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33篇 |
免费 | 141篇 |
国内免费 | 12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7篇 |
儿科学 | 48篇 |
妇产科学 | 11篇 |
基础医学 | 131篇 |
口腔科学 | 18篇 |
临床医学 | 466篇 |
内科学 | 286篇 |
皮肤病学 | 54篇 |
神经病学 | 75篇 |
特种医学 | 90篇 |
外科学 | 245篇 |
综合类 | 946篇 |
预防医学 | 268篇 |
眼科学 | 52篇 |
药学 | 336篇 |
6篇 | |
中国医学 | 437篇 |
肿瘤学 | 11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篇 |
2023年 | 47篇 |
2022年 | 83篇 |
2021年 | 80篇 |
2020年 | 73篇 |
2019年 | 67篇 |
2018年 | 72篇 |
2017年 | 33篇 |
2016年 | 56篇 |
2015年 | 59篇 |
2014年 | 131篇 |
2013年 | 121篇 |
2012年 | 138篇 |
2011年 | 162篇 |
2010年 | 167篇 |
2009年 | 159篇 |
2008年 | 130篇 |
2007年 | 171篇 |
2006年 | 177篇 |
2005年 | 140篇 |
2004年 | 150篇 |
2003年 | 119篇 |
2002年 | 104篇 |
2001年 | 131篇 |
2000年 | 120篇 |
1999年 | 101篇 |
1998年 | 85篇 |
1997年 | 94篇 |
1996年 | 83篇 |
1995年 | 68篇 |
1994年 | 64篇 |
1993年 | 62篇 |
1992年 | 35篇 |
1991年 | 40篇 |
1990年 | 47篇 |
1989年 | 45篇 |
1988年 | 21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17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17篇 |
1983年 | 12篇 |
1981年 | 14篇 |
1980年 | 8篇 |
1979年 | 4篇 |
1963年 | 4篇 |
1962年 | 3篇 |
1960年 | 6篇 |
1959年 | 6篇 |
1958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4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在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42例原发性肝癌病人介入治疗前行螺旋CT增强扫描,利用选择性容积重建后处理技术建立仿真肝癌模型,观察仿真肝癌模型对肿瘤供血动脉、动静脉瘘和门脉癌栓的显示,并以此进行插管治疗,记录插管时间.结果 42例病人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和DSA对肝癌供血动脉及其走行的显示有很好的一致性,其中肝动脉解剖变异5例,膈动脉参与血供3例,胃左动脉参与血供2例,肋间动脉参与血供2例,肾上腺下动脉参与供血2例;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和DSA对肝动静脉瘘、门静脉癌栓的显示无差别(P>0.05);TACE插管时间较常规缩短.结论 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可清晰显示肿瘤血管及其走行,用于指导肝癌TACE治疗,可明显缩短插管和手术时间,获得较完全的栓塞,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2.
双极等离子尿道内切开治疗尿道狭窄(附6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等离子体尿道内切开治疗尿道狭窄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采用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柱状电极汽化治疗尿道狭窄62例。均为男性,年龄17—77岁。病程6个月-45年,狭窄长度0.2—3cm,术前在尿道镜下将导丝经尿道狭窄段置入膀胱,沿导丝行放射状多点切开入膀胱。结果 本组62例中3例改行耻骨上膀胱切开联合腔内切开。2例出现尿外渗,行阴囊切开引流。其余均腔内手术1次成功。尿道可顺利置入F18-22导尿管。置管2—4周,拔尿管后均排尿通畅,定期行尿道扩张并随访。结论 双极等离子尿道内切开是治疗尿道狭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索硫辛酸对糖尿病肺弥散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肺弥散功能障碍的患者,107例,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硫辛酸0.6g,使用30天后观察两组肺DLCO,KCO的改变,FEV1/FVC的改变。结果观察组DLCO,KCO高于对照组,两组FEV1/FVC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硫辛酸对糖尿病肺弥散功能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比较甲基苯丙胺不同给药时程对建立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 (CPP) 模型的影响及天麻素对甲基苯丙胺CPP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甲基苯丙胺10 mg/kg腹腔注射 (ip) 10 d, 确认动物产生CPP效应后, 再分别注射7 d、14 d、28 d建立3组不同依赖时程的大鼠甲基苯丙胺依赖模型;采用天麻素10 mg/kg腹腔注射28 d进行干预, 随后再进行CPP检测, 测定天麻素给药对大鼠在伴药箱停留时间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甲基苯丙胺给药7 d、14 d、28 d 3组大鼠在伴药箱停留时间均明显延长 (P<0.05) ;14 d组与7 d组、28 d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7 d组与28 d组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甲基苯丙胺+天麻素组与甲基苯丙胺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且天麻素干预组在伴药箱停留时间明显缩短。结论用甲基苯丙胺10 mg/kg腹腔注射给药, 7 d组、14 d组、28 d组均可诱导大鼠CPP效应的形成且给药14 d的大鼠CPP模型行为学改变较显著;天麻素干预具有缓解大鼠CPP效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45.
