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10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低温治疗与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神志恢复清醒时间之间的关系,进而了解低温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治疗中的促醒作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至2008年4月入住我科80例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接受低温及常温治疗者各40例,统计不同治疗方案作用下清醒患者的例数及其相应的促醒时间.结果 40例接受低温治疗患者中有25例神志恢复清醒,发病至恢复清醒时间为14-36天,平均23.08天;接受常温治疗的40例患者中有22例恢复清醒,发病至恢复清醒时间为15-50天,平均31.18天.两种治疗方案下清醒人数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 2=0.464,P=0.650>0.05),但清醒时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t=2.728,P=0.009<0.05).结论 低温治疗可缩短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神志恢复清醒的时间,似乎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具有促醒作用,但可能受限于样本量的大小,本实验未能得出低温治疗有助于逆转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昏迷状态的结论.  相似文献   
32.
外科治疗颅底骨折并视神经损伤18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颅底骨折并视神经损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总结18例经手术治疗的颅底骨折并视神经损伤的患者资料,其中10例行额部冠状切开减压,5例行额颞部开颅清除眶骨骨折片或血肿,矫正额眶骨折错位畸形;时存在视神经管骨折者,用微钻磨开视神经管,切开视神经鞘进行减压.3例眶尖综合征者行额颞切口,经眶尖外侧壁磨开眶上裂和视神经管减压.随访6个月以上,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手术治疗18例,其中显效8例,占44.4%;有效7例,占38.9%;无效3例,占16.7%.结论:颅底骨折并视神经损伤外科治疗的疗效与视神经损伤程度和手术时间等因素有关;外伤后早期经额部或额颞入路手术行视神经减压,结合术后高压氧治疗对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患者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3.
侧脑室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侧脑室脑膜瘤的诊断及显微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7年间20例侧脑室脑膜瘤的手术资料。结果 20例均获肿瘤全切,其中6例完整切除,14例分块切除,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术区血肿2例,脑室炎4例,失语2例,对侧肢体轻瘫3例。术后随访半年至5年,未见复发。结论 CT、MRI是诊断侧脑室脑膜瘤最可靠的方法,血管造影可明确肿瘤的供血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可达到肿瘤的全切除。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早期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对纠正重症脑科患者缺氧及防治肺部感染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比较重症脑科患者早期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25例和常规吸痰机吸痰25例动脉血氧纠正情况、肺部感染发生率、肺部感染控制时间,两组其他治疗相同。结果早期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能明显迅速改善缺氧,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组肺部感染发生率及肺部感染治愈时间显著低于非纤维支气管镜吸痰组(P<0.01)。结论对重症脑科患者可先考虑早期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取代常规吸痰以通畅呼吸道,尤其是合并明显缺氧、呼吸道异物和肺部感染者。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防治破裂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5例行血管内栓塞术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27)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n=28)给予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脑血管痉挛和迟发脑梗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根据GOS分级,观察组的恢复良好率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可以明显降低破裂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和迟发脑梗死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且安全性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6.
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指征、手术方法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6例采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颅内蛛网膜囊肿,其中采用神经内镜下囊肿脑池造瘘和囊壁部分剥除18例,囊肿次全切除3例,囊肿脑室造瘘5例(1例尚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随访3个月-2年。结果 术前有症状的20例患者中,症状消失11例,改善7例,无变化2例,术后不能改善的症状主要是癫痫。有随访影像学复查结果的16例患者中,囊肿消失6例,缩小7例,无变化3例。结论 神经内镜手术是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有效和微创的方法。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症状性透明隔囊肿的诊断、手术指征选择、神经内镜手术方法和预后。方法10例症状性透明隔囊肿患者,以间断性发作的颅高压症状和癫痫为主要临床表现,囊肿最大宽度12-35 mm,行神经内镜下透明隔囊肿侧脑室造瘘术。结果随访3~17个月,8例患者术后症状完全消失,2例患者症状显著改善。结论神经内镜下透明隔囊肿侧脑室造瘘术是治疗有症状性透明隔囊肿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手术操作时应注意副损伤。  相似文献   
38.
神经内镜治疗脑积水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神经内镜治疗脑积水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研究经神经内镜治疗后脑积水术后感染及可疑感染病例52例,分析可能和术后颅内感染相关的因素及防治方法。结果器械的消毒方法、手术操作时间、术后脑脊液漏、脑室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脉络丛烧灼及全身感染可能是相关因素,而脑脊液白细胞数并不是颅内感染的决定因素。结论重视脑积水围手术期的处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后颅内动脉瘤复发的可能原因及治疗。方法收集2007-01-2012-07间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59例罹患颅内动脉瘤且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对复发颅内动脉瘤病例的分布特征并总结其治疗策略。结果 159例入选对象中,栓塞治疗后颅内动脉瘤复发病例7例(7/159,4.4%),复发病例中,年龄均60岁,均为宽颈动脉瘤者,其中后交通动脉瘤5例,前交通动脉瘤2例,所有复发动脉瘤病例均采用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治疗,经随访,无再次复发动脉瘤病例。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具有一定的复发率,本组为4.4%。其复发因素可能与患者年龄、动脉瘤位置及动脉瘤形状相关。采用支架辅助技术可较好处理复发动脉瘤。  相似文献   
40.
神经内镜辅助早期手术夹闭前交通动脉瘤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夹闭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前交通动脉瘤患者28例,29个动脉瘤。均在起病早期行全脑血管造影(DSA)后神经内镜辅助下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对存活者临床随访半年以上并复查DSA。结果本组术中神经内镜检查显示夹闭前3例发现了显微镜下未能发现的穿通支血管,夹闭后发现3例瘤颈夹闭不全,2例误夹穿通支血管,无手术死亡,重残1例(3.57%),轻残5例(17.85%),恢复良好22例(78.57%),随访半年以上未见再出血或复发。结论前交通动脉瘤手术夹闭中引入神经内镜能提高动脉瘤手术的夹闭率,预防漏夹和误夹,减轻对正常神经组织的损害,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