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5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21.
目的探讨《注射法》学生参与式双语教学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30名护理本科生在实施《注射法》参与式双语教学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5名学生对参与式双语教学课的教学效果表示满意,30名学生认为课堂气氛较单纯教师讲授更活跃,28名学生认为与单纯教师讲授相比更喜欢教师讲授结合学生参与的方式,30名学生认为参与式双语授课形式在以后的教学中值得推广。结论参与式双语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2.
《基础护理学》全英文教学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索<基础护理学>全英文教学的模式,为护理本科生学习护理专业英语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方法 以由少至多、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模式,逐步从双语过度到全英文授课;同时在具体教学方法 上,采用了演示法、参与式和交流式全英文授课.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进行效果评价,全英文教学在提升学生英语听说及理解运用能力上比双语教学有较大的优势;71.1%学生认为全英文授课会使他们在课堂上更为专注.结论 在<基础护理学>课程中循序渐进的实施全英文授课,可有效提高护理本科生专业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23.
参与式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中采用参与式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方法,探讨参与式双语教学的主要作用及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采用参与式双语教学法,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并能增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有助于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4.
肺癌病人痰液标本p53基因突变临床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晨玲  陈清  曹文峰 《中国肿瘤》2003,12(11):639-641
[目的]探讨痰液标本p53基因突变检测用于肺癌高危人群筛查和肺癌早期诊断方面的意义。[方法]应用PCR鄄SSCP对63例肺癌患者和30例肺良性疾病的肺组织和痰液细胞中p53基因5~8外显子的突变进行了检测,并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肺癌病人组肺癌组织中p53基因突变率为49.2%(31/63),对照组组织中突变率为3.3%(1/30),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肺癌组痰液标本中p53突变率为23.8%(15/63);肺良性疾病患者痰液中未发现p53基因突变。以痰液标本p53基因突变为诊断指标,诊断的敏感度为45.2%,特异度为96.8%,标化阳性预告值为93.5%,标化阴性预告值为63.9%,标化一致性为71.0%。[结论]检测痰液中p53基因突变能间接反映其在肺组织中的改变,该方法可作为肺癌高危人群筛查以及肺癌诊断的无创性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5.
《褥疮》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出现了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1]。本文介绍如何利用新兴学科现代教育技术并  相似文献   
26.
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的尝试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9  
自编双语教材在两届护理本科《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实施双语教学,针对不同内容采用既有双语又有全英语授课的模式,并从教学模式与方法、教材、教师能力、自我评价四方面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92.3%的学生赞同双语教学,82.1%的学生认同所采用的教学模式,72.6%认为专业英语水平有所提高。同时也显现教材的缺陷、教师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双语教学有必要在教学模式、师资培训、教材建设、配套政策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等方面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7.
目的:了解双带教模式下助产本科生实习体验,探讨早期实习及学院专任教师参与实习带教的必要性.方法:安排2017级二年级第4学期助产本科生进行6周内外科实习,在4个科室中试行学院专任教师与临床教师共同完成实习带教的双带教模式,其余科室仍采用传统的临床教师带教模式.实习结束后1周内选取不同带教模式下的助产本科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助产本科生认为学院教师与临床教师各有所长、互相补充,学院教师参与带教提高了科室重视程度,增加学生解惑与反馈意见的途径;二年级实习能够早期体验临床工作,提高学习意识,促进理论联系实践,但学生实习准备不充分制约实习效果;实习提高了助产本科生对护理职业认可度.结论:二年级早期内外科实习及双带教模式对助产本科生实习质量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8.
基因多态性与血清p53蛋白过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细胞色素P4 5 0 1A1(cytochromeP4 5 0 1A1,CYP1A1)和谷胱甘肽转硫酶M1(GlutathioneS -trans ferasesM1,GSTM1)基因多态性与血清p5 3蛋白过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 12 7名血清p5 3蛋白过表达阳性者为病例组 ,以 12 7名血清p5 3蛋白阴性者为对照组 ,分别采用多重差异PCR(multi-differentialPolymerasechainreaction ,MD -PCR)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GSTM1的缺失和采用等位特异PCR(allele -specificPoly -merasechainreaction ,AS -PCR)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CYP1A1基因的等位变异 ,采用 χ2 检验来比较GSTM1和CYP1A1的多态性的差异。结果 单独分析CYP1A1和GSTM1基因多态性在 2组中的分布没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GSTM1基因缺失型即GSTM1(- )和CYP1A1基因纯合突变型即CYP1A1Val/Val基因型联合增加了血清p5 3蛋白过表达的危险性 (P <0 0 5 ) ,OR及 95 %CI为 3 86 (0 95~ 15 5 9)。结论 CYP1A1和GSTM1的等位变异联合增加了血清p5 3蛋白过表达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29.
压疮护理知识网络教学的探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高等教育中网络化自主学习方式的效果.方法将42名护理本科生随机分为网络组和传统课堂组学习压疮护理知识,在试验前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课后考试成绩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学生课后考试成绩总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知识获取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网络组得分高;网络教学的总体满意度主要受对教学内容掌握的影响;网络授课特点中,学生对网络能拓展知识的特点评价最高.结论网络化自主学习方式能满足教学要求,并能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30.
关于《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目的提高护生护理专业英语水平,以增强其竞争力。方法根据《护理学基础》课程内容特点,确立了关键词、定义双语注解、部分护理技术双语授课及部分护理技术“全英”授课的3种双语教学形式,教学过程以课前指导预习—授课—课后跟踪反馈的方法来实施。通过成绩分析,问卷调查及教师研讨进行了系列的教学效果评价。结果85%学生认同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及前景性;72.6%学生认为对提高英语的运用能力有帮助。80%以上学生赞同所采用的独特的双语教学方法。同时在教材的选择,教师的培训方面也获得探索性经验。结论在《护理学基础》中实施双语教学有助于促进护生的专业英语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