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血液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农惠  简黎 《医学信息》2008,21(1):155-157
造血干细胞移植已成为治疗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给恶性血液病患者带来生存的希望,但由于移植过程中全封闭的治疗环境,与外界环境的隔离及大剂量放、化疗对身体造成的不适,从而导致患者在移植的不同阶段出现不同的心理障碍[1].  相似文献   
12.
背景:血小板输注被认为是对致死性出血最为有效的治疗措施,已成为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减少的标准方法。关于血小板输注临床应用的相关研究资料相对缺乏,各医院间实际情况变化较大。目的:对52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期间血小板输注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将出现活动性出血所进行的血小板输注归为治疗性输注,在没有出血表现的情况下进行的血小板输注定义为预防性输注。根据24h血小板回收率和出血改善情况来评价不同血小板输注性质、自体或异基因移植类型等因素对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影响。结果与结论:预防性和治疗性血小板输注有效率分别为63.6%和55.6%;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血小板输注有效率和平均血小板升高值分别为60.9%和26.8×109L-1。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组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组间预防性和治疗性输注的疗效无差别。回归分析中,凝血功能异常被认为是影响血小板输注疗效的独立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的心理问题及心理护理要点.方法 通过对58例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从预处理开始至转出层流室病房期间(21~36 d)进行心理问题分析,及时做好心理疏导.结果 病人心理状况良好,配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复杂性,较长的治疗期,及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都会直接影响到病人对治疗的信心、也影响移植顺利进行和成功,因而在临床护理中,心理护理极其重要,护理人员在任何情况下均应以自己饱满的情绪感染病人,使病人树立信心,减轻或消除其焦虑、恐惧、孤独、淡漠、依赖的心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减少口腔黏膜炎(OM)疼痛、减少溃疡发生的治疗方法。方法:对88例白血病需要大剂量MTX治疗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健康宣教、口腔溃疡分级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增加冰冻康复新液含服,观察并记录OM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并与只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均能良好接受冰块的刺激,试验组OM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的OM发生时间滞后于对照组。结论:试验组相对于对照组而言,对OM的预防与控制效果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康惠尔透明贴)防治PICC引起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300例PICC置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0例患者用喜辽妥外涂穿刺侧上臂7d,观察组患者在置管部位上方5~6cm处沿静脉穿刺走向覆盖10cm×10cm水胶体敷料7d;观察两组患者出现机械性静脉炎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静脉炎发生率为4.0%,对照组为13.3%,两组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水胶体敷料外贴防治PICC引起的机械性静脉炎效果显著,且操作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6.
背景: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经常需要血液制品输注支持,而患者对红细胞和血小板输注的需求差异非常大,这主要依赖于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类型和患者本身的疾病性质。目的:评价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期间输血的需求和数量。方法:收集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4-01/2010-06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资料,包括移植的适应证、移植的类型、CD34+细胞的数量、红细胞和血小板的输注数量、费用、脱离输注时间以及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植入时间;红细胞输注的阈值是血红蛋白计数为70g/L,而血小板的输注阈值是计数为20×109L-1。研究分析了患者移植期间红细胞和血小板输注的需求、输注量、输血费用,以及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与结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组中有14例(93%)患者,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组中有35例(90%)患者显示了造血细胞植入和脱离输注证据。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组取得脱离红细胞输注天数为14.6d,明显短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组。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组比较,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组红细胞输注单位明显减少;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组的红细胞输注费用明显高于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组。输血花费昂贵,但却是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组需要更多的输血支持。脱离输注时间有望成为评估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小板单采去除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效果及其护理。[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6月住院的72例病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病人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病人在给药的基础上联合给予1次或2次血小板单采去除术,比较两组病人血小板的数量。[结果]观察组病人使用血小板单采去除术后血小板数量明显下降,症状缓解;两组病人治疗后血小板下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小板单采去除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配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出血性膀胱炎(HC)的发生情况及护理效果。方法以合理的液体管为基础,重症患者留置导尿管持续膀胱冲洗,使用重组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交替膀胱注药,加强心理护理。结果 90例患者发生HC23例(25.6%),其中早发性4例,迟发性HC19例。所有HC均获治愈,其中轻度HC17例,治愈平均时间7.5天;重度6例,治愈平均时间22.4天。结论非血缘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采用以合理液体管理为基础的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防治移植后HC。  相似文献   
19.
背景:血小板输注被认为是对致死性出血最为有效的治疗措施,已成为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小板减少的标准方法。关于血小板输注临床应用的相关研究资料相对缺乏,各医院间实际情况变化较大。 目的:对52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期间血小板输注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方法:将出现活动性出血所进行的血小板输注归为治疗性输注,在没有出血表现的情况下进行的血小板输注定义为预防性输注。根据24 h血小板回收率和出血改善情况来评价不同血小板输注性质、自体或异基因移植类型等因素对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影响。 结果与结论:预防性和治疗性血小板输注有效率分别为63.6%和55.6%;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血小板输注有效率和平均血小板升高值分别为60.9%和26.8×109 L-1。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组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组间预防性和治疗性输注的疗效无差别。回归分析中,凝血功能异常被认为是影响血小板输注疗效的独立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建立中山市PICC维护网,使市内各医院护士掌握PICC维护技术,为PICC带管者提供驻地维护,降低PICC带管并发症. 方法 成立中山市PICC护理专家组,分阶段建立中山市PICC维护网的三级架构,推荐并培训 PICC联络员,由取得中山市PICC维护资质护士为患者提供驻地维护护理. 比较2010年、2014年PICC门诊PICC带管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中山市PICC维护网建立前后,患者对PICC维护服务的满意度以及护士对PICC置管相关知识和技能考核得分的差异.结果 对维护网建立前210例患者和维护网建立后305例患者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对PICC维护服务满意度明显提高,包括对往返交通便利情况的评价、服务流程评价、对护士服务态度评价、对专业技能评价和对专业知识评价均有提高(P<0.001);125名护士经过理论授课和实践技能培训后,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较培训前提高(P<0.001);通过比较发现,2014年 PICC带管患者的并发症(如堵管、局部皮炎、静脉炎、血栓形成等)发生率,较2010年明显降低(P<0.001). 结论 通过建立中山市 PICC维护网,方便患者驻地维护,规范了各级医院PICC带管患者的维护护理,保障了PICC维护质量和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