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77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药物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有了非常迅速和显著的发展。就诊断来说,1994年以前骨质疏松症是在骨折发生后被诊断的。直到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首次提出骨质疏松症定义和  相似文献   
92.
如果说,能够支持我们的身体以及与其他组织协作产生运动是骨骼的基本生理作用之一。那么我们在研究骨骼生理学和研究骨骼异常  相似文献   
93.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评估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5,自引:2,他引:63  
目的尝试一种分项目的纵向评定髋关节功能的方法———分项百分制髋评分,力求形象地反映患者术后髋关节的功能变化,便于临床随访及康复治疗。方法该评分是在Harris髋评分的基础上加以改良。改良内容包括:首先,将结果表达方式从总分表示改为以疼痛、功能和关节活动三个项目得分表示,每项为100分。每项实际得分非常直观地反映了患侧髋关节与正常髋关节在此方面的差距,有助于指导患者康复;其次,敏感性和重复性方面放弃影响因素多、结果不易肯定和术后康复指导不易纠正的评定内容,或减少它们的得分权重。在6年的临床应用中,我们评定了554例次髋关节。在临床评定时分别采用分项百分制髋评分和Harris髋评分,然后对评定结果进行Pearson相关系数统计学分析。结果分项百分制髋评分的平均分与Harris评分的总分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说明两者有可比性。分项百分制髋评分较Harris评分略为苛刻。结论分项百分制髋评分比Harris评分更加形象地反映了术后患者髋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便于临床随访。  相似文献   
94.
目的 观察 Reverdin手术治疗外翻的疗效。方法 自 1992年~ 1998年实施 Reverdin手术治疗外翻患者 17例 31足。术前于负重位行 X线检查,测量外翻角平均为 30°,第一跖骨间角平均 10.9°,近端关节固定角平均 19°。按常规治疗外翻的手术方法行趾跖外侧挛缩组织松解,显露跖骨头并切除内侧骨赘;同时按术前 X线片上划出的截骨线,测量楔形基底宽度,对跖骨头楔形内翻进行截骨,充分纠正近端关节固定角。结果 随访 1~ 8年,平均 4年 5个月, 17例 31足,优 10例 19足、良 6例 11足、差 1例 1足,优良率 96.8%。术后无一例出现截骨延迟愈合及跖骨头缺血性坏死。术后负重位 X线片复查示,近端关节固定角平均为 1.95°,平均改善 17°;外翻角平均 14.3°,平均改善 15°;第一跖骨间角平均 5.8°,平均改善 5°。结论 术前测量近端关节固定角是正确选择外翻手术方式的重要依据,可增加手术治疗的成功率,减少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95.
不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附43例报告)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 报告 1995年 5月~ 1998年 12月应用不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 43例。方法 采用不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 ,闭合复位 38例 ,切开复位 5例。结果 随访半年以上 30例 ,骨折全部愈合。结论 胫骨不扩髓带锁髓内钉应用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是治疗胫骨骨折的较好方法 ,易于在各级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96.
扩髓的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不稳定骨折   总被引:152,自引:0,他引:152  
作者回顾了26例不稳定的胫骨骨折,均采用扩髓的带锁髓内钉治疗。其中闭合骨折19例,开放骨折7例。除了3例闭合骨折失访,其余23例骨折平均随访20.4个月(3~63个月)。最终结果评分采用Johner-Wruh评分标准,在16例闭合骨折中,最终评定结果优13例,良2例,中1例;在7例开放骨折中,优3例,良2例,差2例。骨折平均愈合时间,闭合骨折13周(8~20周),开放骨折30.5周(12~96周)。随访的16例闭合骨折半年内均愈合;在7例开放骨折中,有1例骨折延迟愈合,时间超过1年,其余均在半年内愈合。闭合骨折随访16例,无1例感染。7例开放骨折有2例感染,其中1例造成骨折延迟愈合。以上26例病人手术后均无继发性骨筋膜室综合征、神经损伤、钉体或锁钉断裂等情况。作者认为扩髓的带锁髓内钉非常适用于闭合的胫骨不稳定骨折,而在治疗开放的胫骨骨折时,因为感染率高,应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97.
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人口老年化的发展,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威胁我国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严重的后果是骨折。骨质疏松患者由于骨量减少,骨结构退化,骨强度降低、脆性增加,日常生活或轻微创伤就可能导致骨折的发生。临床上,最常见的骨质疏松骨折部位为脊柱、髋部及桡骨远端。其他部位亦可发生骨折,如肱骨近端、胫骨近、远端骨折。脊柱骨折多发生在椎体,无明显外伤史或轻微外伤,  相似文献   
98.
骨质疏松症的流行病学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质疏松症患病率的增加与人口老龄化密切相关。根据2003年的国家人口普查结果统计,我国60岁以上人口为1.34亿,占总人口的10%以上;65岁以上人口为9400万,占总人口的7%。按照国际通用标准,我国虽属发展中国家,但人口结构已提前进入老年型。在今后较长时间内,我国60岁以上人口还将继续以年平均约3.2%的较快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99.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 ,早期内固定手术治疗可减少长期卧床所致的各种并发症 ,降低病残率和死亡率。从生物力学观点来看 ,连接有股骨颈内滑动加压钉的髓内钉系统更适宜作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物[1 ] 。笔者通过比较目前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常用的两种髓内固定系统股骨近端髓内钉 (proximalfemoralnail,PFN)和Gam ma钉的生物力学性能及临床疗效 ,评价二者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优劣。一、材料与方法1.生物力学试验 :取 8根 2 5~ 3 5岁男性新鲜尸体股骨 ,截除股骨髁 ,使其垂直高度保持一致 (3 0cm)…  相似文献   
100.
Gamma钉与滑动加压鹅头钉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比较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自1988年以来,作者分别应用国产Gamma钉和滑动加压鹅头钉治疗股骨转子周围骨折50例(51髋)和94例。通过比较认为,两种手术方法的平均住院日、术后并发症及关节恢复情况相似。术后随访时间分别为4~30个月和6~60个月,平均16个月和28个月。随访6个月以上共130例,所有骨折均愈合。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93.2%和94.2%。Gamma钉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切口长度、输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显著低于滑动加压鹅头钉组(P值<0.05)。Gamma钉作为一种新的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治疗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固、手术损伤小、失血少、感染率低等优点,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