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27篇
  免费   325篇
  国内免费   163篇
耳鼻咽喉   34篇
儿科学   38篇
妇产科学   30篇
基础医学   255篇
口腔科学   54篇
临床医学   903篇
内科学   461篇
皮肤病学   68篇
神经病学   140篇
特种医学   248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448篇
综合类   1728篇
预防医学   750篇
眼科学   65篇
药学   710篇
  5篇
中国医学   850篇
肿瘤学   221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198篇
  2022年   186篇
  2021年   223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337篇
  2013年   269篇
  2012年   275篇
  2011年   311篇
  2010年   246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262篇
  2007年   279篇
  2006年   260篇
  2005年   301篇
  2004年   245篇
  2003年   223篇
  2002年   164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188篇
  1998年   175篇
  1997年   193篇
  1996年   194篇
  1995年   170篇
  1994年   159篇
  1993年   118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75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38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8篇
  1978年   6篇
  1965年   14篇
  1962年   5篇
  1960年   7篇
  1958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彭兴国  许耿瑞  何晴  蔡朗 《当代医学》2012,18(21):83-84
目的 对比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共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采用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而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2.50% vs 86.25%,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00% vs 12.50%,P>0.05).结论 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与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相当,两者不良反应也较低,若考虑到经济费用因素,则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较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02.
某些中枢神经元通过分叉轴突向两个以上核团投射。轴突分叉点的位置通常由计算轴突主干传导时间予以估测。但是,本工作用该法的4个公式计算细胞内或细胞外记录到的数据未能得到一致和可信的数值。结果提示,计算法的原理是不合理的,并至少对在细胞内或细胞外记录条件下估测轴突分叉点是不适用的。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本研究基于磁共振化学交换饱和转移谷氨酸成像(GluCEST)探索精神分裂症(SCZ)脑内神经生化物质特点,为SCZ的病理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应用磁共振CEST技术检测满足入组的21例SCZ患者及16例健康对照(HC)的大脑不同区域谷氨酸水平,并对谷氨酸水平有差异的脑区分别与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HC组相比,SCZ组额叶谷氨酸水平明显升高(P<0.05),海马谷氨酸水平明显降低(P<0.05)。SCZ组额叶、海马的谷氨酸水平与PANSS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SCZ GluCEST成像发现谷氨酸神经递质功能异常,为SCZ的病理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研究课堂教学中教学互动反馈系统对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以期为构建适合护理专业的高效互动课堂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厦门医学院大学二年级刚刚开设《基础护理学》的2018级本科护理专业4个班共12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照教学方法选择5、6班(n=64)为试验组,3、4班(n=65)为对照组,对照组在课堂中使用传统...  相似文献   
105.
目的:分析LASIK治疗近视眼的并发症,探讨其原因与预防。 方法:使用Allegretto准分子激光机和Moria-M2微型角膜板层刀,连续对1100例近视者(2151眼)实施常规LASIK手术矫正。术后随访3~30mo。 结果:在随访期内,97%的眼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无角膜感染、无弥漫性层间角膜炎和激素性高眼压等严重并发症。术中并发症有:游离瓣4眼(0.19%),角膜瓣破损4眼(0.19%),小角膜瓣4眼(0.19%),不完全角膜瓣5眼(0.23%),角膜上皮损伤15眼(0.70%),角膜瓣边缘出血67眼(3.11%),球结膜出血214眼(9.95%)。术后并发症有:干眼症状710眼(33.01%),夜间光晕802眼(37.28%),视力波动788眼(36.63%),点状角膜表层细胞脱落410眼(19.06%),角膜高阶波前像差增大805眼(37.43%),过矫20眼(0.93%),欠矫43眼(2.00%),屈光回退48眼(2.23%),角膜瓣层间异物22眼(1.02%),丝状角膜病变2眼(0.09%),角膜瓣下上皮内生2眼(0.09%),单疱病毒角膜炎1眼(0.05%)。 结论:LASIK手术要求术者经验丰富,设备性能精良。尽管如此手术并发症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106.
