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杨卫  罗凤奇  刘斌 《医学临床研究》2008,25(9):1668-1669
【目的】观察早期机械通气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不同时机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气管插管的时机不同患者病死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患者VAP为45.5%,病死率为0;B组患者VAP为81.3%,病死率为31.2%。【结论】早期机械通气可显著降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的病死率及VAP感染率。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怀化市120急救中心急救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院前急救作为急诊医学(院前急救、院内急救及急诊ICU)三个环节中的首要一环,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和120急救中心的广泛关注及重视.本文总结湖南省怀化市120急救中心2001年1月~2002年12月共出车6528次,其中急救人次(到达现场后需紧急救治的患者)926例,占总出车次数14.18%,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临床以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特征,并发神经、呼吸系统及心肌损害文献报道较多,但对并发低钠血症的报道较少。我院急诊科对近8年的112例AOPP急诊留观病例进行分析,其中并发低钠血症的26例(23.21%),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运用物理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症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海兰  姬冬梅  谢立威 《吉林医学》2008,29(20):1814-1814
盆腔炎是女性生殖道及周围组织的炎症。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囊肿,盆腔腹膜炎。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最常见的是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多发生在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妇女,初潮前、绝经后或未婚者很少发生盆腔炎。若在急性期未能彻底治愈则转为慢性盆腔炎,往往经久不愈,并可反复发作,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严重影响妇女健康。近几年来,笔者运用特殊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怀化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情况,探讨该地区院前急救特点,以指导本地区院前急救医疗体系的完善和建设。 方法从怀化市急救中心系统数据库中导出2013年9月21日至2016年9月20日有完整记录的12 744例院前急救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其中男性7033例,女性5711例,年龄为1个月~ 94岁,平均年龄(51.8±22.6)岁。具体分析不同治疗结局[院前急救非死亡、院前急救死亡(进一步细分为院前急救心脏性死亡和院前急救非心脏性死亡)]患者接受院前急救的调度时间、到达时间、现场时间、返回时间、出车总时间、急救半径、季度性分布、疾病类型、性别与年龄分布情况;分析不同疾病类型的院前急救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 结果(1)院前死亡组患者接受院前急救的到达时间、返回时间、急救半径明显小于院前非死亡组,前组的现场时间、出车总时间均大于院前非死亡组(P<0.01或P<0.05);院前心脏性猝死组患者接受院前急救的调度时间与院前非心脏性猝死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到达时间、返回时间、出差总时间和急救半径大于院前急救非心脏性猝死组,且现场时间明显小于院前急救非心脏性猝死组(P<0.01或P<0.05)。(2)院前急救组、院前非死亡组、院前死亡组、院前非心脏性猝死组及院前心脏性猝死组的病例数均以第1季度为最多。(3)在12744例院前急救患者中,创伤类居首位,占32.99%(4 204/12 744),且以21~50岁最多(其中交通事故又是创伤类最常见的原因);同为高发疾病的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类则以≥51岁的中老年患者最多,中毒类以21~50岁的青壮年患者最多(其中急性酒精中毒是中毒类最常见的原因,占中毒类的76.52%)。(4)在657例院前急救死亡患者中,创伤、中毒类的死亡分别居第一、五位,均以21~50岁最多;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类疾病分别居第二、三、四、六位,均以≥51岁中老年患者为最多;进一步分析发生心脏性猝死的院前急救患者又以循环系统类疾病为最多的。(5)男性院前急救总例数、总死亡例数及院前心脏性猝死例数均明显高于女性。(6)院前急救死亡患者数占院前急救总例数的5.16%(657/12 744);其中院前心脏性猝死占院前急救总例数的1.11%(141/12 744),占院前死亡患者数的21.46%(141/657)。 结论创伤,尤其是交通意外伤,是近年怀化市院前急救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且多见于青壮年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则是中老年患者院前急救和致死的主要疾病类型。加强急救网络建设、合理配制急救调度点设置,对存在心脏性猝死证据或危险因素的患者提高警惕,针对特定时节、病种和人群制定预防和应对预案,促进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群众化普及,注重心脑血管病和呼吸系统疾病防治,提高群众对常见急危重症的早期识别能力等针对性举措,都将有利于降低该地区院前急救的发生率、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肾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根据中毒程度分为轻度中毒组、中度中毒组和重度中毒组。并以 1 2 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尿素氮、尿酸、肌酐。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 ,除轻度中毒组无差异外 ,中、重度中毒组肾功能各项均有显著性改变 (P <0 .0 5或P <0 .0 0 1 )。结论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可造成肾脏的急性损伤 ,其损伤程度与中毒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留置胃管重复多次洗胃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作用。方法选取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对照组26例。治疗组现采用留置胃管重复多次洗胃方法救治。结果治疗组患者达到阿托品化时间早、胆碱酯酶恢复时间快、住院天数减少、抢救成功率高。结论留置胃管重复多次洗胃能提高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王园园  王淑清  谢立威  李晶 《吉林医学》2009,30(10):905-906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急救与护理。方法:分析41例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结果:41例患儿中轻、中度中毒者全部治愈,重度中毒患者死亡2例,抢救成功率97.47%。结论:对新生儿窒息患儿进行争分夺秒的抢救与细心护理至关重要,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移动IC U在危重患者院际长途转运中的运用效果,以指导制定符合基层医院特点的长途转运指南。[方法]记录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本院启动移动IC U院际转入IC U患者(移动IC U组)的各项指标,并与2011年3月至2012年2月常规急诊转运入IC U患者(急诊转运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主要指标如下:①两组转运人次及成功率、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评分)、转运里程、转运时间;②两组患者到达ICU后氧合指数、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乳酸及平均动脉压;③转运途中的设备故障、医疗差错及紧急医疗处置情况;④同时记录移动IC U组患者转运前,到达IC U时心率、血压、体温、血氧分压、血二氧化碳分压、血乳酸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移动ICU组较急诊转运组相比,①在转运里程无显著差异(71.4±26.7 km vs 67.2±24.8 km ,P >0.05)的情况下,虽转运患者的危重度更高(APACHEII评分25±9.3分 vs 20±6.3分,P <0.05),却转运成功率亦更高(94.2% vs 76.4%,P <0.05),而转运时间更短[(140.32±16.8) min vs (100.3±20.3) min ,P <0.05];②到达ICU后患者的氧合指数、平均动脉压,PaCO2、血乳酸水平更优,且差异有显著性( P <0.05);③设备故障、医疗差错、紧急医疗处置情况分别为0次与7次、12次与49次、0次和12次。④移动ICU组98例患者转诊前后心率、血压、体温、呼吸频率、氧饱和度、氧分压、PaCO2、碳酸氢根、血糖、血红蛋白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氧合指数好转、血乳酸下降,且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移动ICU模式在危重患者的院际长途转运中较传统急诊转运模式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及优越性,而加强转运人员对危重患者转运指南操作规程的培训和实施,是落实移动IC U在危重患者院际长途转运安全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