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0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87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黄斑区内界膜(ILM)剥除联合38G套管针应用治疗黄斑区视网膜下全氟萘烷残留的疗效。
  方法:选取来自厦门眼科中心2008-01/2013-10期间的29例29眼视网膜复位良好、但黄斑区视网膜下全氟萘烷残留的患者,分为A组、B组。 A组14例14眼,取出硅油后,直接以38 G套管针吸除黄斑区视网膜下全氟萘烷液体,术闭填充过滤空气。 B组15例15眼,取出硅油后,染色并完整剥除黄斑区ILM,范围约4PD,以38G套管针吸除黄斑区视网膜下全氟萘烷液体,术闭填充过滤空气。所有病例如在术后1 wk复查OCT发现黄斑裂孔形成者,均再行气液交换,填充16% C3 F8气体。观察两组病例术后4,8,24 wk最佳矫正视力( BCVA )变化,复查OCT观察黄斑区视网膜下全氟萘烷液体有无残留、有无黄斑裂孔形成及黄斑区形态变化等。
  结果:两组术后 4, 8, 24 wk 的 BCVA 均有提高, B 组的BCVA提高值优于A组( P<0.05)。 A 组术后24 wk 有7例(50%)黄斑裂孔形成,黄斑区无全氟萘烷残留。 B组术后24 wk 1例(7%)黄斑裂孔形成,黄斑区无全氟萘烷残留。
  结论:黄斑区内界膜剥除联合38 G套管针应用治疗黄斑区视网膜下全氟萘烷残留的方法可以彻底吸除黄斑区视网膜下全氟萘烷,较少出现黄斑裂孔,该方法安全、有效、微创,有效保护了黄斑区视功能。  相似文献   
12.
烧伤血清对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力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微管吸吮技术测量了烧伤血清刺激后24h内中性粒细胞(PMN)与内皮细胞(EC)粘附力的变化,并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了务血清作用下介导PMN-E 的主要3个粘附分子:CD11a/CD18、CD11b/CD18和细胞间粘附因子-1(ICAM-1),以探讨PMN-EC粘附力的分子基础,发现PMN在烧伤血清刺激后与正常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间粘附力迅速上升,于1h达到饱和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富组蛋白1(histatin1,Hst1)对人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迁移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人成纤维细胞按常规方法传代培养,分为空白对照组(DMEM+1%小牛血清)、A组(100 μg/ml Hst1)、B组(30 μg/ml Hst1)、C组(3μg/mlHst1),细胞计数法观察不同浓度Hst1(3~ 100μg/ml)在不同时相点(24、48、72 h)对人成纤维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将已融合的人成纤维细胞分为丝裂霉素C处理组及丝裂霉索C未处理组,各组中再次分为空白对照组(DMEM +1%小牛血清)、Ⅰ组(30 μg/ml Hst1)、Ⅱ组(10 ng/ml rhEGF)、Ⅲ组(30 μg/ml Hst1+ 10 ng/ml rhEGF)、Ⅳ组(15 μg/ml Hst1 +5 ng/ml rhEGF)、Ⅴ组(15 μg/ml Hst1+ 10 ng/ml rhEGF),通过体外细胞划痕实验考察Hst1对人成纤维细胞迁移功能的影响.结果 ①不同浓度的Hst1能够促进人成纤维细胞增殖,与浓度及时间无明显依赖关系,24h时间点A、B组细胞数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 <0.01);②30μg/ml Hst1能促进细胞划痕创面愈合,8h划痕愈合率约37.7%,与rhEGF联合应用时促划痕愈合率高于单独用药;利用丝裂霉素C排除细胞增殖作用后,30 μg/ml Hst1较空白对照组无促进细胞迁移功能(P>0.05),划痕愈合率较丝裂霉素C未处理对应组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且与rhEGF联合应用时促划痕愈合率与单独用药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st1能够促进人成纤维细胞增殖,但促迁移功能不明显.Hst1联合rhEGF使用时对人成纤维细胞划痕创伤愈合具有协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分析12例平均年龄(15±1)岁儿童肾移植患儿临床资料,探讨儿童肾移植临床特点及外科移植技巧。移植前静脉输入胶体液维持血压,移植中供肾动脉与髂总动脉作端侧吻合,观察移植后肾功能变化及并发症发生。12例移植过程顺利,移植肾灌注良好,未出现吻合口狭窄、栓塞等并发症,移植肾功能恢复良好。提示肾移植是治疗儿童终末期肾病的较理想手段,严格的配型选择、适宜的移植方式和围移植期处理,恰当的免疫抑制策略和良好的依从性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的临床和神经影像特点.方法 对4例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演变过程、CSF、头颅CT和MRI、EEG动态变化特点、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4例患者均存在低钠血症,纠正后出现精神意识改变、构音和吞咽困难、四肢瘫痪、肌张力障碍等症状,临床过程有双相性.EEG出现一过性的重度异常.