目的:通过对长宁社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布规律、中医证型特点和诊治现状进行调查统计,对其原发病因、中医证型与效应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方法:随机取样收集病例500例,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脉采用K-means聚类分析,再对各种类型进行主成分分析,判定各种类型的代表症状,归纳出基本证型;对每位患者的治法和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调查收集的LDH常见症状24种,症状出现频率较高的是腰骶疼痛、腰腿疼痛、腰部胀痛、单侧下肢放射痛、单侧下肢麻木,活动后加重;症状出现频率较低的是髋部疼痛、鞍区麻木、大小便失禁.91%的患者首选非手术治疗,疗效达95%以上;辨证分型与X线、CT扫描结果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肝肾亏虚、气滞血瘀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根本病机;X线、CT扫描可作为LDH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之一;非手术治疗为LDH首选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在四氯化碳联合小牛血清制备肝纤维化模型基础上制备肝硬化模型.方法 20%四氯化碳腹腔注射联合1.2%小牛血清蛋白皮下注射制备肝硬化模型,SD大鼠84只,雌雄各半,空白组共16只,其余为模型组.于实验第5周、第8周随机选取模型组大鼠雌雄各一只杀检,取肝组织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病理变化.若造模成功,即杀检模型鼠,并检测肝纤维化指标及做肝组织病理检测.结果 5周时肝细胞脂肪变性,汇管区炎症明显,少量纤维间隔;8周时假小叶形成,纤维间隔明显.9周杀检肝纤维化指标异常,肝假小叶形成广泛.死亡率2.6%.结论 20%四氯化碳联合小牛血清制备大鼠肝硬化模型死亡率低,成模率高,操作简单,时间短.  相似文献   
108.
<正>扁平苔藓是一种常见皮肤黏膜慢性炎症,常伴有口腔黏膜损害。口腔扁平苔藓主要表现为网状损害、斑块、糜烂,以中心糜烂型为最重,常伴有疼痛,且长期不愈,有癌变倾向。我院门诊于2008年3月~2011年8月,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24例口腔扁平苔藓,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8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患者,男20例,女28例;年龄18~60岁;疗程1个月~8年;其中网状损害30例,糜烂型18例;病损部位均累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评价30年来国内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电子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学术期刊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等作为资料来源,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1年12月。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1个随机对照试验,包括2629例患者。中西医结合总有效率要优于传统的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对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th强直性脊柱炎综合指数的改善有潜在优势。结论:仍需高质量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中西医结合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伤组、模型组、电针组和假针组,每组12只,后3组以阻断肠系膜上动脉45min后再灌注的方法建立肠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电针组于再灌注前30min施电针(2.5mA,2Hz/100Hz,0.5h)足三里穴治疗,假针组于相同时间内轻轻点刺体表双非经穴点(腹白线旁2cm,约平剑突下5cm水平),假伤组和模型组不予干预治疗。各组于再灌注1h、3h观察肠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检测肠组织含水率、肠组织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及肠黏膜血流量(IMBF)的变化。结果:再灌注1h、3h,电针组肠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比模型组均明显减轻,肠组织含水率[(74.00±2.11)%、(78.78±0.80)%]比模型组[(80.69±1.66)%、(83.17±2.08)%]显著降低(均P<0.01);肠组织DAO活性[(68.83±4.31)U/L、(47.84±5.57)U/L]和IMBF[(152±5.8)PU、(139.8±6.1)PU]与模型组[(32.86±4.72)U/L、(17.01±2.96)U/L]、[(124.7±8.3)PU、(89.4±13.2)PU]相比均明显升高(均P<0.01);假针组肠组织病理、含水率、DAO活性及IM-BF则均与模型组无显著差异(均P>0.05)。结论:电针不仅能减轻大鼠肠缺血再灌注炎性损伤,还能增加肠组织供血,并能保护由此受损的肠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