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7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26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26篇
基础医学   67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217篇
内科学   84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43篇
外科学   37篇
综合类   305篇
预防医学   134篇
眼科学   15篇
药学   118篇
  1篇
中国医学   105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青蒿素作为重要的抗疟药物,因其抗疟作用效率高、速度快、毒性低并且与大部分其他类别的抗疟药无交叉抗性等优点,成为目前全球抗疟的主要药物,虽然在泰柬边境地区已出现了青蒿素耐药性,但就目前全球各.地使用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为基础的联合疗法(ACT)疗效来看仍能达到90%以上,因此必须对刚刚出现的青蒿素耐药性现象迅速采取遏制行动。本文主要通过描述青蒿素的抗疟机制,讨论其耐药性机制,以及对青蒿素的发展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2.
刘永  王芬  陈新  莫京平  罗丹  余琳 《现代医药卫生》2013,(13):1982-1983,1985
目的了解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选择重庆市潼南县人民医院2012年1—6月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出院病历381份,填写患者基本情况和围术期抗菌药物用药情况调查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价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结果 381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中,使用抗菌药物334例,使用率为87.66%;未使用抗菌药物47例,占12.34%,均未发生手术切口感染。334例使用抗菌药物患者中,单用抗菌药289例(86.53%),二联用抗菌药45例(13.47%),无一例使用三联以上抗菌药物。切口甲级愈合率为100.00%。结论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存在用药指征把握不严、抗菌药物品种档次高选、用药时机不当以及过度使用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规范化管理,提高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73.
目的:比较使用尿激酶持续泵入法与美国肾脏病基金会肾脏病预后质量倡议(Kidney disease outcomes quality initia-tive,K/DOQI)指南推荐的方法对中心静脉永久性导管血栓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6例临床诊断导管内血栓形成病例进行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其中治疗组33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使用1000单位/ml尿激酶溶液100ml以50ml/小时持续泵入;对照组采用5000单位/ml尿激酶溶液2ml进行溶栓治疗,比较两种溶栓方法对中心静脉永久导管血栓的治疗效果及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溶栓后通畅率93.9%,对照组溶栓后通畅率90.9%,两组溶栓后通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溶栓成功半月后,治疗组通畅率84.8%,对照组通畅率60.6%,溶栓成功一月后,治疗组通畅率81.8%,对照组通畅率54.5%,两组患者再次形成血栓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种不同溶栓治疗方案对患者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尿激酶持续泵入法与常规溶栓法比较,其治疗成功率高,复发率低,无明显副作用及治疗并发症。  相似文献   
74.
罗丹  陈丹  白曦晨  向极钎  樊建元  刘卫 《今日药学》2021,31(12):909-913,917
目的 研究富硒青钱柳-黄精复方对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降尿酸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氧嗪酸钾建立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以生理盐水、阳性药别嘌呤醇和富硒青钱柳-黄精复方连续灌胃给药14 d.检测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UA)、尿素氮(BUN)及肌酐(CR)水平,测定肝脏黄嘌呤氧化酶(XOD)、黄嘌呤脱氢酶(XDH)和腺苷脱氢酶(...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保胎灵联合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7月至2010年12月于本院确诊的198例先兆早产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保胎灵+盐酸利托君,n=96)和对照组(单用盐酸利托君,n=102)。观察两种方案治疗先兆早产的显效时间、治疗时间、住院时间、保胎成功率、延长孕龄时间和保胎至≥35孕周分娩率、产后出血量/率、新生儿预后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的作用。两组孕妇年龄、孕周、孕次、产次、宫缩及宫颈扩张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对象本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两组显效时间、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保胎成功率、延长孕龄时间和保胎至≥35孕周分娩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预后较对照组好(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保胎灵联合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早产可提高盐酸利托君疗效,改善新生儿预后,降低盐酸利托君不良反应,但是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尚需大样本、多中心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76.
目的:比较微针刀疗法与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颈源性眩晕(CV)的疗效及对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的影响。方法:将200例CV患者随机分为微针刀组(100例,脱落5例)和药物组(100例,脱落3例)。微针刀组于后颈项部寰枢段枕下三角区域行微针刀治疗,隔日治疗1次,共治疗7次;药物组予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每次6 mg,每天3次,连续口服14 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和3个月随访时比较两组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椎动脉Vm,并随访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及随访时,两组DH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01),且微针刀组低于药物组(P<0.001);治疗后,两组双侧椎动脉Vm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微针刀组高于药物组(P<0.05);微针刀组总有效率为96.8%(92/95),高于药物组的67.0%(65/97,P<0.001)。结论:微针刀疗法可改善CV患者眩晕症状和平衡功能障碍,提高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临床疗效优于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  相似文献   
77.
1 病例报告 患者24岁,因停经23周入院。结婚1年,孕0产0。停经40d于当地卫生院查尿HCG阳性,即行人工流产术。术后未行经,下腹渐增大,遂来我院要求引产。查体:宫底脐下一指,胎位、  相似文献   
78.
小胶质细胞(MG)是中枢神经系统(CNS)重要的免疫效应细胞,也是存在于视网膜内的主要吞噬细胞,执行免疫监视、神经营养支持、清除碎片等功能,对维持视网膜突触结构和正常视觉功能有重要作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临床上中老年人群常见的致盲性眼病,病因复杂但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伤。近年来有研究显示,MG迁移、增殖、激活、极化等过程与AMD的发病密切相关,可能是参与AMD病理过程的关键环节。本文就MG的来源、发育、生理功能及其在AM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研究及治疗AMD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79.
树接种以人乙肝病毒(HBV)后,过半数动物获感染。HBV感染量可低于1CID/ml。HBV阳性树血清能连续传代感染,并可用乙肝疫苗预防。用此动物模型进行HBV及(或)黄曲霉毒素B1(AFB1)诱癌研究。结果,肝癌及癌前病变诱发率在感染HBV并摄入AFB1的树显著高于单暴露MFB1或HBV者;感染者肝组织及(或)肝癌中检出HBVDNA并可整合于宿主肝基因中。提示HBV和AFB1有协同致癌作用并支持HBV与肝癌的病因学联系。  相似文献   
80.
目的比较周边虹膜切除术与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早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仅局部用药即可控制眼压在正常范围内的早期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8例(54眼),应用周边虹膜切除术对28例(32眼)早期闭角型青光眼进行手术治疗,其结果与同类病人(20例22眼)的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结果进行比较。术前,术后一个月内每周一次,半年内每月一次,半年后三个月一次做眼压、裂隙灯检查直至1年。比较两者在术后眼压控制、视力恢复及前房情况,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组术后平均眼内压为15.2±3.1mmHg,而同类病人经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后平均眼内压为14.9±2.6mmHg。分别经周边虹膜切除术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两类病人眼内压在术后早期无明显差异(P>0.05)。经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18眼(81.8%)最佳矫正视力提高,0.4者占63.6%,经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无明显提高,其中8眼视力不增反降,最佳矫正视力0.4者占18.8%,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术后中央前房深度无明显变化,而经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术后中央前房深度显著加深,两者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早期患者施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房角显著加宽,中央前房深度显著加深,矫正视力也不同程度提高,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