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08篇 |
免费 | 92篇 |
国内免费 | 6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8篇 |
儿科学 | 19篇 |
妇产科学 | 145篇 |
基础医学 | 77篇 |
口腔科学 | 16篇 |
临床医学 | 378篇 |
内科学 | 86篇 |
皮肤病学 | 5篇 |
神经病学 | 13篇 |
特种医学 | 38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38篇 |
综合类 | 679篇 |
预防医学 | 287篇 |
眼科学 | 30篇 |
药学 | 260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172篇 |
肿瘤学 | 8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篇 |
2023年 | 34篇 |
2022年 | 46篇 |
2021年 | 60篇 |
2020年 | 54篇 |
2019年 | 43篇 |
2018年 | 37篇 |
2017年 | 31篇 |
2016年 | 28篇 |
2015年 | 35篇 |
2014年 | 85篇 |
2013年 | 77篇 |
2012年 | 100篇 |
2011年 | 99篇 |
2010年 | 92篇 |
2009年 | 113篇 |
2008年 | 131篇 |
2007年 | 139篇 |
2006年 | 137篇 |
2005年 | 145篇 |
2004年 | 131篇 |
2003年 | 79篇 |
2002年 | 95篇 |
2001年 | 75篇 |
2000年 | 65篇 |
1999年 | 36篇 |
1998年 | 45篇 |
1997年 | 41篇 |
1996年 | 30篇 |
1995年 | 36篇 |
1994年 | 35篇 |
1993年 | 28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19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15篇 |
1987年 | 17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9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9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75年 | 2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健康教育对血液净化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有计划地实施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对血液净化患者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自我维护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应用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作为血管通路的血液净化患者,按患者对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维护的认知和配合程度分为:主动配合组31例,被动配合组21例和不配合组8例.比较3组患者中人工血管使用寿命的长短,通过分阶段有计划地实施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分析患者在健康教育前后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自我维护知识掌握程度和患者遵医行为的改变.结果 主动配合组患者的血管使用时间显著长于其他2组.3组患者在健康教育实施前后内瘘自我维护知识掌握和遵医行为均有提高,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的通畅率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科学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居家的遵医行为,减少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延长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提高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家庭及社会的负担.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个体化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有效地开展糖尿病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 将140例住院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0例,2组患者均接受糖尿病药物治疗,对实验组患者和家属从入院至出院及出院后实施为期半年的中西医结合个体化健康教育,利用SF-36量表、糖尿病认知调查表对2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认知程度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社会功能、躯体健康、躯体疼痛、心理健康、精力、情绪角色功能等6个维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个体化健康教育模式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4.
目的:由于不同的完成方法可能导致与视功能相关生活质量测量结果的不同,探讨调查员当面询问、电话询问和邮寄量表这3种完成方式应用结果的可信程度和应用可能。方法:调查对象为2002-09/2003-06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住院或门诊收治的单眼视力下降的患者或社区居民63人,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远视力和眼部疾病分成3组(每组21人),于直接填写完成第1份中文版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后,间隔2周,再分别以当面询问、电话询问和邮寄量表的方式完成第2份量表。结果:各组两次完成的量表的克郎巴赫α系数和分半信度都大于或等于0.70。除了维“调节能力”外,各维和总体得分的重测信度良好。当面询问组和电话询问组重复测量的时间明显低于初次完成时间。结论:无论是直接询问,电话询问,还是邮寄量表的方法测量的结果可信度均良好,可以根据具体状况决定采用何种方式用于与视功能相关生活质量量表的完成。 相似文献
65.
66.
老年人跌倒相关因素与骨骼强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分析老年人平衡能力与跌倒的相关性以及跌倒的其他相关因素。方法:于2005-09/10调查北京市方庄地区60岁以上能够独立行走的老年人140名,男62名,女78名,男性年龄60 ̄79岁,女性年龄60 ̄77岁,均知情同意。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问卷调查、骨密度测量和平衡能力测试。①问卷包括一般情况、饮食、运动、健康情况和跌倒、骨折情况的调查。②测量左手桡骨骨密度。③平衡能力包括直立、单脚站立、行走步态、起立和行走、串行和列行步列检查以及握力检查。并分析老年人跌倒情况与以上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40名调查对象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不同性别调查对象的跌倒发生率比较:过去3年内,跌倒发生率男性为35%,女性为44%。②调查对象的日常生活习惯与跌倒情况的相关性:男女饮用牛奶量和年数以及家务劳动时间与跌倒次数、骨折次数、骨密度均无相关性(P>0.05),而过去和现在的运动时间与跌倒次数、骨折次数、骨密度都呈显著相关性(P<0.05)。③调查对象的健康状况与跌倒情况的相关性:男女的各种疾病患病率与跌倒次数无相关性(P>0.05),跌倒次数与骨密度无相关性(P>0.05)。④调查对象的平衡能力指标与跌倒情况的相关性:闭眼时单腿直立时间、行走步态、从椅子上的起坐情况、串行和列行的完成时间、左右手最大静态握力与跌倒次数都呈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老年人的跌倒发生率相当高,主要原因为平衡能力减弱,而与骨骼强度的相关性不大,提示老年人应加强协调性的锻炼和训练。另外,女性跌倒率高于男性,提醒女性应进行有目的的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67.
目的 评价新式剖宫产术对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352例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临床资料。结果 新式剖宫产术比传统术式术后再次剖宫产手术时间短,术后排气早,粘连发生率低,粘连程度轻。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8.
69.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人重组干扰素-α-2b(IFN-α-2b)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效果.方法:45例内异症患者分为3组,试验组(手术+人重组IFN-α-2b联合治疗)15例, 对照组A(手术+达菲林联合治疗) 20例,对照组B(单纯手术治疗)10例.各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2、3个月,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A125 水平和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子宫内膜抗体(EMAb)水平.术后随访,评估临床情况,并记录联合应用人重组IFN-α-2b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1)试验组和对照组A于术后1~3个月血清CA125和EMAb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 (均P < 0.05);试验组和对照组A间术前、术后1、2、3个月血清CA125和EMA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试验组和对照组B间术前血清CA125和EMA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而术后1个月时试验组较对照组B的EMAb水平降低(P < 0.05).(2)随访观察联合使用人重组IFN-α-2b治疗后有低热、关节肌肉酸痛及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停药后症状完全消失.结论:手术联合人重组IFN-α-2b治疗内异症的CA125和EMAb的水平与联合达菲林治疗基本相似,均比单纯手术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70.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态心电图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MHD)患者心律失常和ST-T改变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我院行MHD的35例尿毒症同时予24 h动态心电图(DCG)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DCG检查提示偶发早搏或轻度ST-T改变8例(22.9%);心律失常、缺血性ST-T改变和T波高耸27例(77.1%),均有1种以上心电图改变,以心律失常和缺血性ST-T改变为主.心律失常包括有临床意义的房性早搏较多11例(31.4%),室性早搏较多10例(28.6%),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3例(37.1%),心房纤颤4例(11.4%);缺血性ST-T改变10例(28.6%);T波高耸9例(25.7%).结论 尿毒症患者DCG异常改变发生率高,且具有多种心律失常和(或)ST-T改变同时存在的特点,高度重视、积极防治是提高尿毒症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