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9篇
  免费   126篇
  国内免费   108篇
耳鼻咽喉   14篇
儿科学   20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87篇
口腔科学   24篇
临床医学   339篇
内科学   193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22篇
特种医学   77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206篇
综合类   690篇
预防医学   225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276篇
  3篇
中国医学   262篇
肿瘤学   12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63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12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69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4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胆结石患者胆囊粘膜及胆汁和结石中幽门螺杆菌DNA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检测单纯胆囊结石患者胆囊粘膜、胆汁和胆石中的幽门螺杆菌DNA,探讨幽门螺杆菌在胆石的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选用一对来源于幽门螺杆菌特异性尿毒酶A基因的引物,用PCR法对52例单纯胆囊结石患者的胆囊粘膜、胆汁和胆石中的幽门螺杆菌DNA进行检测。结果 胆汁中幽门螺杆菌DNA的阳性率为30.8%(16例),明显高于胆囊粘膜中的15.4%(8例)和胆石中的13.5%(7例)。结论 提示幽门螺杆菌是胆石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病原菌之一。  相似文献   
42.
目的:分析右半结肠癌No.206组淋巴结转移的规律,为淋巴结的清扫提供临床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完成的111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指标:人口学特征、手术与术后恢复情况、术后病理学检查、随访及生存情况。结果:111例患者中男59例,女52例,中位年龄60岁。肿瘤部位回盲部9例,升结肠37例,结肠肝曲62例,横结肠右侧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其中腹腔镜手术79例,开放手术8例,达芬奇手术24例;腹腔镜手术中1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10(98,115)min,术中出血量30(20,50)mL,术后肛门排便时间4(3,5)d,术后住院7(6,8)d。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9.9%(11/111),其中切口感染、脂肪液化5例,乳糜瘘5例,吻合口出血1例。病理标本肿瘤TNM分期Ⅰ期17例、Ⅱ期44例、Ⅲ期49例、Ⅳ期1例。淋巴结检出27(23,31)枚,阳性淋巴结检出0(0,2)枚,淋巴结转移率为44.14%(49/111)。No.206组淋巴结检出数为3(1,4)枚,阳性淋巴结检出数为0(0,0)枚,淋巴结转移率为0.9%(1/111)。术后102例(91.9%)获得随访,9例失访,随访7~6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3个月。5年总生存率86.3%,5年无病生存率73.4%。结论:右半结肠癌No.206组淋巴结转移率较低,如果术前或术中评估怀疑No.206组淋巴结转移或局部进展期肝曲结肠癌,建议清扫No.206组淋巴结。  相似文献   
43.
44.
性别异常的染色体组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探讨性别异常发生的机制及染色体组型与表型性别的相关性 ,对 33例性别异常病人的染色体组型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46XY男性假两性畸形占 5 7 5 7% ,46XX女性假两性畸形为 18 18% ,真两性畸形的组型有12 12 % ,其他组型为 12 12 %。含Y染色体组型的病人 88 8%可以找到睾丸 ,但 73 6 8%的病人表现为女性社会性别。性染色体与社会性别的相符率为 42 82 %。还发现 2例男性假两性畸形其性染色体正常 ,但常染色体分别为臂间倒位及 13和 14号染色体间的易位时 ,也可以导致性别异常。结论 :性染色体决定着性腺分化的方向 ,但成熟的性腺和正常的性别发育还需除性染色体之外的多条染色体、多个基因的参与。  相似文献   
45.
