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是典型的胞内致病菌,感染机体后主要寄居于宿主巨噬细胞内。巨噬细胞作为机体防御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可通过介导和调控自身及其他细胞凋亡而实现其免疫调节、免疫杀伤及清除病原菌的作用。MTB感染机体后可通过多种途径使巨噬细胞不能正常凋亡,借以逃避巨噬细胞的免疫监视及清除,继而在体内衍生繁殖。进一步探讨结核分枝杆菌逃逸宿主细胞的免疫杀伤机制,对宿主细胞抗结核免疫及人们更好地防治结核病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2.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结核分枝杆菌PhoP基因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方法从NCBI数据库获取PhoP基本的基因信息及其编码序列氨基酸信息;应用ProtParam软件预测PhoP蛋白的理化性质;利用SignalIP4.1和TMHMM分析其信号肽和跨膜区;利用在线分析Expasy工具分析蛋白二级结构,建立蛋白三级结构模型;采用Bepipred 1.0Server和SYFPEITHI分析蛋白的B细胞及T细胞抗原表位。结果 PhopP蛋白共250个氨基酸,分子式为C1226H1974N346O364S4,原子总数3 914,半衰期为30h,预测该蛋白为稳定性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β-转角、β-折叠、无规则卷曲分别占36.03%、10.58%、24.7%和27.94%,预测的B细胞、CTL细胞抗原表位分别为21个和7个;PhoP基因与天蓝色链霉菌同源性较高;其编码蛋白的相互作用蛋白为PhoR、senX3、trcS等。结论生物信息学分析PhoP为稳定蛋白,且含有潜在的B、T细胞抗原表位,是结核病诊断及治疗的潜在候选因子。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下调Mcl-1表达信号通路对BCG感染的小鼠模型的影响。方法 首先制备好BCG菌悬液感染BALB/c 小鼠,再分别用调控Mcl-1表达的不同信号通路阻断剂腹腔注射感染小鼠模型,并同时设立对应的对照组,于处理后的1 d、3 d、5 d、7 d处死小鼠并收集腹腔巨噬细胞。应用TUNEL检测不同阻断剂在不同时间点处理后小鼠巨噬细胞凋亡率,细胞免疫化学分析不同阻断剂处理下Mcl-1的表达,HE染色和脏器指数分析不同阻断剂处理对小鼠脏器病变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信号通路阻断剂处理后,BCG感染组巨噬细胞凋亡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其中PD98059处理组巨噬细胞凋亡率最高(F=40.621, P<0.001)。而且阻断剂PD98059处理后,巨噬细胞内BCG的菌落数量明显减少(t=3.392, P<0.001),小鼠肝、肺、脾、肾的病变程度明显减轻(F=59.24, F=811.134, F=34.091, F=9.543, P<0.05),脏器病理损伤也有所改善。结论 应用阻断剂PD98059阻断Mcl-1表达信号通路可有效控制结核病的潜伏感染和持续感染。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新生儿败血症病原学特点和分析致病菌耐药情况.方法 分析无锡人民医院新生儿科285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培养检出菌及药敏实验结果情况.结果 临床诊断败血症的血液标本中检出病原菌285株,其中G+ 245株(86.0%),G-40株(14.0%).排在前五位的菌种是表皮葡萄球菌87株(30.5%)、溶血葡萄球菌49株(17.2%)、模仿葡萄球菌24株(8.4%)、金黄色葡萄球菌21株(7.4%)、大肠埃希菌13株(6.3%).G+对青霉素G(90.0%)、苯唑西林(74.7%)、红霉素(74.3%)及氨苄西林(71.4%)耐药性高,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未产生耐药(0.0%).G-对氨苄西林(72.5%)耐药性高,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及美罗培南未产生耐药(0.0%).结论 重视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耐药性检测,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可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5.
