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男性免疫不孕不育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男性免疫因素与不孕和不良妊娠结局的临床效应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首诊男性因素孕育障碍2856例,采用酶联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精浆和血清抗精子抗体(AsAb),抗心磷脂抗体(AsAb),对阳性者以补肾养血,清热活血的中成药或辅以皮质激素中西药联合治疗.结果阳性检出1403例,总阳性率48.97%,P<0.01;结论本文阳性检出率高出近年报道40%的近9个百分点,说明了AsAb AsAb阳性检出有一定的区域性,也说明了不孕不育准父亲AsAb AsAb同时检测的临床重要性,同时也更加突出了生殖免疫学在健康生殖工程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12.
目的 在SD大鼠的心肌缺血/冉灌汴模型上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对缺血再灌注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用药组:参松养心胶囊(4 g·kg-1·d-1),连续灌胃2周后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记录缺血始30 min内和再灌注60 min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次数和持续时间.再灌注60 min后摘除心脏测算心肌梗死面积.结果 (1)缺血后室性心律失常:参松养心胶囊组大鼠心肌缺血后室性早搏的发作次数[(6.7±0.3)次/30 min比(15.0±1.1)次/30 min,P=0.007]、室速的发作次数[(3.5±0.2)次/30 min比(14.7±0.6)次/30 min,P=0.003]和发作持续时间[(10.3±2.0)s比(28.3±4.6)s,P=0.018]以及室颤的发作持续时间[(7.0±1.1)s比(15.0±1.7)s,P=0.031]比对照组均明显减少;(2)再灌注后室性心律失常:参松养心胶囊组大鼠再灌注后室性早搏的发作次数[(5.3±0.8)次/60 min比(15.6±1.8)次/60 min,P=0.002]以及再室速发作的持续时间[(4.6±0.5)s比(13.5±0.6)s,P:0.001]比对照组有显著降低.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可以明显减少大鼠心肌缺血后窜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而且对于降低再灌注后室性早搏的发作次数和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持续时间也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13.
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并不常见。转子下骨折的治疗经历了从牵引、石膏固定、外固定支架和钢板内固定到能早期活动和减少并发症的弹性钉固定的历程。在北美,弹性钉已成为手术治疗儿童长骨干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1]。然而,文献中关于儿童股骨  相似文献   
214.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与颈椎不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眩晕与颈椎不稳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00/2002门诊和住院的84例VBI患者和30例健康志愿进行颈椎X线检查,在过伸过屈位X片上测量椎体间角度位移和水位移,在自然侧位X片上记录颈椎曲线。结果:VBI组有68例(81%)共74个节段有颈椎不稳,其中C5~619C3~416例,C2~3,C6~7各1例;正常对照组有4例(13%)共4个节段颈椎不稳,其中C4~52例,C3~4,C5~6各1例。两组颈椎不稳例数比较检验差异存在非常显著性意义(χ2=43.44,P<0.01)。VBI组颈椎线异常39例(46%),正常对照组颈椎曲线异常4例(13%),两组比χ2检验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χ2=10.31,P<0.01)。结论:VBI眩晕与颈椎不稳密切相关,颈椎不稳很可能是导致临床眩晕反复发作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15.
利用张力-应力原理,采用球囊持续扩张方法,治疗肛门直肠狭窄患儿13例,其中先天性肛门狭窄2例,肛门成形术后肛门狭窄5例,先天性直肠狭窄1例,术后或外伤性直肠狭窄4例,先天性肛门直肠狭窄1例。狭窄段长度0.6~1.0cm4例,1.2~5.0cm9例。8例曾经扩肛器扩肛失败。持续球囊扩肛每天20小时,扩张压力在狭窄部静息压力曲线的迅速上升期范围。13例中12例成功,即排便通畅,肛检及球囊造影示狭窄段消失。所需时间5~15天,平均6.7天。1例无效。随访6~18个月无复发者。球囊持续扩张为治疗小儿肛门直肠狭窄的可靠方法,特别适用于狭窄段长和常规扩肛器扩张治疗失败的患儿。  相似文献   
216.
目的:讨论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对患者胃肠动力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胃穿孔患者4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修复术治疗,比较两组的胃肠动力恢复情况、手术情况、生活质量、血清胃泌素、应激反应、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肠鸣音恢复、下床活动等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h、1 d、3 d的血清胃泌素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肾上腺素、皮质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下的疗效更为可观,患者术后的胃肠动力恢复时间更短,且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血清胃泌素受损小,术中应激反应低,术后并发症少,更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217.
【摘要】 目的 对比研究两种实习方式在小儿矫形外科临床教学实习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小儿矫形外科实习的2012级、2013级五年制医学本科生6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每组30人。对照组采取传统的以床位为基础的实习,即实习生管理固定床位的患儿;实验组采取以病种为基础的实习,即实习生管理同一病种的患儿,并定期轮转,两组均用PBL+LBL联合教学。实习结束后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及出科考核,应用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出科考核成绩,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满意度[补充统计学方法]。结果 实验组基本理论、病历书写及综合成绩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技能操作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调查显示,实验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病种为基础的实习方式在小儿矫形外科临床教学实习中的效果优于传统实习,可提高临床教学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218.
目的:探讨MUC1和E-cad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30例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36例单纯性增生内膜、50例不典型增生内膜及55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MUC1和E-cad蛋白表达。结果:从增生期子宫内膜→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样腺癌,MUC1和E-cad的正常表达率逐渐降低,异质表达率逐渐升高(P=0.000)。MUC1和E-cad蛋白表达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呈正相关关系(r=0.290,P=0.032)。结论:MUC1和E-cad蛋白异质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发生有关。MUC1和E-cad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的形成过程中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19.
目的探讨MCM7和p27蛋白的表达与甲状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甲状腺癌、30例甲状腺腺瘤、3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及2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MCM7和p27蛋白的表达。结果甲状腺癌组织中MCM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100.0%(50/50),均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20.0%(6/30)、结节性甲状腺肿23.3%(7/30)及正常甲状腺组织20.0%(4/20)(P〈0.01,P〈0.01,P〈0.01)。甲状腺癌组织中p2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22.0%(11/50),均显著低于甲状腺腺瘤100.0%(30/30)、结节性甲状腺肿100.0%(30/30)及正常甲状腺组织100.0%(20/20)(P〈0.01,P〈0.01,P〈0.01)。甲状腺癌中MCM7与p27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r=-0.326,P〈0.05)。结论 MCM7蛋白的高表达和p27蛋白的低表达可能涉及了甲状腺癌的发生过程。二者联合检测,可能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和判断甲状腺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20.
结直肠癌在恶性肿瘤发病率中排名前三位,其致死率居高不下.其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经典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改变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分子机制.而CpG岛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重要改变方式之一,其主要表现为基因组中的启动子区CpG岛发生DNA甲基化,如果这种甲基化发生在抑癌基因上,会使抑癌基因功能失活,从而诱发肿瘤.基因组广泛发生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