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104篇
预防医学   3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探讨免疫固定电泳法在检测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的临床应用。[方法] 采集患者同一天血清和脑脊液标本,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蛋白后,采用免疫固定技术,进行显色后使样本呈现寡克隆条带。[结果] 经免疫固定电泳后在脑脊液中呈现寡克隆带或较弱的单克隆带,而在其血清中不存在,则提示为内源性合成免疫球蛋白。[结论] 采用酶标记抗血清的免疫固定电泳,检测脑脊液标本无需浓缩,灵敏度提高;脑脊液免疫固定电泳可用于检出内源性合成免疫球蛋白,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提供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32.
新生儿急性化脓性髋关节炎早期诊断的探讨孙新一,胡朝晖,朱廷赓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小儿外科(621000)新生儿急性化脓性髋关节炎(简称"化髋")极易误诊旦并发症严重。我院1981.12~1994.5诊治10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6例,女4例...  相似文献   
33.
目的动态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住院期间静脉血中性粒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PO)浓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49例冠心病患者经临床和造影证实其中有急性心肌梗死(AMI)1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19例、稳定型心绞痛(SAP)16例,在急性发作期的1、2、3、7、10天5个时间点抽取静脉血测定中性粒细胞MPO水平,选取无心绞痛发作史的健康体检老年人16人为对照组。结果ACS(包括AMI和UAP)发作的10d内,其MPO水平始终明显高于SAP患者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1-3天,AMI组MPO水平均高于U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7-10天,UAP患者的MPO水平已接近AMI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P患者入院第1天的MPO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即恢复正常。结论动态观察MPO值的变化可预测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中斑块的稳定情况,从而预测ACS事件的发生及预后。  相似文献   
34.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高胆 )为新生儿常见症候 ,常见原因有溶血、感染及围产因素等 ,在缺氧情况下 ,如窒息、肺炎、先天性心脏病的新生儿除了表现缺氧的一系列症状外 ,并常出现皮肤黄疸[1] 。但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 ,青紫型先心病新生儿除有合并症者外并无高胆发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88年 1月~ 1997年 12月在本院产科出生的青紫型先心病儿 2 4例 ,潜伏青紫型先心病儿 5例 ,其中男 16例 ,女 13例 ;胎龄 37~ 4 2周 ;分娩方式 :胎吸 1例 ,顺产 16例 ,剖宫产 12例 ;巨大儿3例、低体重儿 3例 ,其余体重正常。1…  相似文献   
35.
36.
37.
38.
39.
氧驱动治疗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把药液吹成雾状,吸入患者呼吸道,达到消炎、镇咳、祛痰、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的目的,是现代治疗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石膏、传统外固定架及动力型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探讨桡骨远端骨折最佳治疗方法。方法 98例患者完整资料,男41例,女57例,平均年龄50.75岁,根据伤后所采用治疗方法分为三组:A组为石膏外固定组,32例;B组为传统外固定架组,33例;C组为动力型外固定架,33例。随访时间6个月。分别记录术后3天、3月和6月患者以下资料:手术前后掌倾角、尺偏角及术后腕关节疼痛程度评分(VAS)、Dienst腕关节功能评估标准等,对三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经过三组方式治疗后,患者掌倾角和尺偏角得到纠正,临床疗效较好;三组在桡骨掌倾角、尺偏角恢复上有一定区别,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6月腕关节VAS评分,三组无明显区别;术后3、6月,按照Dienst腕关节功能评分,B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0.05),C组分别与B组和A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动力型外固定架操作简单、固定牢固、创伤小、在桡骨远端解剖结构和早期腕关节功能恢复方面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