Mcl-1 (myeloid cell Leukemia-1)基因作为Bcl-2家族成员之一,是一种半衰期短且具有高度可调节的分化早期活化基因,是Bcl-2家族成员中唯一含有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结构的蛋白分子。Mcl-1在多种组织及细胞系中表达,是调控凋亡的上游关键因子,在感染的巨噬细胞中高表达,对细胞的生存凋亡、周期及分化调控起着重要的作用。抑制Mcl-1基因的表达或者阻断调节Mcl-1基因表达的信号途径能够有效的诱导细胞凋亡。本文就Mcl-1基因与巨噬细胞凋亡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主要以综述该基因在病原感染中的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类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对结核分枝杆菌单纯利福平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刃天青显色法检测利福平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比较分析结核分枝杆菌Pup、Dop、PafA、Mpa基因的过表达或缺失突变对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MIC的差异;检测分别加入羰基氰氯苯腙、利血平、维拉帕米和氯丙嗪4种外排泵抑制剂前后各菌株对利福平MIC的影响。结果结核分枝杆菌Pup、Dop、PafA和Mpa基因的过表达均能增强单纯耐利福平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的耐药性,而Pup、Mpa、Dop和PafA基因的缺失均能显著降低单纯耐利福平结核分枝杆菌对利福平的耐药性,P值均0.05。4种药物外排泵抑制剂能不同程度的降低各过表达菌株对利福平的MIC,P值均0.05,并且,类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与外排泵抑制剂之间存在一定交互作用。结论类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对结核分枝杆菌单纯利福平耐药性的产生有影响;类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可能通过调控外排相关通路蛋白来影响结核分枝杆菌单纯利福平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47.
目的构建结核分枝杆菌小分子热休克蛋白Hsp16.3原核表达载体,获得Hsp16.3蛋白,并进行纯化及鉴定。方法以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株基因组DNA为模板,应用PCR方法扩增Hsp16.3基因,以pET28a为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ET28a-Hsp16.3,测序正确后,转入宿主菌BL21(DE3)进行诱导表达。融合蛋白经SDS-PAGE,Western blot分析鉴定,并通过镍柱进行亲和层析纯化,表达蛋白分子质量约17ku,能被结核杆菌16ku单抗和小鼠抗His Tag单抗识别。结果成功构建了Hsp16.3原核表达载体pET28a-Hsp16.3,并在宿主菌BL21(DE3)中表达,表达蛋白分子质量单位约17ku,能被结核杆菌16ku单抗和小鼠抗His Tag单抗识别。结论 Hsp16.3基因克隆入宿主菌中并成功表达,纯化Hsp16.3蛋白具有生物学活性,为Hsp16.3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5例MAS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32例)和对照组(B组,33例),分别在治疗0、24、72h检测两组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肺表面活性蛋白(SP)A、SP-D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并同时记录呼吸机参数、血气分析结果和呼吸机使用时间等临床指标。结果治疗24、48h后,A组患儿BALF中SP-A、SP-D含量逐渐升高,高于B组(P<0.05),而VEFG含量低于B组(P<0.05)。与B组相比,A组气胸发生例数、病死率、机械通气时间、氧暴露时间、住院天数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PS治疗MAS能通过促进内源性PS生成,使SP-A、SP-D含量增加,抑制VEGF的表达,从而减轻肺损伤,改善了氧合,并缩短了机械通气和氧暴露的时间,降低了病死率。  相似文献   
49.
章乐  李雅雯  孙海斌  郁敏  王晓蕾 《江苏医药》2013,39(13):1528-1530
目的采用Meta分析比较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或头孢羟氨苄)治疗儿童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Medli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Ovid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及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等,收集利奈唑胺治疗儿童革兰氏阳性菌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对照组为万古霉素或头孢羟氨卞,采用RevMan 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合格文献5篇,患者1164例。利奈唑胺组临床治愈率与对照组相当[OR=1.54,95%CI(1.01-2.35),P=0.05];利奈唑胺组微生物清除率与对照组相当[OR=1.07,95%CI(0.62-1.83),P=0.81];利奈唑胺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OR=0.53,95%CI(0.33-0.86),P=0.01]。结论利奈唑胺疗效肯定,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