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血铅水平与儿童的个性及行为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儿童血铅水平的现状及其与儿童个性及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对1200例儿童进行血铅测定,分成血铅正常组与铅中毒组;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OQ)对儿童的个性特征进行检测;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儿童的行为问题和社会能力问题进行测试;并将血铅正常组与铅中毒组的结果予以比较。结果铅中毒组儿童个性、行为异常者较血铅正常组明显增多,儿童个性、行为异常与血铅含量增高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环境铅污染对儿童个性、行为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2.
参附注射液对心肌酶谱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心肌细胞的修复作用。方法 对 4 2例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 ,并有乏力、长叹气、胸闷等自觉症状的住院患者 ,给予维生素C +参附注射液静点 ;对照组予维生素C +1,6 -二磷酸果糖静点。两组均以 10d为 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心肌酶CPK ,CK -MB及SGOT显著下降 ,其中CPK及CK -MB的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参附注射液能够有效地降低心肌酶 ,对损伤的心肌细胞有明显的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23.
病毒感染在小儿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呼吸道病毒感染与激素敏感型单纯性肾病综合征 (SSSNS)触发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桥联酶标法 (APAAP)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检测 2 6例SSSNS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呼吸道病毒基因、病毒抗原和血清病毒抗体 ,并以正常儿童作对照。结果 ⑴SSSNS患儿活动期组PBMC中呼吸道病毒基因、病毒抗原及血清病毒抗体检出率明显高于缓解期组及正常对照组 (P <0 0 5 )。⑵SSSNS患儿病毒检出率与尿蛋白定量密切相关 (P <0 0 5 ) ,2 4h尿蛋白定量大于 5 0mg·kg- 1·d- 1)者 ,病毒检出率高于 2 4h尿蛋白定量小于 5 0mg·kg- 1·d- 1者 ,尿蛋白转阴时 ,体内病毒消失。结论 呼吸道病毒感染可能参与了SSSNS的发病  相似文献   
24.
亚临床发作的癫痫儿童认知及行为功能测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测验亚临床发作的癫痫儿童的认知及行为功能。方法 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WISC)、儿童行为量表 (CB CL)对亚临床发作的癫痫儿童进行测验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癫痫组与对照组言语智商 (VIQ)、操作智商 (PIQ)及总智商(FIQ)相比 ,差异无显著意义 ,但在分测验中译码、背数测验量表分癫痫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癫痫组CBCL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其中癫痫患儿的交往不良 ,抑郁、多动、攻击性、强迫性等 5个行为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亚临床发作的癫痫患儿在神经心理功能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  相似文献   
25.
癫痫儿童T细胞免疫功能与其发病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癫痫儿童的T细胞免疫功能与其发病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对符合诊断标准的152例癫痫儿童分别于服药前、服药后检查T细胞免疫功能和血药浓度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服药前、服药后癫痫儿童的CD4、CD8、CD19、CD16 56 、CD4/CD8、NK细胞的比例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儿童服药前、服药后T细胞免疫功能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癫痫儿童存在T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免疫功能失衡可能参与了儿童癫痫的发病.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观察茵栀黄颗粒辅助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疗效。方法 将患儿1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给予茵栀黄颗粒口服)与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如光疗、白蛋白、酶诱导剂等),观察两组用药前后患儿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茵栀黄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7.