46.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在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42例原发性肝癌病人介入治疗前行螺旋CT增强扫描,利用选择性容积重建后处理技术建立仿真肝癌模型,观察仿真肝癌模型对肿瘤供血动脉、动静脉瘘和门脉癌栓的显示,并以此进行插管治疗,记录插管时间.结果 42例病人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和DSA对肝癌供血动脉及其走行的显示有很好的一致性,其中肝动脉解剖变异5例,膈动脉参与血供3例,胃左动脉参与血供2例,肋间动脉参与血供2例,肾上腺下动脉参与供血2例;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和DSA对肝动静脉瘘、门静脉癌栓的显示无差别(P>0.05);TACE插管时间较常规缩短.结论 多层螺旋CT仿真肝癌模型可清晰显示肿瘤血管及其走行,用于指导肝癌TACE治疗,可明显缩短插管和手术时间,获得较完全的栓塞,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猪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模型的改进方法。方法 选封闭群小型猪为实验动物 ,对既往猪原位肝移植模型进行系列改进 ,观察新建动物植模型的成功率、重复性和稳定性。结果在实验动物选择、手术方式及术中监护管理等方面进行改进的基础上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 2 0次 ,手术时间 (181.0± 2 5 .8)min及无肝期 (2 8.4± 3.2 )min较传统猪原位肝移植术明显缩短。动物术后肝功能恢复顺利 ,1周存活率 90 % ,15例动物长期存活。长期存活动物的血管和胆管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 改进后的猪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模型具有操作简便 ,标准化程度及手术成功率高 ,重复性和稳定性好的优点 ,是大动物肝移植系列研究的较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与疾病活动的关系及其在骨侵蚀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9-08至2021-02在山西省汾阳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RA患者105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GPI值,根据GPI滴度分为GPI阳性组和GPI阴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如关节肿胀数(SJC)、关节压痛数(TJC)、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等,计算28个关节计数法疾病活动度评分即DAS28评分;同时完善影像学检查,包括双手X线正位片和骨密度,计算Sharp评分。给予所有患者规范治疗并定期随访,在治疗3、6、9、12个月后评估疾病活动度,记录DAS28评分,于治疗1年后复查双手正位片和骨密度。结果 GPI阳性组SJC[5.00(4.00, 6.00)]、TJC[6.00(5.00, 8.75)]、ESR[(58.70±23.40) mm/h)]、CRP[21.82(13.55, 31.90) mg/L]、 DAS28评分(5.44±0.69)高于GPI阴性组[4...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完全腹腔镜下巨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对26例患者行巨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其中16例行完全腹腔镜下二级脾蒂离断法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10例行传统开腹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外周血血小板数值及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 腹腔镜组成功完成手术12例,中转开腹4例.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315±77) min和(291±31)min,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92,P=0.384;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409±216) ml和(980±402) ml,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05,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和30%,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64,P=0.525;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0±3)d和(17±8)d,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9,P<0.01.结论 完全腹腔镜下巨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安全、可行、有效,具有出血少、痛苦小、术后住院时间短的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50.
目的 基于快速区域卷积神经网络(Faster R-CNN)构建肝血管瘤自动检测系统,观察其检出增强CT图像中的肝血管瘤的效能。方法 收集经腹部增强CT诊断的128例肝血管瘤患者、共2 304幅增强CT图像,按8∶2比例将其分为训练集(n=102)和测试集(n=26),分别含1 836幅及468幅增强CT图像。利用Faster R-CNN、针对增强CT图像构建自动检测肝血管瘤系统,基于迁移学习方案,采用Resnet50预训练分类网络作为提取特征模块的基础骨架,以区域提议网络提取训练集增强CT图像特征,以边界框分类回归模块输出预测边框的精确位置坐标和类别的概率分数。训练过程中绘制Loss曲线,评估模型对训练集的训练效果及其稳定性;采用随机梯度下降法作为优化器对参数进行调整,以提升模型性能。通过平均精度均值(mAP)评估系统检出测试集增强CT图像中的肝血管瘤的效能。结果 训练集训练过程损失函数Loss曲线中,自动检测系统呈快速下降趋势,提示模型学习能力良好,预测性能稳定。mAP曲线显示,迭代次数epoch为40~80时,系统对测试集468幅增强CT图像检出肝血管瘤的mAP为0.962~0.973,波动小,提示模型已收敛,自动检测效果良好。结论 基于Faster R-CNN的增强CT图像自动检测系统可有效检出肝血管瘤。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