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篇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随着现代交通运输业、高层建筑业的迅猛发展,我国脊柱脊髓损伤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越来越多,并且常伴有较高的脊髓或神经损伤率,给家庭及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22.
数字标记点质心跟踪法在骨盆位移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数字标记点质心跟踪法在骨盆位移测量中的可靠性.方法:选择健康成人尸体骨盆标本6例,保留主要的韧带和关节囊,骨盆关键部位粘贴标记点;双足站立位,0~500 N垂直分级载荷下,CCD采集骨盆形变图像;基于Image J软件,采用数字标记点质心跟踪法测量冠状面上S1椎体的垂直位移及矢状面上骶骨相对于髂骨的角位移.结果:骨盆形变前后标记点图像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到0.983;相对误差达到1.11‰.双足站立位,骨盆垂直载荷-位移曲线基本呈线性变化;侧位观察,骶骨相对于髂骨呈现屈曲运动,其载荷-角位移曲线呈非线性变化.500 N垂直载荷下,S1椎体垂直位移为(0.835 6±0.283 0) mm,骶骨相对于髂骨的角位移为(0.584±0.221)°.结论:基于Image J软件数字标记点质心跟踪法用于测试骨盆的位移,其测试方法简单、测试精度高,在生物力学上可以得到很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比较慢性肝病患者肝功能检测中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与白蛋白/胆碱酯酶(A/Che)比值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Abbott AEROSE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慢性肝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中A、总蛋白及Che的浓度,并计算A/G及A/Che比值.结果 慢性肝炎中度组、重度组及肝硬化失代偿组的血清A、Che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均<0.05).各肝病患者组A/Che比值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A/G比值的阳性率.结论 慢性肝病患者肝功能检测中A/Che比值较A/G比值临床意义更明显.  相似文献   
24.
临床资料患儿女,5岁。4岁时无意中发现右背部有一软组织包块,约花生大小,质软,触之无疼痛,日常生活无影响。5月前,包块逐渐增大,至就诊时大小为5cm×6cm,无痛,局部不红,皮温不高,右肩活动不受限,右肢感觉、运动、血运均正常,至当地医院就诊,考虑为脂肪瘤。  相似文献   
25.
2012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颁发给Shinya Yamanaka和Sir John Gurdon后,受此风潮影响,医学领域对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iPS)和重编程技术的关注激增.当iPS被认为极有可能开启细胞治疗和再生医学一个新时代时,基于iPS的细胞治疗应用于临床前首当其冲的是安全相关问题.在这篇综述中,笔者概述了iPS来源的神经干/祖细胞在脊髓损伤(SCI)的临床前研究以及其体内安全性问题,并试图讨论其临床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26.
力学微环境作为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分化的重要调控因素,逐步使干细胞研究体系在细胞生物力学层面进行深入拓展,导致对细胞生物力学特性、力学基础结构单元、细胞间力学网络架构的研究成为热点。本文通过综述BMSCs力学特性分析、整合素和钙粘蛋白的力学分子基础研究,结合隧道纳米管的内部骨架结构和力学几何性质,推测并构建了网络力学调控的主体框架,且探讨了力学网络微环境中上述重要力学结构协同作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7.
目的了解肾病综合征(NS)患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以201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儿科收治的初诊或复诊NS患儿为NS组,体检儿童为对照组。根据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判断维生素D营养状态,≤20 ng·mL-1为维生素D缺乏。从NS患儿病史中截取可能影响25(OH)D的因素行维生素D缺乏的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同时对25(OH)D的影响因素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NS组139例,男103例,女36例,年龄(6.1±3.7)岁;对照组83例,男49例,女34例,年龄(3.1±2.0)岁。①NS组和对照组血清25(OH)D水平分别为(10.3±7.5)和(29.4±9.9) ng·m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维生素D缺乏检出率NS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6.3%和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②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S病程、24 h尿蛋白定量、糖皮质激素累积剂量和使用时间、血清钙在维生素D缺乏和不缺乏NS患儿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重Z评分(OR=0.151,95%CI:0.035~0.649)、NS病程(OR=0.143, 95%CI:0.035~0.592)和大量24 h蛋白尿(OR=28.177,95%CI:3.295~240.970)与维生素D缺乏相关。③多元线性回归显示,男性、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钙和每公斤体重糖皮质激素累积剂量与血清25(OH)D水平相关(P<0.05)。④27例NS患儿服用阿法骨化醇前和3个月后均行血清25(OH)D水平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为(7.2±5.0)和 (14.9±11.0) ng·m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NS患儿血清25(OH)D低于健康儿童,有部分可能与蛋白尿水平、NS病程和糖皮质激素累积剂量等因素相关,口服阿法骨化醇可提高血清25(OH)D水平。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建立T12~L2节段有限元模型,模拟椎管内骨折块在不同占位比例下,比较牵伸与非牵伸椎体组后纵韧带回缩力,探索骨折块的间接复位机制。方法 通过螺旋CT扫描获得胸腰椎区域图像,导入Mimics软件获得三维几何模型;应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正常T12~L2节段有限元模型和L1骨折块有限元模型;将模型分为牵伸T12椎体2mm组和非牵伸组(以下简称牵伸组和非牵伸组),分别设置50%、40%、30%、20%、10%的骨折块椎管内矢状直径占位比(sagittal canal diameter occupying ratio, SCDOR),比较两组后纵韧带的弹性回缩力。结果 建立了有效的T12~L2节段有限元模型;当SCDOR为50%、40%时,牵伸组与非牵伸组韧带回缩力分别为92.14N、95.25N和82.33N、84.99N,两组差异较小;当SCDOR小于30%时,牵伸组回缩力明显高于非牵伸组。结论 建立了有效的T12~L2节段有限元模型,可用于有限元分析。当SCDOR在40%以上时,牵伸椎体对增加后纵韧带回缩力的作用有限。SCDOR在30%以下时,牵伸椎体可明显增加后纵韧带回缩力,有利于骨折块的复位。  相似文献   
29.
目的:对骨肉瘤血管产生机理进行初步的研究,观察骨肉瘤细胞是否有仿血管发生的能力.方法:应用Ⅰ型胶原蛋白凝胶的三维培养基对骨肉瘤细胞进行培养,观察骨肉瘤细胞在三维培养基中是否可形成血管样结构,并运用电镜、光镜观察这些血管样结构的形态学构成.结果:电镜、光镜下观察到骨肉瘤细胞在Ⅰ型胶原蛋白凝胶的三维培养基中能够形成血管样结构.结论:骨肉瘤细胞体外能够自身形成血管样结构,具有仿血管发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30.
计算机测量脊柱颈曲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测量国人颈段脊柱颈曲以及伸屈活动度。方法: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280例正常成人动态条件下颈段脊柱侧位X线片的颈曲和各椎体间相对转动角进行测量。结果:中间位颈曲正常值的范围为12~33°,颈段脊柱屈伸活动度正常值范围为65~98°。屈伸运动中,各椎间活动度C5-6活动度最大,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曲和屈伸活动度均呈逐步减少的趋势。结论:颈椎退行性变与椎间活动度有关,颈椎退变可使颈曲和颈椎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