背景儿童心理行为障碍性疾病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中行为及个性特征的形成.目的探讨抽动障碍患儿的心理行为问题及个性特征.设计以抽动障碍儿童为观察对象,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的调查分析.单位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儿科.对象选择2003-02/2004-12在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集团儿科门诊就诊的符合抽动障碍诊断的患儿110例(患儿组),男92例,女18例.以不同表现形式又分为3组,短暂性抽动障碍组46例,慢性抽动或发声障碍组34例,抽动-秽语综合征组30例.入选病例均为新诊断病例,未服用任何其他药物,排除颅内器质性疾病.选择同期本院健康体检儿童30人为对照组,年龄7~14岁,男24例,女6例.以上参与者监护人均知情同意.方法①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筛查儿童的社交能力和行为能力(包括13条行为问题.每一条行为问题有一个分数称为粗分,113条的粗分称为总粗分.按照年龄把113条行为问题归纳为9个因子,即体诉、交往不良、强迫性、违纪、多动、分裂样、不成熟、敌意性、攻击性,把每一因子所包括条目的粗分加起来,就是这个因子的分数),将因子分与文章选择定的健康的行为正常儿童为对照,判断该儿童是否具有该项行为异常,各因子分与健康对照越接近,该方面的行为问题越少,社会能力越强.②采用儿童艾森克个性问卷{4个人格类型的基本维度为内外向型、神经质、精神质、一个效度量表(掩饰性).掩饰性维度标准分>70表示评定无效,神经质维度标准分>61.5表示神经质非常明显,内外向、神经质维度标准分>56.7表示情绪不稳定或有此倾向,内外向维度标准分>56.7,神经质维度标准分<43.3为(外向)多血质气质类型或具有多血质倾向,神经质维度、内外向维度标准分均<43.3为(内向)黏液质气质类型或具有黏液质倾向,内外向维度标准分<43.3,神经质维度标准分>56.7为抑郁质气质类型或具有抑郁质倾向}评估患儿的个性特征,并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主要观察指标两组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评分结果比较.结果110例抽动障碍患儿和健康儿童30人均完成调查.①抽动障碍患儿的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总分高于对照组(t=3.12~8.60,P<0.01);其中短暂性抽动障碍组多动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2.01,P<0.05);慢性抽动或发声障碍及抽动-秽语综合征组抑郁/焦虑、交往不良、强迫行为、社交退缩、多动、攻击性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t=2.11~7.65,P<0.05~0.01),3种类型抽动障碍患儿社会功能维度中活动情况、社交情况、学校情况因子分及社会能力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1.97~7.31,P<0.05~0.01).②艾森克个性问卷中神经质和精神质分量表总分高于对照组(t=2.76~4.32,P<0.05~0.01),而掩饰性量表总分低于对照组(t=3.49~6.38,P<0.05).结论抽动障碍患儿存在较多行为问题、个性缺陷,社会能力低;在抽动障碍各型中,短暂性抽动障碍的患病率相对较高,且行为异常的因子其他两型,只存在多动因子的异常;慢性抽动障碍和抽动-秽语综合征患儿较短暂性抽动障碍患儿存在更多的行为因子异常.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中枢协调障碍患儿的气质特征及早期教育的作用。方法:采用Carey儿童气质量表中4个月~1岁儿童气质问卷对60例4~12个月中枢协调障碍患儿进行测试,同月龄的正常婴儿作对照;并对其中的30例患儿进行早期教育,比较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中枢协调障碍患儿组消极气质类型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在气质维度上,趋避性、节律性、心境、持久性、适应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活动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进行早期教育后,趋避性、节律性、适应性3个维度的得分明显下降,活动水平得分提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中枢协调障碍患儿表现出一定的气质特点,根据其气质特点进行早期教育,对中枢协调障碍的治疗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9.
1临床资料患儿男 ,10岁 ,因急性阑尾炎术后第三天出现尿闭而转入我院。该患儿阑尾炎术前两天及术后三天均静脉输注头孢唑啉 ,剂量100mg/(kg·d) ,每日1次 ,第3天突然出现尿闭 ,予补液及利尿试验仍无尿 ,血浆尿素氮、肌酐呈进行性上升 ,浮肿加重 ,急诊入我院。查体 :发育正常 ,面色略苍白 ,双眼睑浮肿 ,左肺呼吸音弱 ,右肺呼吸音清晰 ,心音有力 ,律不齐 ,心率112次/分 ,腹部稍膨隆 ,右下腹有一斜切口 ,长3cm ,未拆线 ,肝脾未触及 ,输尿管走行区无压痛 ,膀胱区无充盈 ,移动性浊音阳性 ,双下肢呈凹陷性水肿。血浆尿素氮1…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呼吸道病毒感染与激素敏感型单纯性肾病综合征(SRSNS)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APAAP法和ELISA法,分别对42例SRSNS患儿(活动期24例、缓解期18例)、20例肾炎性肾病、25例毛细支气管炎和19例健康对照儿童单个核细胞(PBMC)呼吸道病毒基因、病毒抗原及血清病毒抗体进行检测。结果 (1)SRSNS患儿活动期组PBMC中呼吸道病毒基因、病毒抗原及血清病毒抗体检出率均高于RSNS患儿缓解期组、肾炎性肾病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2)SRSNS患儿活动期组PBMC中呼吸道合细胞病毒检出率最高,其次为流感病毒。(3)SRSNS患儿病毒基因、抗原的表达检出率与激素应用无关,血清病毒抗体的检出率降低与激素应用有关。(4)病毒基因与病毒抗原检查结果有较好一致性(x^2=5.714,P<0.05)。结论 激素敏感型单纯性肾病活动期患儿PBMC中存在呼吸道感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