髂内动脉注入鸦油乳对狗正常膀胱组织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鸦油乳掏膀胱肿瘤生长提供组织学依据。方法 正常狗随机分为:注药组(7只)和对照组(3只),分别经髂内动脉注入鸦油乳0.1mg/kg、美蓝0.1ml/kg。1周后,随机活检膀胱各个部位作光镜及电镜观察。结果 注药组光镜可见粘膜上皮细胞脱落、坏死、肌层和浆膜充血、水肿、坏死以及急、慢性炎性细胞浸润;电镜发现在微血管内有鸦油乳微栓形成,并见细胞质膜结构的破坏。而对照组未发现明显变化。结论 鸦油乳  相似文献   
46.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危重大咯血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 引言 咯血是肺部疾病的常见临床症状 ,其大咯血病死率高达 5 0 %~ 1 0 0 % .死亡原因主要是由于咯血窒息所致 .大咯血的治疗方法很多 ,但迄今仍有少数患者虽经使用各种治疗手段 ,仍无法控制大咯血 .我科 2 1例患者采用支气管动脉造影 (BAG)并栓塞 (BAE)获得成功 .1 材料和方法1 .1 材料 大咯血 2 1例 ,男 2 0例 ,女 1例 ,年龄 1 5~ 5 8岁 .诊断 :支气管扩张 1 6例 ,肺结核 2例 ,先天性肺囊肿、右肺发育不全、右肺中叶不张各 1例 .1 .2 方法 术前在治疗室要备有氧气及吸引器 ,静滴垂体后叶素保持液体通道 ,给予适当镇静剂 . B…  相似文献   
47.
云南省盈江县蚊虫调查及乙型脑炎病毒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年及1989年7~8月,在盈江县捕获成年雌性蚊虫7属32种632O只,霜背库蚊、三带喙库蚊和棕头库蚊是农村畜圈的主要蚊种,伪白纹伊蚊和白纹伊蚊是野外竹林区的优势蚊种。对所获蚊虫用C6/36细胞和小白鼠方法分离病毒,从三带喙库蚊和窄翅伊蚊中各分离到1株乙型脑炎病毒。分析认为三带喙库蚊是当地乙型脑淡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窄翅伊蚊亦可参与该病毒的传播。  相似文献   
48.
颅内血肿部位的准确定位,是决定开颅手术,尤其是穿刺抽血成败的关健因素。笔者于1996年研制成一种金属网,即简易定向颅内血肿定位器。通过临床验证,对高血压脑出血定位穿刺抽血准确率达百分之百,现介绍如下。1 金属网的制作与使用方法  用8条长6cm直径1mm的金属丝编织成20mm的方格网,金属网的两边侧铁丝上带有2条松紧带,起固定作用。病人剃头后根据出血部位将金属网贴在患侧头部相应部位,固定好头带后行头CT定位。做头CT扫描时,先做一个头颅侧位片(图1),在其上标记出每1cm一层的欲扫描层面的水平线…  相似文献   
49.
为进一步探讨赞皇县胃癌高发区饮水与胃癌发生的关系,分别以水源类型和饮水习惯的问卷调查、饮用水源水质分析方法对赞皇县癌高发区和相对低发区(胃癌年均死亡率分别为105~126/10万和36.3/10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赞皇县胃癌高发区居民饮用河水及饮生水习惯者均明显高于相对低发区。饮水水源水质分析结果表明,两地饮水微生物检出率均明显超标。高发区饮水在硬度、镁、氟、钠、NO-3、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上均明显低于相对低发区。两地饮水水源中农药残留均未超标。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 (BTCC)染色体微卫星不稳定性的表现及与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方法检测 4 0例 BTCC患者 5个微卫星位点的改变 ,同时用同样的方法检测癌组织中BAX基因和转化生长因子 (TGF) - β 型受体基因移码突变的情况。结果 至少发生一个微卫星位点改变的阳性率为 82 % (33/ 4 0 ) ,D9S16 2、D16 S4 76、D9S5 4、FGA和干扰素 (IFN) - A1位点改变各自的阳性率分别为 5 8%(2 3/ 4 0 )、 4 2 % (17/ 4 0 )、 38% (15 / 4 0 )、 4 8% (19/ 4 0 )和 5 5 % (2 2 / 4 0 ) ,阳性检出率与良性病变差异有显著性 ,与肿瘤的分期分级无显著相关性。发生微卫星改变的 33例中 ,33% (11/ 33)和 4 2 % (14 / 33)分别可见 TGF- β 型受体基因和 BAX基因的移码突变。结论 检测染色体微卫星的改变是 BTCC早期诊断、监测复发的有效手段 ,染色体微卫星改变可能是 BTCC发生过程中多基因突变的一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