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5篇
预防医学   39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目的:构建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共表达腺病毒并观察其在兔骨髓基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方法:实验于2005-03/12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全军骨肿瘤研究所完成。①分别克隆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分别依次亚克隆至穿梭载体构建重组穿梭质粒pAdT-B2V并酶切鉴定;后经PmeI酶切线性化后与骨架质粒感受态细胞AdEasier-1 Cells经电穿孔法同源重组得到腺病毒质粒pAdBMP-7并酶切鉴定。②PacI酶切线性化后的pAdBMP-7腺病毒质粒转染293细胞包装后获得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AdBMP-7,在荧光显微镜下计算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细胞个数,测定AdB2V滴度。③将AdBMP-7体外感染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后,以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鉴定外源基因的表达,以B-肌动蛋白为内参照,未感染细胞为对照。④AdB2V感染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后72h以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外源基因的表达,以未感染组为对照。 结果:①酶切鉴定表明外源基因已插入到pAdTrack—CMV穿梭质粒且腺病毒重组质粒pAdBMP-7构建成功。②经293细胞包装3d后可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氯化铯梯度离心法最终获得约3&;#215;10^9 efu/L滴度的重组腺病毒。③体外感染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后荧光显微镜观察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证实外源基因可在兔骨髓基质干细胞中表达,未感染组为阴性。④AdB2V感染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后以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均观察到外源基因的阳性表达,未感染组呈阴性表达。 结论:成功构建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基因共表达重组腺病毒,证实了其在兔骨髓基质干细胞的表达,为骨再生的局部联和基因治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3种强度不同的脉冲电磁场对小鼠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以期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将4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n=10),分别为磁场组和对照组。磁场组分别暴露于强度分别为10×10-4,20×10-4,30×10-4T的脉冲磁场下(f=15Hz),暴磁时间为6h/d;对照组饲养于线圈中,但不暴磁。10d后统一摘右眼取血,测定血细胞比容及全血高切、低切表观黏度。结果:磁场组血细胞比容、全血高切、低切表观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以10×10-4T组各项指标犤(0.462±0.10)%,(5.976±0.31),(35.257±3.62)mPa·s,5.903±0.37犦降低最为显著(t=5.015-13.33,P<0.01)。结论:低强度脉冲电磁场可以降低血细胞比容及全血高切、低切表观黏度,可提高血液的流动性,改善微循环,有利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
江鹰  罗二平  申广浩  谢康宁  吴小明 《医学争鸣》2007,28(12):1142-1143
目的:分析难治性癫痫患者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视频脑电图(VEEG),颅内脑电图以及磁共振成像(MRI),探讨仪器定位的应用价值.方法:难治性癫痫患者75(男52,女23)例,年龄(30.6±18.3)岁,均行VEEG,发作间期PET及MRI检查,51例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14例行颅内电极埋藏术,根据Engel疗效分级评估手术疗效,比较PET,MRI和VEEG在对致痫灶的术前定位准确性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癫痫患者70例在发作间期脑PET异常表现,5例脑组织代谢未见明显异常.PET病变定侧率高于VEEG,FDG PET低代谢灶检出率高于MRI.结论:发作间期PET对癫痫灶定位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优于MRI和头皮EEG,头皮EEG,MRI及PET相结合可确定病灶部位、选择手术适应证和预测疗效.  相似文献   
14.
实时超声造影对肾脏恶性肿瘤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肾脏恶性肿瘤的造影特点,评价超声造影诊断肾脏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超声诊断为肾脏占位病变或可疑肾脏占位病变的患者,应用新型声学造影剂声诺维进行超声造影检查,结果与病理对比.结果25例肾脏恶性肿瘤造影剂灌注显像无一定规律;3例肾柱肥大造影后与正常肾组织造影剂显像一致;2例肾囊肿内无造影剂显示.结论超声造影对肾脏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HIS与PACS软件融合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实现PACS与HIS的系统集成。方法:使用Powerbuilder设计电子申请系统,利用Oracle存储过程实现不同系统间的数据同步。结果:完成了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的PACS/HIS软件融合,经临床应用,反应良好。结论:系统集成应根据医院需求,由信息科牵头,多方论证,遵循高可用性、低耦合度的原则,在保证软件实用、流程合理的前提下,应最大限度地压缩新旧流程的共存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模拟缺氧条件下增氧呼吸器对人体血氧饱和度和心率的影响. 方法:16名受试者在低压舱中(模拟海拔5000 m)进行运动负荷试验,随机分为2组(n=8):A组佩戴使用增氧呼吸器,B组不使用仪器. 分别检测血氧饱和度(SaO2)和心率. 结果:与B组比较,A组SaO2值明显增加(P<0.05),心率的变化则没有显著性差异. 运动负荷结束后3 min及5 min心率恢复速度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增氧呼吸器能有效地促进高原习服过程,提高和改善低氧条件下人体的劳动能力.  相似文献   
17.
