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7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41.
食管异物、食管溃疡、返流性食管炎、纵隔脓肿及食管癌等侵蚀穿入胸主动脉均可引起胸主动脉感染性破裂出血;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国内外报告食管异物穿破胸主动脉出血168例,仅治愈5例。本文报告用带蒂大网膜或胸膜复盖感染的胸主动脉创口,防止破裂出血的实验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42.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术(FCM)微球芯片技术(CBA)分析TH1/TH2细胞因子谱在细菌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CBA方法检测67例健康对照,111例细菌感染患者,42例非细菌感染患者TH1/TH2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同时对比各组C反应蛋白(CRP)水平,绘制各指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评价TH1/TH2细胞因子谱用于诊断细菌感染的价值。结果 TH1细胞因子在G+ 细菌感染组和G- 细菌感染组表达水平略高于健康对照组。TH2部分细胞因子在G+细菌感染组和G-细菌感染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其中IL-6在G+细菌感染组和G-细菌感染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达10倍以上,IL-10在G-细菌感染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达10倍以上。ROC曲线下面积比较,IL-6/G+细菌感染组与CRP G+细菌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9,P<0.01)。IL-6/G-细菌感染组与CRP/G-细菌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64,P<0.01)。IL-10/G-细菌感染组与CRP/G-细菌感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4.38,P<0.01)。抗菌治疗后7天,IL-6、IL-10在细菌感染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基本恢复正常,而CRP表达水平仍高于正常(P均<0.01)。结论 CBA技术分析的TH1/TH2细胞因子谱早期诊断细菌感染性能优于CRP,并能进一步辅助鉴别G+细菌和G-细菌感染及临床疗效判断。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Ⅰ受体拮抗剂基因(int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 gene,IL1RA)多态性与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了97例习惯性流产患者(患者组)和99名正常孕妇(对照组)的白介素Ⅰ受体拮抗剂基因进行扩增,并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结果.*1为%,IL1RA 3/3 91.8%,等位基因分布:IL1RA结果习惯性流产患者基因型分布:IL1RA 1/3 8.2*3为95.9%;正常孕妇基因型分布:IL1RA 1/3为8.1%,IL1RA 3/3为90.9%,IL1RA 3/4%,IL1RA4.1*1为4.0%,IL1RA*3为95.5%,IL-1RA*4为0.5%,两组间差异无统%,等位基因分布:IL1RA为1.0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患者IL1RA基因多态性的分布与正常孕妇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4.
总结32例老年妇科疾病患者腹腔镜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按医嘱进行伴有疾病的治疗,做好肠道准备,加强安全护理及心理护理,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及并发症的护理。术后发生并发症7例,其中低血钾1例、恶心呕吐1例、腹胀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经治疗和护理,患者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45.
目的 探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外周血中CD19+ CD24highCD27+调节性B细胞(regulatory B cells,Bregs)及细胞因子与复发性流产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分析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  相似文献   
46.
多发性骨髓瘤(MM)是B细胞起源的恶性肿瘤,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研究表明, 10号染色体丢失的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基因/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TEN/PI3K/Akt)信号转导异常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也是当前血液肿瘤发病机制研究的热点[1].  相似文献   
47.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Ⅰ受体拮抗剂基因(int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 gene,IL1RA)多态性与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了97例习惯性流产患者(患者组)和99名正常孕妇(对照组)的白介素Ⅰ受体拮抗剂基因进行扩增,并用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结果.*1为%,IL1RA 3/3 91.8%,等位基因分布:IL1RA结果习惯性流产患者基因型分布:IL1RA 1/3 8.2*3为95.9%;正常孕妇基因型分布:IL1RA 1/3为8.1%,IL1RA 3/3为90.9%,IL1RA 3/4%,IL1RA4.1*1为4.0%,IL1RA*3为95.5%,IL-1RA*4为0.5%,两组间差异无统%,等位基因分布:IL1RA为1.0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患者IL1RA基因多态性的分布与正常孕妇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48.
目的 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理论制订口服华法令自我管理失效对策,提高出院患者华法令自我管理规范性.方法 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进行流程的风险评估,筛查出高失效风险环节,并对其进行失效分析,从而制订持续质量改进方案,通过完善护理人员药物知识、分阶段宣教确认、药物标识、开发移动健康应用程序,借助互联网进行随访等改进措施,比较改进前后的风险指数(Risk Priority Number,RPN)、自我管理缺陷.结果 质量改进后,4项失效模式:护士药理知识欠缺RPN值由改进前(9.73±3.41)分下降到改进后(4.60±2.58)分;宣教方法不妥RPN值由改进前(9.93±5.13)分下降到改进后(6.47±1.76)分;宣教后缺乏确认RPN值由改进前(12.13±1.88)分下降到改进后(5.53±2.06)分;患者及家属意识缺乏RPN值由改进前(20.27±4.13)分下降到改进后(7.73±3.84)分,该4项前后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口服华法令自我管理缺陷率由12.5%下降至2.6%.结论 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有利于规范肺栓塞患者院外口服华法令自我管理.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18-三体的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结果的临床应用。方法产前筛查采用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检测孕妇血清中甲胎蛋白(AFP)和游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β)的浓度,结合孕妇年龄、体重等计算胎儿患18-三体综合征的风险率,产前诊断采用传统的羊水细胞培养染色体核型分析法。结果对145 658例孕妇进行了产前筛查,筛出18-三体高危孕妇(高危截断值为1∶350)588例,阳性率为0.40%。318例产前筛查高危孕妇进行产前诊断发现了15例18-三体患儿,阳性率为4.72%。对高危孕妇的风险值(n)进行了分级:n≥1/50、1/50〉n≥1/100、1/100〉n≥1/150、1/150〉n≥1/200、1/200〉n≥1/250、1/250〉n≥1/300和1/300〉n≥1/350,分成7级后各级的阳性率依次为17.10%、4.44%、0.00%、0.00%、0.00%、0.00%和0.00%。18-三体胎儿的产前筛查高危孕妇和确诊孕妇集中偏向于n值≥1/100,其余n值级别的孕妇高危比例分布相对比较均匀,但阳性率均为0。另有1 220名未作产前筛查的高龄孕妇和477名筛查低危的高龄孕妇也自愿进行了产前诊断,各发现了2例18-三体患儿。结论结合年龄和生化指标计算的18-三体风险指标可以用于孕妇筛查18-三体的风险估计,而且18-三体的高危人群分布和阳性患儿都集中偏向于n值≥1/100,能为遗传咨询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50.
我院于1983年11月成功地切除1例罕见的巨大腹膜后恶牲间叶瘤,现报告如下。患者男性,62岁。因腹部发现逐渐增大的肿物1年8个月,于1983年11月3日住院。患者于体检时发现右上腹部有一肿物,1982年12月,在当地医院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膜后有一约双拳头大的肿物,其表面血管丰富,与周围脏器紧密粘连,分离极易出血,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