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目的探讨多黏菌素E雾化吸入治疗多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肺炎的效果及护理。方法选择93例危重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7)和实验组(n=46),两组常规予目标性抗感染治疗及护理,对照组予0.45%氯化钠雾化吸入,实验组予多黏菌素E雾化吸入,将两组雾化吸入治疗多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肺炎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痊愈率为58.7%,对照组为3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32,P〈0.05)。结论多黏菌素E雾化吸入治疗多药耐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肺炎疗效满意,同时雾化吸入的护理也很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访谈江苏省第7批援鄂护士的心理体验,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异地支援湖北护士的心理状态,以期为疫情后对援鄂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2020年2—3月对武汉某医院进行抗疫支援的10名一线临床护士进行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援鄂护士的心理体验共提炼出3个主题,分别为心理状态波动、外在力量的支持与影响、未来职业思考。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援鄂护士存在心理波动,对知识培训及社会认同感需求较大,护理管理者应注重临床护士的心理疏导与培训,强化日常技能培训,充分利用媒体资源,加大医院与社会的交流力度。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专科护士目前的工作现状及专科水平能力,以加强专科护士的管理,推动临床护理工作的发展。方法选取38名取得ICU专科护士资格证书1年以上的护士为研究对象,使用问卷调查法,对其一般情况、工作现状、待遇、专科水平能力自我测定方面进行调查。结果100%的ICU专科护士会对年轻护士进行培训、参与护理管理及科内的疑难问题讨论,36.8%的护士参加临床护理及夜班工作,5.3%从未参与过专科查房;能力水平自我测试情况临床工作实践、指导教学、为病人及家属提供信息咨询这3个方面达标率较高,均在90%以上。专科知识的全面掌握(86.8%)、理论授课方面(86.8%)、为护士提供专科知识(86.8%)还需继续提高。文献的查阅(65.8%)、论文撰写(57.9%)、科研设计开展(47.4%)达标率相对偏低。结论ICU专科护士在专科护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缺乏计划性、合理性;专科护士角色模糊;缺乏合理的人才梯队;待遇有待提高;科研能力需要加强;缺乏完善的准入、培训、使用、管理规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 ICU 患者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CAUTI)的危险因素,为针对性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目标性监测2012年4月—2014年3月收住本院 ICU 的患者,观察并统计留置尿管时机、留置天数、尿管维护、会阴护理、尿液性状及尿培养结果等。结果1421例留置尿管患者中发生泌尿系感染92例,急诊入院患者留置尿管、留置尿管超过7 d、会阴护理每日2次以下是泌尿系感染的高危因素(P <0.05)。92例患者共分离病原菌153株,其中23例为多重耐药菌,前3位的病原菌分别是肺炎克雷伯菌17.65%、白色念珠菌15.69%、大肠埃希菌9.80%。结论缩短尿管留置时间、急诊置管患者加强无菌技术、正确维护尿管、保证引流装置密闭性、加强会阴护理、切实落实多重耐药菌隔离措施,是有效预防导尿管相关泌尿系感染的护理策略。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比较ASV和SIMV+PSV模式在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后患者脱机中的研究,为临床寻找一个更合适的脱机模式。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体外循环下行非复杂心脏外科手术者(包括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二尖瓣置换术、主动脉瓣置换术)纳入研究。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患者常规转入ICU,使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ASV组和SIMV+PSV组),分别给予ASV和SIMV+PSV两种通气模式,并按标准的脱机程序脱机。术后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血气分析、呼吸力学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呼吸机报警次数、人工操作次数、生命体征等指标。结果:共31例患者完成该研究,其中ASV组16例,SIMV+PSV组15例。ASV组与SIMV+PSV组相比,机械通气时间[(223.9±22.1)min VS(302.9±30.2)min]、呼吸机报警次数[(2.0±1.3)bpmVS(4.0±1.8)bpm]人工操作次数[(4.8±1.4)bpm VS(8.2±3.4)bpm],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呼吸力学指标:ASV组与SIMV+PSV组相比,气道峰值压力[(15.8±1.4)cmH2O VS(20.4±1.3)cmH2O],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而血流动力学以及血气分析结果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ASV模式能加速气管插管的拔除,简化操作,ASV模式作为一个脱机模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邵俊郑瑞强卢年芳林华於江泉窦英茹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3):5396-5397
目的探讨6h集束治疗措施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为筛选出降低病死率的保护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2月入住ICU感染性休克患者255例的临床资料,分为达标组52例、未达标组203例;分析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感染性休克6h集束治疗方案在平均动脉压(MAP)、尿量、中心静脉血饱和度(ScvO2)、1h内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前留取标本培养等各项指标均达标,达标组与未达标组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ScvO2及尿量达标是6h集束治疗降低感染性休克病死率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ScvO2≥70%及尿量≥0.5ml/(kg·h)是6h集束治疗降低感染性休克病死率的独立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情绪诱发在护理本科生心肺复苏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2018级35名和2019级31名护理本科生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心肺复苏技能教学中采用教师演示、学生练习、教师指导的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融入不同主题的情绪诱发内容。
结果 课程结束后即刻、3个月和6个月观察组心肺复苏技能及心肺复苏施救自我效能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随着时间的推移心肺复苏技能得分无显著下降。
结论 情绪诱发融入式教学可有效提高护理本科生的学习投入度,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心肺复苏技能、心肺复苏施救自我效能的保留。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