昼夜节律对PEMFs暴露小鼠血液流变学及红细胞脆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昼夜节律对脉冲电磁场暴露小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3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n=10): 对照组、磁场A组和磁场B组.两磁场组饲养于强度为8×10-4 T的脉冲电磁场(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PEMFs)环境中(f=15 Hz),暴磁时间均为6 h/d(磁场A组为白天10∶00~16∶00,磁场B组为夜间22∶00~4∶00).对照组饲养于线圈中,但不暴磁.10 d后统一摘右眼取血,对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红细胞脆性进行测定.结果: 磁场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液流变学特性以及红细胞脆性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磁场组(A,B)之间比较,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和开始溶血NaCl溶液浓度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完全溶血的浓度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PEMFs可以改善小鼠血液流变特性,降低红细胞脆性,白天暴磁效果优于夜间,提示昼夜节律对其生物效应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基于语义的电子病历智能全文检索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检索结果更精确的电子病历检索算法,更好地促进电子病历在科研辅助方面的开发利用。方法:以基于关键字的全文检索技术为基础,通过对电子病历档案库的前期分析,自动学习相关领域词汇的语义关系并建立本体库,在此基础上对电子病历进行全文语义检索。结果:该技术强调关键词的语义性,检索结果更精确更智能,更符合人类的思维习惯。结论:使用基于语义的电子病历智能全文检索系统,可以有效地改善检索结果,提高电子病历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共表达腺病毒并观察其在兔骨髓基质干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实验于2005-03/12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全军骨肿瘤研究所完成。①分别克隆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分别依次亚克隆至穿梭载体构建重组穿梭质粒pAdT-B2V并酶切鉴定;后经PmeI酶切线性化后与骨架质粒感受态细胞AdEasier-1Cells经电穿孔法同源重组得到腺病毒质粒pAdBMP-7并酶切鉴定。②PacI酶切线性化后的pAdBMP-7腺病毒质粒转染293细胞包装后获得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AdBMP-7,在荧光显微镜下计算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细胞个数,测定AdB2V滴度。③将AdBMP-7体外感染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后,以荧光显微镜观察绿色荧光蛋白表达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鉴定外源基因的表达,以β-肌动蛋白为内参照,未感染细胞为对照。④AdB2V感染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后72h以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外源基因的表达,以未感染组为对照。结果:①酶切鉴定表明外源基因已插入到pAdTrack-CMV穿梭质粒且腺病毒重组质粒pAdBMP-7构建成功。②经293细胞包装3d后可观察到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氯化铯梯度离心法最终获得约3×109efu/L滴度的重组腺病毒。③体外感染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后荧光显微镜观察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证实外源基因可在兔骨髓基质干细胞中表达,未感染组为阴性。④AdB2V感染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后以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均观察到外源基因的阳性表达,未感染组呈阴性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基因共表达重组腺病毒,证实了其在兔骨髓基质干细胞的表达,为骨再生的局部联和基因治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低强度脉冲电磁场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低强度脉冲电磁场(pulse electromagnetic fields,PEMFs)对骨质疏松大鼠的影响,以确定何种指标为最佳治疗效果。方法:64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8组:正常对照组、去势组、2&;#215;10^-4T磁场照射组、4&;#215;10^-4T磁场照射组、8&;#215;10^-4T磁场照射组、4&;#215;10^-4T磁场照射夜晚组、药物治疗组、4&;#215;10^-4T磁场照射同时药物治疗组。在不同强度磁场环境中饲养2个月。测定全身骨密度,并进行骨形态计量。结果:去势后大鼠骨密度明显降低,骨显微结构出现了病理改变。经过2个月的电磁场治疗。在各种磁场强度下大鼠骨密度均比去势组有显著改变。在8&;#215;10^-4T强度以内,改变数值随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另外,夜晚组效果比白天组稍差。结论:PEMFs对去势大鼠的骨质疏松症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在频率一定的情况下,8&;#215;10^-4T以内效果随强度增加而增加,另外对于大鼠白天治疗比晚上治疗效果要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