以产前1周体温38.5℃、持续时间24h为界,将200例有产前发热史的孕妇分为高热组92例、低热组108例和长时间组80例、短时间组120例。比较产前发热组与健康对照组孕妇绒毛膜炎、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发生率及脐血炎症指标[miRNA-155、p65、p50、NF-资B复合物抑制因子琢(I资Bα)、IKB激酶β(IKKβ)、白细胞介素8(IL-8)基因表达量及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同时分析产前发热程度、持续时间与上述指标的关系,以及发热程度与持续时间的关系。结果产前发热组孕妇绒毛膜炎、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发生率,miRNA-155、p65、p50、IKKβ、IL-8基因表达量及IL-8、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IKBα基因表达量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对产前发热程度及持续时间作亚组分析:高热组、长时间组孕妇绒毛膜炎、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发生率,miRNA-155、p65、p50、IKKβ、IL-8基因表达量及IL-8、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低热组、短时间组(均P<0.05),IKBα基因表达量低于低热组、短时间组(均P<0.05)。产前发热长、短时间组孕妇发热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发热孕妇绒毛膜炎及新生儿宫内细菌感染发生率较高,脐血miRNA-155基因表达上调,NF-资B信号通路激活;产前1周体温>38.5℃或持续时间>24h者表现更明显。  相似文献   
578.
目的 研究复方菊苣粉的急性经口毒性和遗传毒性。方法 SD大鼠(体质量为170 g~190 g)20只,设15 g/(kg·bw)1个剂量组,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选用昆明种小鼠(体质量为25 g~30 g)50只,设2.5 g/(kg·bw)、5.0 g/(kg·bw)和10.0 g/(kg·bw)3个试验组,同时设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试验设11个复方菊苣粉剂量:-S9条件下设5.0 mg/ml、2.5 mg/ml和1.25 mg/ml 3个剂量;+S9条件下设2.18 mg/ml、1.09 mg/ml和0.55 mg/ml 3个剂量。同时设阴性对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SD大鼠15 g/(kg·bw)剂量经口染毒后,2周内未见动物死亡,亦无明显的中毒症状或不良反应,判属无毒级别。遗传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三项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复方菊苣粉属无毒级物质,未见遗传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579.
目的 分析Ⅱ~Ⅲ期左半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于医院行根治性切除术的114例Ⅱ~Ⅲ期左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并根据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 入选的114例Ⅱ~Ⅲ期左半结肠癌患者中,术后复发34例(29.8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肠梗阻、腹腔积液、合并糖尿病、癌胚抗原(CEA)阳性、血管侵犯、N分期是影响左半结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腹腔积液、合并糖尿病、CEA阳性、血管侵犯及N分期为N1、N2是左半结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腹腔积液71分,合并糖尿病62分,CEA阳性80分,血管侵犯84分,N分期为N1 31分,N分期为N2 96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1。校准曲线图显示,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 腹腔积液、合并糖尿病、CE...  相似文献   
580.
目的 研究脐带打结的超声诊断及其对胎儿围产期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新生儿超声检查与临床资料(包含自然分娩、死胎与剖宫产)共计20189例,分析脐带打结出现概率和围产期结局,将产后诊断存在脐带打结纳入脐带打结组,抽选非脐带打结胎儿180例纳入非脐带打结组,分析两组内胎儿大脑中动脉与脐动脉的血流超声指标存在的差异。结果 两年内处于妊娠晚期的孕产妇一共分娩出20189例新生儿,其中死胎105例,出现脐带并发症致使胎儿死亡12例,占比12/105(11.43%)。处于孕晚期的宫内胎儿病死概率105/20189(0.52%)。两年内在产后被确诊为脐带打结占比66/20189(0.33%),脐带打结病死率2/105(1.90%);脐带打结组胎儿MCA中RI指标比非脐带打结组低(P<0.05),其余两组参数比较(P>0.05)。结论在运用超声诊断方式对脐带打结进行诊断时,可将三维超声引入其中,提升诊断准确度,保障医生可依照胎儿状况选取分娩方式与时机,保障胎儿安全。但超声诊断下若胎儿的脐动脉与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正常,亦不可将脐带打结疾病排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