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21.
目的探讨影响CT引导微创抽吸引流术后病死率的危险因素,并评估其治疗颅内血肿的疗效。方法对87例幕上脑出血患者,以YL1型颅内血肿穿刺针行血肿微创抽吸引流术,前瞻性观察患者术后病死率,同时对年龄、血肿部位、血肿量、GCS积分、脑中线结构移位、手术时机、首次血肿清除率、血压控制、引流后残余血肿量以及并发症等因素相关的死亡分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微创抽吸引流术后患者病死率与血肿量、GCS积分和中线结构移位程度有相关性(P<0.05),而与年龄、血肿部位、入院血压、手术时机、引流后残余血肿量、首次血肿清除率和并发症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再出血的发生率较高,但和药物降压治疗无关(P>0.05)。结论血肿量、GCS积分和中线结构移位程度是影响微创抽吸引流术治疗颅内血肿疗效的主要因素,术前相应指征的选择对提高手术疗效及改善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了解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 fistula, SDAVF)临床、影像特点,提高对SDAVF的认识与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临床确诊的SDAVF患者的临床、影像特点及预后。结果3例患者中2例慢性病程,1例急性起病。表现为下肢运动障碍3例;浅感觉障碍2例;尿便障碍2例。脊髓磁共振检查示均有脊髓前后迂曲流空血管影。3例均行脊髓血管造影明确诊断, SDAVF瘘口位于颈段1例,胸段1例,骶段1例。2例行介入栓塞术;1例转神经外科手术治疗,预后均较好。结论硬脊膜动静脉瘘多表现为下肢运动障碍、感觉异常、尿便和性功能障碍等,可先后受累,病程呈慢性进展多见,有波动性。脊髓磁共振检查为诊断SDAVF的有效手段,确诊及瘘口的精确定位依赖于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及早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4.
目的研究抗抑郁治疗能否增加高危轻症脑梗死患者对卒中危险因素的控制能力,以降低卒中复发风险。方法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入住于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具有连续资料的急性轻症脑梗死患者98例,对53例同时有糖尿病、吸烟、高血压病以及血脂异常多种危险因素的轻症脑梗死患者卒中后抑郁进行了早期识别和口服药物干预、进行长期随访,并与45例未予以抗抑郁药物的轻症脑梗死患者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抗抑郁治疗能提高高危轻症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轻症脑梗死患者对卒中危险因素的控制能力,以降低卒中复发风险。结论对高危轻症脑梗死患者予抗抑郁治疗能增加患者对卒中危险因素的控制能力,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卒中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25.
目的 研究癫(癎)儿童的生活质量状况,分析影响其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并对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观察干预治疗的作用. 方法 应用新的癫(癎)儿童的生活质量量表对83例癫(癎)儿童进行生活质量的评估,以癫(癎)知识集体讲座与个别心理咨询相结合的方法对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 结果 癫(癎)儿童的生活质量明显低于正常儿童,主要表现在对发作的恐惧、长期用药的担忧、认知功能的障碍及社会交往的困难;经过心理咨询患儿心理问题减轻、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咨询后3个月追踪观察干预效果比较稳定. 结论 癫(癎)患儿的生活质量明显低下,积极控制患儿病情,加强健康教育普及癫(癎)相关知识,是提高患儿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6.
幕上开颅手术可引起脑的代谢、血流和内环境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开颅术后癫痫的发作,是开颅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4%~20%。多发生在术后1周内,常加重脑水肿而影响患者的预后,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虽然开颅术后易发生癫痫已得到肯定,但对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癫痫药物的价值尚有争议, 相似文献
27.
28.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心肌酶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8年6月我院住院就诊的9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病例组,另选健康体检者96例为对照组,观察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心肌酶及C-反应蛋白水平,对不同出血量患者的心肌酶及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比较,并观察好转组和无好转组的心肌酶及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血清心肌酶及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脑出血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大量出血组高于小量出血组,无好转组高于好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治疗后心肌酶升高组明显高于心肌酶正常组(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心肌酶及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其程度与脑出血量有关,两者有助于病情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