头颅CT及CSF均未见异常.MRI特征性影像晚于临床表现10 d以后出现,4例患者首次MRI均为阴性,7~13 d后复查才显示病灶.MRI示4例患者均存在脑桥外髓鞘溶解症病灶,T1WI加权低信号,T2WI加权高信号,对称性地累及双侧尾状核、豆状核、丘脑、脑岛叶皮质、海马头部等部位,其中3例同时存在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改变,呈脑桥基底部位对称性T1低、T2高信号的蝶形病灶;Flair加权异常信号更清楚.3例有好转或痊愈,其中1例遗留明显肌张力障碍.结论 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与慢性低钠血症有关,合并低血钾、低血氯时可能更易发生.治疗时应尽量避免过快纠正,临床病程具有双相性.MRI的特征性改变出现较迟,复查MRI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背景:随着活体肾移植的广泛开展,如何保证活体肾移植供者的长期存活愈发引人关注。 目的:总结79名亲属活体供肾移植的临床评估情况,评价其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移植泌尿外科在2007-06/2010-08共完成亲属活体供肾移植评估79名,回顾分析供者相关的临床资料及移植的效果。 结果与结论:经评估共有38名供者合格,所有供者手术时间1.0-2.0 h,供肾热缺血时间15 s左右,冷缺血时间1.0-2.0 h,围手术期间无外科及内科并发症发生。随访至2011年8月,所有供、受者均正常生存,移植肾功能均保持在正常范围。采用比较严格的供者评估方式是保证供者长期存活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巩膜外加压联合不放液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抽取2012年10月至2015年12月来本院就医的70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作为目标对象,对70例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分组.对照组35例患者应用巩膜外加压联合放液手术治疗,实验组35例患者应用巩膜外加压联合不放液手术治疗,研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视力恢复、视网膜复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43%,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视力提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5.71%比62.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实验组(31.43%比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视网膜复位成功率为88.57%,实验组为94.2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巩膜外加压联合不放液手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具有较显著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机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8.
在急慢性脑损伤中β淀粉前体蛋白(β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β APP)、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 β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是较突出的炎性细胞因子.这些脑损伤相关因子(Injury-associated factors)通过它们的变化作用(如表达水平,功能和代谢的变化,以及可能影响细胞易感性的基因和环境因素等)对中枢神经系统(CNS)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健康受试者在空腹单次给药条件下服用2种盐酸二甲双胍片的生物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按单中心、开放、随机、单剂量、两周期、两序列、双交叉设计.36例成年健康受试者单剂量空腹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850 mg,用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血浆中二甲双胍血药浓度,用WinNonlin 7.0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  相似文献   
20.
家兔烧伤早期内脏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变化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血管是烧伤早期受损最明显的器官之一,研究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对了解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形成的机理,提高大面积烧伤的救治率都将具有指导意义。选本地雄性家兔26只,分正常、6h、12h、24h、48h五组,制成30%总体表面积(TBSA)Ⅲ度烧伤模型。观察了血浆胶体渗透压、循环内皮细胞(CEC)、血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以及心、肾、肠、肝、肺中ACE和MP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